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将汗水与童真挥洒在舞台上的孩子们而言,
五天的假期才刚刚翻开第二页,
生活的调色盘从极致的绚烂归于日常的柔和,各自晕染出不同的假日光景。
晨光熹微,武荣市在薄雾中苏醒。
陈厝村的石板路上还带着露水的湿气,几个早起的老人在村口的榕树下缓缓打着太极。
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空气中飘散着地瓜粥的甜香和咸菜的独特风味。
在温陵城外婆家雅致的院落里,时间的流速似乎都放缓了。
假期的第二个清晨,阳光穿透雕花木窗的格栅,在铺着细软凉席的藤椅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
空气里浮动着檀香与茉莉花茶的清雅气息。
叶萱穿着一件崭新的棉质粉白色连衣裙,裙摆绣着细小的同色系茉莉花纹,是外婆伍清婉特意为这个假期添置的。
她安静地坐在窗边的藤椅里,膝盖上摊开一本彩色的连环画,目光却时而飘向窗外庭院里那棵茂盛的白兰花树。
林可依则是一身鹅黄色的背带裤,配着白色蕾丝边娃娃领衬衫,像个被精心打扮过的洋娃娃,正盘腿坐在冰凉的白瓷地砖上,全神贯注地与一个九连环较劲,小脸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
萱萱姐,这个环卡住了,怎么也解不开。
林可依嘟起嘴,声音里带着点撒娇的懊恼,手里的九连环发出细微又清脆的金属磕碰声。
叶萱闻声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画册。她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林可依手中纠缠的金属环,眼神里掠过一丝属于她这个年纪少有的耐心与了然。
这个不能硬拉,要顺着它的劲儿。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接过那串冰凉的金属,指尖灵巧地拨弄了几下,
你看,先把这个环从下面绕过来,对,再从这个孔穿过去……
她示范的动作很慢,确保林可依能看清。阳光恰好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两弯浅浅的阴影。
两个女孩的脑袋凑在一起,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专注,房间里一时只剩下九连环细微的声响、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街坊走动的市井声音。
伍清婉端着切好的水果走进来,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两个小乖乖,吃点水果吧。
谢谢外婆。叶萱轻声说,拿起一瓣橙子小口吃着。
林可依则迫不及待地抓过一片西瓜,汁水立刻从嘴角流了下来,她赶紧用手背擦掉,惹得伍清婉笑着摇头: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午饭后,伍清婉看着两个安静的女孩,脸上漾开慈和的笑意笑着说:
小萱,小米,下午外婆带你们去逛开元寺吧,今天有庙会,很热闹还有好多好吃的。
叶萱的眼睛亮了一下,下意识地先看向林可依。林可依已经兴奋地拍起手来:
好呀好呀,我要吃画糖人,还要看捏面人。
伍清婉细心地为两个女孩重新梳理头发,叶萱的头发被扎成两个小辫子,系上粉色的丝带,林可依则是扎了个高高的马尾,显得格外精神。
然后才一手牵着一个,慢慢走在通往开元寺的青石板路上。
开元寺香火鼎盛,人流如织。古刹的飞檐斗拱在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寺内古树参天,香烟缭绕。
越靠近寺庙,人流愈加密集,空气中开始混杂着香火、油炸点心、以及各种小食的复杂气味。
叶萱对摩肩接踵的人群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畏缩,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外婆的衣角,身体也靠得更近些。
林可依则像是被投入水中的鱼儿,活泼地扭动着小脑袋,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对两旁琳琅满目的摊位充满了无限好奇。
看到卖七彩风车、滑稽泥人、或是亮晶晶首饰的摊子,脚步就像被钉住了一样。
在一个被孩子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画糖人摊子前,林可依终于如愿以偿。
老师傅用焦黄的糖浆寥寥数笔,便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勾勒出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林可依小心翼翼地举着这透明的艺术品,伸出小舌头珍惜地舔了一下,甜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伍清婉也给叶萱买了一个乖巧的小兔子。
叶萱小口咬着甜脆的糖片,琥珀色的糖晶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暖的光泽,她静静看着,嘴角微微扬起一个柔和的弧度。
外婆,那个屋檐下挂着的,会响的东西是什么?
叶萱忽然指着远处大殿飞檐下悬挂的一排铜制铃铛,轻声问道。
那是惊鸟铃,也叫风铃。
伍清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温和地解释,
风吹过的时候,它们相互碰撞,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很好听。老人们说,这铃声能驱散烦扰,带来平安宁静。
她一边走着,一边用浅显的话语给两个女孩讲了些开元寺的历史传说和趣闻轶事。
叶萱安静地听着,偶尔轻轻点头,目光追随着外婆的讲述,掠过古老的飞檐斗拱和斑驳的红墙。
她们随着人流慢慢前行,参观了天王殿、大雄宝殿。
在古菩提树下,伍清婉买了一个平安符,郑重地给叶萱戴上,保佑我们萱萱平平安安。
叶萱摸着胸前的平安符,小声说:谢谢外婆。
寺内一棵古老的菩提树下,有几个香客正在虔诚叩拜。
叶萱驻足观看,眼神若有所思。
伍清婉轻声说:人们在这里许愿,希望佛祖保佑家人平安。
叶萱默默站了一会儿,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小声说了句什么。林可依好奇地凑过来:萱萱,你许了什么愿?
叶萱睁开眼睛,微微脸红:不说,说了就不灵了。
傍晚时分,她们在寺外的小吃摊吃了些东西。
叶萱特别喜欢那里的芋泥,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香芋味。林可依则对一碗四果汤情有独钟,喝得津津有味。
回程的公交车上,玩累了的林可依靠在外婆身上,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