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内,自成一界,非生非死,非虚非实,乃是阴阳轮转、万法归墟之妙境。自万仙阵后,截教首徒多宝道人便被老子镇压于此,已不知岁月流转。此地无日月星辰,唯有黑白二气流转不息,演化无穷道韵。
图中岁月,圣人之诲
多宝初入此境,心有不甘,怨气难平。然老子并未以雷霆手段磨灭其元神,反而时常显化一缕道念,居于图中,为其讲述大道玄机。从玉清仙法到太清无为,从阴阳演化到混沌归真,老子所言,并非强行度化,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浸润其心。
多宝本是截教翘楚,根行深厚,智慧通达。初始尚存抗拒,然在这绝对的寂静与圣人孜孜不倦的教诲下,加之亲身感受太极图之阴阳大道,往日许多修行关隘竟豁然开朗。他逐渐沉静下来,开始反思自身之道,反思截教之兴衰。那“截取一线生机”的真意,在太极图的包容与老子的点拨下,似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非一味强取豪夺,亦可于绝境中涅盘,于寂灭中新生。
百年讲道,潜移默化。多宝周身那属于截教的凌厉锋芒渐渐内敛,道心愈发圆融通透,竟隐隐触摸到了一丝超越大罗,近乎混元的玄妙境界。只是其根本,仍系于截教,系于通天。
佛光初现,时机至矣
这一日,老子正于图中显化,讲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之理,忽而心有所感,停下讲道,目光仿佛穿透太极图,望向了西方。
多宝亦有所觉,只觉冥冥之中,一股迥异于玄门清静、亦不同于截教杀伐的宏大、慈悲、寂灭之意,自西方冲天而起,搅动天道法则!那是佛教成立的气象!
老子收回目光,看向多宝,眼中无喜无悲,唯有洞悉天机的深邃:“时机已至。”
多宝心中一震,似有所悟,却又迷雾重重:“师伯所言……是何时机?”
老子淡淡道:“西方二圣,已脱离玄门,自立佛教。然其教义初立,根基不稳,气运虽勃发,却如无根之木,难以长久鼎盛于东方。”
“汝可知,为何留你于此,授你大道百年?”老子问道,不等多宝回答,便继续言道,“非为磨灭汝志,乃是为今日之局。汝之根性,与西方有缘,更合那‘涅盘寂灭’之意。今佛教新立,气运勃发,此乃天道予玄门之一线反击之机,亦是你之机缘。”
多宝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明了老子深意:“师伯是要我……入那佛教?”
“非是简单皈依。”老子摇头,“乃是以你之道,承我玄门之基,入主西方,立一佛门分支,分其气运,正其法统!此乃‘化胡为佛’之策!”
他袖袍一挥,太极图内景象变幻,显化出西方极乐世界之景,以及那新立的佛教气象。
“西方二圣之法,偏重寂灭空无,然过于极端。汝可取其‘慈悲’、‘智慧’之核,融我玄门‘无为’、‘自然’之髓,立一更重修行次第、更具包容之佛法。以此法立教,可得天道认可,分润佛教大气运,亦可借此契机,斩断你与截教之部分因果孽缘,真正超脱而出,证得无上道果!”
多宝闻言,心神剧震!他瞬间明白了老子的全部谋划。这并非背叛,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弈与超脱!以自身为棋子,入主佛教,分化其势,同时借此庞大新兴气运,洗练自身,挣脱旧日束缚!
立地成佛,释迦牟尼
刹那间,百年听道所悟,与此刻的明悟融会贯通!多宝道人周身气息暴涨,那被太极图磨砺得圆融无暇的道心,与西方佛光隐隐共鸣!他体内截教法力开始转化,并非变成纯粹的佛力,而是融合了太清无为、自身截教根基以及佛门寂灭慈悲之意的一种的全新力量!
他脑后竟有功德金轮自然显现,身下浮现九品莲台虚影,虽非十二品,却更具中正平和、智慧圆融之意。
“吾乃多宝,亦非多宝。”多宝朗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慈悲与威严,“今日于此,明心见性,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当立佛教,号释迦牟尼!传中正佛法,度世间苦厄!”
话音落下,太极图内轰鸣!老子微微颔首,一指点出,一道太清本源融入多宝即将成型的新佛法相之中,助其彻底稳固根基,并与东方玄门气运留下了一丝不可磨灭的联系。
与此同时,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菩提祖师同时心生感应,面色微变!他们察觉到,佛教气运竟在勃发之初,便自然分化出一股,流向东方,与一股融合了玄门精髓的新生佛意相结合!
佛出东方,因果新篇
老子见事已成,袖袍再挥,太极图开!
“去吧。汝之佛国,当在西方之侧,另立一界,名曰婆娑世界。汝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法东传,亦当有汝一脉之功。”
多宝——此刻已是释迦牟尼佛,对老子深深一揖:“多谢师伯成全点化之恩!” 此恩,关乎道途,重于泰山。
他一步踏出太极图,身形出现在洪荒虚空,周身佛光普照,却又带着玄门的清静自然之意。他并未前往极乐世界朝拜二圣,而是径直在西方边缘,以无上法力开辟婆娑世界,于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开始宣讲融合了玄门智慧的佛法精义,自成一派,吸引无数有缘生灵前来听讲。
自此,佛教并非铁板一块,内部有了小乘(侧重自身解脱,近乎原始佛教)、大乘(普度众生,由西方二圣主导)之别,更有了释迦牟尼这一脉融合玄门精髓的“中道”佛法。佛教气运被分流,格局更为复杂。
老子于八景宫中,淡然收回太极图。一子落下,既削弱了西方,成全了多宝,埋下了佛法东传的伏笔,更维系了玄门在未来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