谢韫的胆子大,他是觉得要挣钱最好是一鼓作气。
不过叶明珠说的也有道理,毕竟他是第一次做这个,还有很多步骤不是很清楚,万一真要是出什么纰漏,那下回再想要做什么生意,就没有资金了。
他也不可能去问谢正初夫妇要。
依照自己父母的想法,肯定觉得做这些危险,还不如安安分分的上班。
而他这份工作,目前还是临时工呢。
谢韫见识到了在铁道部工作的便利,自然不愿意再回国棉厂。
如今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叶明珠的支持,他肯定是要听她的意见,那笔钱是给了叶明珠的,她不愿意给,谢韫也没这个脸皮硬要。
他想了想道:“那成,那就听你的,先用这笔钱。”
叶明珠见谢韫听劝,心里松了口气,她钻进了对方的怀抱里,仰头看他。
“咱们不着急,迟早能有钱的。”
谢韫亲亲她的额头,只觉得有她真好。
两人赖了会儿床就起来了。
一下楼。
就没见到谢宜君。
汪怜云道:“不知道怎么的,脸上突然起了点疹子,她吓得不愿意出来,说自己毁容了,明珠,你能不能帮着看看?”
叶明珠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昨晚上她搞出来的。
就为了不让四姐出门。
不过和上次尤玉秀的猪头不一样,叶明珠改了良,分量下的不多,不会伤及到根本,顶多就是不太好见人,恢复的时间需要久一些,等好了以后,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现在肯定不能接这个话茬。
一旁的谢韫道:“妈,四姐对我媳妇有意见,你就别让明珠贴她的冷屁股了,回头让她去医院看看呗。”
汪怜云瞪了一眼谢韫,只觉得这话说的怪影响家庭和谐的。
不过她心里也知道,自己的女儿确实有些针对叶明珠,想想万一叶明珠治不好,到时候更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
汪怜云叹气,“行吧,到时候让吴婶陪着她去看看。”
中午吃饭前。
谢韫就从楼上把东西拿了下来。
吴婶拿着这一包海鲜干货,不知道该怎么做。
谢韫就和她说了一遍。
反正说的很是起劲。
吴婶眼睛一亮,“那我中午就做一次试试。”
这里面的元素多,几乎什么都有,四九城的人不太吃海鲜,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会比较新鲜。
不过吴婶这人爱捣鼓吃的,听谢韫说了人家怎么做,她就心里有数了,还能举一反三呢。
这么热的天气。
吴婶就打算拿来做粥。
就做海鲜干货粥,一定香得很。
吴婶拿着这一包玩意,进厨房琢磨去了。
谢老太太看谢韫这样,笑得跟朵花似的。
昨晚上谢韫回来,她早就睡了,这会儿才见到孙子。
谢老太太左看右看,最后得出个结论,“咱小韫出去一趟,好像长大了,更有男人味了。”
叶明珠在一旁,差点没有笑喷。
奶奶,没得夸你可以别夸的。
反正在谢老太太的眼里,谢韫干什么都是最好的。
他这回出去,还记得给家里带东西,在谢老太太看来,这就是长大了懂事了。
谢韫倒是没什么反应,笑嘻嘻道:“奶奶,我这还给您带了荔枝干龙眼干呢,好吃的很,您一定喜欢。”
谢老太太嘴上说喜欢,私底下却是拉着谢韫问。
“钱还够不够,奶奶这里有,你要是不够花,就和奶奶说。”
她就心疼谢韫花钱。
要换做是以前,谢韫说不准就要了,但现在他有挣钱计划呢,哪还能要老人家的钱。
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还道:“奶奶,您的钱留着,等我挣了大钱,我带您吃香喝辣的。”
谢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只觉得自己这孙子怎么看怎么好。
她没把挣大钱当回事,现在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哪能挣大钱啊,而且就算挣了,就自己这牙口也吃不了什么好的。
可孙子这么说,她听了就高兴,笑着道。
“行啊,奶奶等着呢。”
哄完了谢老太太,中午饭也做好了。
吴婶新做的粥,大受谢家人的好评,都说没喝过这么鲜的粥,那一大锅煲好的粥,都给喝完了。
看的吴婶脸都激动红了,她已经开始琢磨晚上拿那些干货炒什么菜了。
吃过饭后。
谢韫和叶明珠要回一趟叶家。
汪怜云点点头,“应该的,你回来一趟,是得给你丈母娘家送点东西过去。”
于是,两口子拿着一大包东西就去了大杂院。
不过今天叶家,就一个老二在。
许久没见叶念之,叶明珠都差点没认出来自己二哥。
叶念之黑了也瘦了。
看到叶明珠两口子,立马把人迎了进来,笑着道:“爸妈他们都在上班,知道你们今天会来,我就请了个假,反正也是个临时工。”
他给两人倒了茶水。
叶明珠好奇,“二哥,你打算这么一直扫地么,要是你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帮你看看。”
一旁的谢韫也道:“是啊,总扫地也不像回事。”
叶念之却是摇头,“我觉得挺好的,扫地能静心,目前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我哪有资格挑三拣四的,九妹你就别操心我了,你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叶明珠和谢韫互看了一眼。
二哥果然变了。
他现在脚踏实地了不少,看来刘晓云对他的打击确实很深。
叶念之没让叶明珠帮忙,就能看得出来,他现在只想要靠自己。
他让两人喝茶,又从柜子里拿了两块酥饼,让两人就着茶喝,转身就忙活了起来,把谢韫拿过来的东西给分类起来。
不过等瞧见这海鲜干货,叶念之就问这是什么。
谢韫解释,“那是海鲜,晒干了容易保存,熬粥煲汤还是炒菜都行,味道很鲜甜。”
叶念之好奇:“我看每样都不一样,这大概要多少钱?”
谢韫倒是了解过市场价,“干贝最便宜的话八九块一斤,其他的要便宜一些,鲍鱼鱿鱼干是五六块,虾米三四块,鱼干最便宜,两三块差不多。”
一部分是拿自己带的特产给换的,一部分则是另外渠道得来的,毕竟没那么多能让自己换。
他当时拿了一大堆的特产去郑琴家,结果真到了郑琴那,就剩下两盒蜜饯果脯一瓶二锅头,还有一盒茯苓糕了。
想想有些对不住郑琴两口子,谢韫就拿出了之前在路上换的一斤信阳毛尖,加在了里面。
毕竟这玩意,在四九城可不好买。
算是身份的象征。
郑琴是四九城人,自然也是知道的,两口子看到这信阳毛尖,就挺高兴的,这么贵重难买的毛尖,都能叫谢韫给她带过来。
他们就觉得舅舅家是想着自己呢。
于是等谢韫要走的时候,就拿了一堆的海鲜干货放他包里。
谢韫都有些傻眼,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的,还能多带一批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