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金台拜将,正式起兵东征,连破数关,消息传至朝歌,举朝震动。纣王无奈,悬赏求将。申公豹见机,又行那搬弄是非之事,此番他将目标瞄向了玉虚门人,欲要使其师徒相残。
他寻至太华山云霄洞,巧遇正在洞外演练武艺的**殷洪**。殷洪乃纣王次子,因其母姜皇后被妲己所害,他与其兄殷郊当年幸得赤精子、广成子所救,分别收为门下弟子,带上仙山修行,已历多年。
申公豹上前,假意关切,唏嘘道:“殿下可知,如今西岐姜尚,正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欲要推翻成汤江山,杀害殿下生父!殿下身为商汤子孙,岂能坐视不理,安于这仙山清修?”
殷洪虽在山上修行,但母子连心,杀母之仇一直深埋心底,又被申公豹一番“孝道”、“社稷”的言辞煽动,顿时热血上涌,恨声道:“姜尚老贼!安敢如此!我必下山,助父王剿灭西岐!”
他也不禀明师尊赤精子,径自收拾了洞中宝物——**紫绶仙衣**、**阴阳镜**、**水火锋**,偷偷下了太华山,直奔商军大营而去。
殷洪下山途中,凭借一身玉虚道法与阴阳镜之威,连败数路周军游骑,名声渐响。更在途中收得四位豪杰来投:
* **庞弘**,使方天戟,有拔山之力。
* **刘甫**,使大刀,骁勇善战。
* **苟章**,使长枪,机敏过人。
* **毕环**,使双锏,忠义无双。
此四将见殷洪乃商朝殿下,又法力高强,遂死心塌地追随。殷洪得此四将,如虎添翼,一路汇聚散兵游勇,声势浩大地前往商军前线,与征讨周军的张山部汇合。
殷洪至商营,亮明身份,张山等将大喜,尊其为帅。殷洪遂率军与周军对垒。阵前,姜子牙见是殷洪,大惊,忙道:“殿下乃殿下,乃纣王之子,然纣王无道,残害忠良,弑妻杀子,殿下何必助纣为虐?不若归顺周主,共伐无道!”
殷洪恨极姜子牙欲反商朝,更恨其提及父王恶行,怒道:“姜尚!休得巧言!你欺君罔上,罪该万死!看我拿你!” 催马摇枪来战。
杨戬出马迎住,战不数合,殷洪知杨戬厉害,祭起**阴阳镜**!此镜一面白,一面红,白晃晃死,红灼灼生!他将白面对杨戬一晃!
杨戬早有防备,见镜光袭来,急运八九玄功,元神稳固,却也被那镜光定住身形,行动迟缓,险些被殷洪所乘,幸得哪吒抢出救回。
殷洪凭借阴阳镜,连败周营数将,一时风头无两。
消息传回太华山,赤精子闻听弟子殷洪竟私自下山,助纣为虐,还用自己赐予的法宝对付同门,气得三尸神暴跳!他深知阴阳镜厉害,非自己亲自下山不可。
赤精子至周营,见殷洪,痛心疾首道:“孽徒!你怎敢违背师命,逆天而行!还不速速醒悟,随为师回山!”
殷洪已被申公豹蛊惑至深,又自恃宝物,竟对师尊道:“老师!弟子乃成汤子孙,岂能坐视江山倾覆?老师若念师徒之情,便请回山,否则,休怪弟子无礼了!”
赤精子大怒:“孽障!安敢如此!” 祭起**阴阳镜**,欲要收回。不料殷洪也将阴阳镜祭起,两镜在空中光华乱闪,竟相持不下!
赤精子见殷洪冥顽不灵,知已难挽回,想起此子命数,不由长叹一声:“天意如此!合该你今日绝命!” 他不再犹豫,将老子所赐先天至宝——**太极图**祭出!
但见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一座金桥自图中飞出,定住地水火风,笼罩四方虚空!那阴阳镜宝光瞬间被压制。殷洪只觉周身一紧,已被太极图裹入其中!
图中乃是一片混沌,阴阳未分,五行不存。殷洪身处其间,上下左右不分,过去未来不明,一身法力尽数被禁锢,紫绶仙衣亦失去光华。他心中恐慌,左冲右突,却如同陷入无边泥沼,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脱离。
赤精子在外,将太极图一抖,图中阴阳二气流转,轻轻一磨!
“啊——!” 殷洪只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肉身连同元神,顷刻间便被那无上伟力化为飞灰!唯有一点真灵,飘飘荡荡,往封神台去了。
庞弘、刘甫、苟章、毕环四将见主公身死,悲愤交加,欲要报仇,皆被周将围杀,相继阵亡。
赤精子收了太极图,望着殷洪殒命之处,默然良久,心中五味杂陈。虽是逆徒,终究师徒一场。他收起悲伤,对姜子牙道:“此间事了,贫道去也。” 驾云回转太华山。
殷洪之死,令人唏嘘。本是玉虚门下,却因身世仇恨与小人挑拨,最终走上逆天之路,身死道消,上了那封神榜。封神杀劫之残酷,天命之难违,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