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德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辰时,崇政殿内的朝议气氛比往日更显凝重。莽古尔泰被削爵软禁后,正蓝旗五万余众群龙无首,皇太极案几上摊着正蓝旗拆分方案,诸王大臣的目光皆聚焦在这份关乎八旗权力格局的文书上。

“正蓝旗既已由朝廷接管,需尽快拆分至各旗,以稳定军心。”皇太极的声音打破沉寂,“朕意:将正蓝旗中两万兵力划归镶蓝旗(济尔哈朗),负责盛京外围防务;两万兵力划归正黄旗(直属朝廷),补充京营战力;剩余一万辽东降兵组成的兵力,暂由汉军旗鲍承先部接管,协助辽东防务——诸卿以为如何?”

济尔哈朗(和硕郑亲王,镶蓝旗旗主)率先出列谢恩:“臣谢陛下信任!镶蓝旗定能妥善接管正蓝旗兵力,守住盛京外围!”

“陛下,臣有异议!”多尔衮(和硕睿亲王,正白旗旗主)上前一步,躬身道,“正蓝旗剩余一万兵力多为辽东降兵,自天聪三年归降以来,便由莽古尔泰统领,熟悉辽东地形与朝鲜事务,且多会汉、朝双语,是征朝粮草押运的最佳人选。鲍承先部汉军旗虽善水战,却不熟悉辽东降兵习性,若强行接管,恐引发降兵哗变;而臣此前主导征朝筹备,又熟悉外藩事务,愿暂管这一万兵力,负责征朝时的粮草押运,待征朝结束后,再由朝廷重新分配——这既是为征朝大业考虑,也是为稳定辽东降兵军心。”

“多尔衮你休要狡辩!”济尔哈朗立刻反驳,“你已掌正白、镶白两旗及察哈尔三旗,若再接管正蓝旗一万兵力,麾下兵力逾十万,远超其他旗!恐你权势过盛,对皇权不利,臣坚决反对!”

阿济格(和硕英亲王,正白旗旗主之一)见状,拔剑欲斥济尔哈朗,却被多尔衮抬手拦住。多尔衮淡淡道:“郑亲王多虑了。臣只是暂管,并非永久接管,且仅负责粮草押运,不参与攻城作战,何来权势过盛之说?若因兵力分配不当导致征朝粮草出问题,延误战机,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豪格(和硕肃亲王,皇太极长子)出列道:“十四叔,征朝粮草可由儿臣率敖汉、奈曼两旗负责,无需劳烦十四叔再分心!”

“豪格侄儿有所不知。”多尔衮道,“粮草押运需与朝鲜地方交涉,且需安抚辽东降兵情绪,敖汉、奈曼两旗多为蒙古骑兵,不懂汉、朝双语,也不熟悉降兵习性,恐难胜任。臣麾下有范文程、刚林等熟悉外藩事务的幕僚,又有萨木什喀(正蓝旗新提拔梅勒额真)等降兵信任的将领协助,是暂管正蓝旗降兵的最佳人选。”

代善(和硕礼亲王,大贝勒)此时上前一步,道:“八弟,十四弟所言并非无道理。辽东降兵心思复杂,需熟悉他们的人统领,方能避免哗变;且征朝粮草是重中之重,多尔衮善统筹外藩事务,此前袭明时便调度得当,由他暂管,确能稳定粮草线。臣以为,可准多尔衮暂管正蓝旗中‘辽东降兵组成的三个牛录’(约三千人),负责征朝粮草押运,剩余七千兵力仍按陛下方案拆分,既利用多尔衮的才干,又避免他权势过盛。”

岳托(多罗贝勒,代善长子)附和道:“八哥,侄儿以为礼亲王的提议可行。正蓝旗与侄儿无利益冲突,但若因兵力分配引发降兵哗变,反而得不偿失,不如按二哥的建议,让十四叔暂管部分降兵,专注粮草事务。”

萨哈廉(多罗颖亲王,代善三子)也道:“陛下,征朝在即,稳定为上。多尔衮暂管三个牛录,兵力有限,且受朝廷监督,无需过于担忧;待征朝结束后,再收回这部分兵力即可。”

皇太极沉吟片刻——他深知征朝粮草的重要性,也明白辽东降兵需专人安抚,若强行拆分,恐生事端。虽不满多尔衮进一步掌控兵力,却也只能妥协:“传朕旨意——

一、正蓝旗两万兵力划归镶蓝旗,两万兵力划归正黄旗,由济尔哈朗、索尼(正黄旗总管)分别接管;

二、正蓝旗中辽东降兵组成的三个牛录(三千人),暂由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接管,负责征朝粮草押运,受希福(内弘文院大学士)监督;

三、萨木什喀任正蓝旗降兵统领,协助多尔衮管理粮草押运事务,定期向朝廷禀报动向。”

“臣等遵令!”众人躬身领命,多尔衮心中暗松一口气——虽仅得三个牛录,却是正蓝旗降兵的核心,只要掌控这部分兵力,便能逐步渗透正蓝旗剩余势力。

散朝后,多尔衮未回王府,径直前往正蓝旗驻地。萨木什喀、喀喀木(正蓝旗牛录章京)、吴拜(正蓝旗牛录章京)、准塔(正蓝旗牛录章京)等降兵将领已在营外等候,神色带着几分不安——莽古尔泰倒台后,他们担心被清算,也担忧自身前途。

“诸位将军不必多礼。”多尔衮翻身下马,语气温和,“今日陛下已下旨,由本王暂管你们三个牛录,负责征朝粮草押运。本王知道你们担心什么——莽古尔泰的罪与你们无关,只要你们忠于大清,配合征朝,本王向你们承诺三点:

一、保留你们原有的官职与佐领名额,不会因莽古尔泰之事被降职;

二、征朝期间,若有战功,优先晋升,且可将家属迁入盛京居住,享受满臣同等的田宅待遇;

三、你们麾下的降兵,若考核合格,可编入正白旗或镶白旗,成为旗人,不再是‘降兵’身份。”

这番话如定心丸,让将领们瞬间放松下来。萨木什喀率先躬身:“臣谢王爷恩典!属下定当率部配合王爷,做好粮草押运,为征朝效力!”

喀喀木道:“王爷若能让我们的家属迁入盛京,属下愿为王爷赴汤蹈火!此前莽古尔泰虽重用我们,却从未承诺让我们成为旗人,王爷的恩典,属下铭记在心!”

吴拜、准塔也纷纷表态:“愿听王爷调度!”

多尔衮点头:“很好。刚林,你即刻为他们办理‘旗人身份申请’,优先将战功突出的降兵编入正白旗;范文程,你制定‘正蓝旗降兵考核标准’,分‘忠诚、战力、语言’三项,每月考核一次,优异者直接提拔为牛录章京或梅勒额真副手。”

“属下遵令!”范文程、刚林躬身领命。

随后,多尔衮召集三个牛录的降兵,在营中发表讲话:“你们本是明廷将士,归降大清后却因‘降兵’身份难以晋升。今日本王向你们承诺,只要你们在征朝中立下战功,不仅能成为旗人,还能当官享福!跟着本王,比跟着莽古尔泰有前途得多!”

降兵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对他们而言,旗人身份与晋升机会,远比效忠某个贝勒更重要。多尔衮看着欢呼的士兵,心中暗忖——这三个牛录,已成为他掌控正蓝旗的根基。

九月二十二日辰时,范文程向多尔衮提交“正蓝旗降兵考核标准”:

- 忠诚项:需宣誓效忠大清与多尔衮,不得与明廷往来,定期向萨木什喀汇报思想动向;

- 战力项:骑射需百步内射中靶心两次,刀术需通过与正白旗士兵的对抗考核;

- 语言项:需会基础满语与朝鲜语,能与满臣、朝鲜地方官简单交流。

“很好。”多尔衮道,“将考核标准张贴在正蓝旗营地,令萨木什喀监督执行。另外,从正白旗抽调五十名精锐士兵,与降兵共同训练,既帮助他们提升战力,也暗中观察他们的忠诚——若有不服从者,及时禀报。”

刚林道:“王爷,屯布禄、爱巴礼仍被关押在大牢,他们的家属派人前来求情,希望王爷能从轻发落。”

“屯布禄、爱巴礼是莽古尔泰的核心亲信,不能轻易放过,却也不能逼得太紧。”多尔衮道,“你去大牢见他们,告知‘若能劝降正蓝旗中仍忠于莽古尔泰的两个牛录,便可免死,贬为闲散宗室’——这既是试探他们的忠诚度,也是借机收服更多正蓝旗旧部。”

“属下遵令!”刚林躬身领命。

同日未时,济尔哈朗在镶蓝旗驻地召见亲信穆尔祜(镶蓝旗梅勒额真),语气带着不满:“多尔衮仅用‘暂管粮草’的借口,便拿下正蓝旗三个牛录的降兵,其野心昭然若揭!你即刻派人监视正蓝旗营地,记录多尔衮与降兵将领的往来,若发现他私自扩充兵力,即刻向陛下禀报!”

“属下遵令!”穆尔祜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九月二十五日辰时,多尔衮向皇太极递上奏疏,详细汇报“正蓝旗降兵的训练进展”——三个牛录已完成满语与朝鲜语的基础培训,骑射合格率达八成,可随时投入粮草押运;同时请求“将正蓝旗中‘熟悉朝鲜地形’的降兵吴拜、准塔提拔为梅勒额真副手,协助管理粮草押运路线”。

皇太极看完奏疏,对希福道:“多尔衮刚接管降兵,便急于提拔将领,显然是想将正蓝旗旧部收为己用。你即刻前往正蓝旗营地,以‘视察训练’为由,监视多尔衮的动向,记录他与降兵的往来,尤其是是否有私自许诺官职、扩充兵力的行为。”

“臣遵令!”希福躬身领命,即刻前往正蓝旗营地。

希福抵达营地时,多尔衮正与萨木什喀、吴拜、准塔商议粮草押运路线。见希福前来,多尔衮故作惊讶:“希福大人怎会前来?莫非有陛下的旨意?”

“王爷客气。”希福道,“陛下令臣前来视察降兵训练,查看粮草押运的筹备情况。”

“大人请随本王来。”多尔衮引着希福参观营地,降兵们正在进行骑射训练,口号整齐,士气高昂。萨木什喀上前汇报:“大人,降兵已完成基础训练,粮草押运的车辆与马匹也已准备完毕,只待陛下下令,便可出发。”

希福仔细检查训练记录与粮草筹备清单,未发现异常,却也注意到“吴拜、准塔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训练优异者名单中”,心中暗自记下——这二人是多尔衮重点提拔的对象,需重点监视。

视察结束后,希福向皇太极禀报:“陛下,多尔衮对正蓝旗降兵的管理确实有序,粮草筹备也无异常,但他正重点提拔吴拜、准塔等降兵将领,且与萨木什喀往来频繁,似在拉拢人心。”

皇太极皱眉:“朕早料到他会如此。只是征朝粮草需依赖他统筹,若此时阻止,恐影响征朝进度。你继续监视,若他不超出‘暂管三个牛录’的范围,便暂时容忍;若有私自扩充兵力的迹象,再作处置。”

庄妃此时在一旁道:“陛下,可令豪格率敖汉、奈曼两旗进驻鸭绿江边,与多尔衮的粮草押运部队形成‘协同’,实则监视他们的动向——既不引起多尔衮的警惕,又能及时掌握他的动态。”

“准。”皇太极道,“传朕旨意,令豪格率部进驻鸭绿江边的义州城,负责‘保护’粮草押运部队,定期向希福禀报多尔衮的动向。”

九月三十日辰时,多尔衮得知豪格率部进驻义州,对范文程道:“八哥这是派豪格来监视我们了。不过无妨,豪格的蒙古骑兵不善水战,也不懂粮草管理,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刚林,你令吴拜、准塔暗中绘制朝鲜江华岛的粮草补给点地图,标注明廷可能袭击的路线——这既是为粮草押运做准备,也是为日后攻城时的粮草突袭埋下伏笔。”

“属下遵令!”刚林躬身领命。

萨木什喀此时前来禀报:“王爷,屯布禄、爱巴礼已同意劝降正蓝旗中忠于莽古尔泰的两个牛录,他们的家属已被接到盛京居住,暂时安顿下来。”

“很好。”多尔衮道,“你去告诉屯布禄、爱巴礼,若能成功劝降,本王不仅免他们死罪,还会奏请陛下,恢复他们的佐领身份——但他们需发誓,永远忠于本王,不得再与莽古尔泰有任何往来。”

“属下遵令!”萨木什喀躬身领命。

同日未时,代善派人送来消息:“礼亲王请王爷前往王府,商议征朝时的八旗协同作战事宜,尤其是正蓝旗降兵与白旗的配合。”

多尔衮对多铎道:“十五弟,你随本王一同前往。礼亲王虽支持我们暂管降兵,却也担心我们与正蓝旗旧部过度勾结,你在席间多提‘降兵仅负责粮草,不参与作战’,打消他的顾虑。”

“属下遵令!”多铎躬身领命。

礼亲王府的书房内,代善与岳托、萨哈廉已等候多时。见多尔衮、多铎进来,代善道:“十四弟,征朝在即,正蓝旗降兵与白旗的配合需明确——降兵仅负责粮草押运,不得参与攻城,且需受白旗将领的节制,避免出现指挥混乱。”

“二哥放心。”多尔衮道,“本王已令萨木什喀、吴拜、准塔听从正白旗梅勒额真图赖的节制,粮草押运的路线与调度也会提前报备给朝廷,绝不会出现指挥混乱。”

岳托道:“十四叔,正蓝旗中仍有不少莽古尔泰的旧部,需提防他们在征朝时哗变——侄儿建议,在降兵中安插白旗的亲信士兵,作为‘监军’,确保万无一失。”

“侄儿的建议很有道理。”多尔衮道,“本王已从正白旗抽调五十名精锐,编入降兵部队,负责‘协助训练与调度’,实则担任监军——这样既能防止哗变,也能让陛下与二哥放心。”

代善点头:“如此甚好。只要征朝顺利,正蓝旗的后续分配便可从长计议。”

十月初一日辰时,皇太极收到屯布禄、爱巴礼劝降成功的奏报——正蓝旗中忠于莽古尔泰的两个牛录(两千人)已同意归降,愿意跟随多尔衮参与粮草押运。皇太极虽不满多尔衮借机扩充势力,却也只能下旨“准这两个牛录暂归多尔衮管辖,征朝结束后再行分配”。

希福得知后,向皇太极道:“陛下,多尔衮如今已掌控正蓝旗五个牛录(五千人),远超当初的三个牛录,若再不加以限制,恐会继续扩张。”

“朕何尝不知。”皇太极道,“但征朝已箭在弦上,粮草押运离不开他,且他已通过劝降‘合法’扩充兵力,朕若阻止,便会被指责‘出尔反尔’,影响宗室信任。你继续监视,待征朝结束后,再收回这五个牛录的控制权。”

希福躬身道:“臣遵令!只是臣担心,征朝期间,多尔衮会进一步拉拢正蓝旗旧部,待征朝结束,这五个牛录恐已彻底归心于他,难以收回。”

“那便只能在征朝军功上做文章。”皇太极道,“令豪格密切关注多尔衮的粮草押运,若有任何延误或失误,便以此为由,削夺他对正蓝旗降兵的管辖权——这是制衡他的最后手段。”

此时,庄妃道:“陛下,可令范文程、鲍承先等汉臣‘协助’多尔衮管理粮草,实则安插眼线——汉臣虽多向多尔衮靠拢,却也不敢违抗陛下旨意,可通过他们了解多尔衮的动向。”

“准。”皇太极道,“传朕旨意,令内弘文院大学士范文程、吏部右侍郎鲍承先协助多尔衮管理征朝粮草,负责文书记录与账目核对,定期向朝廷禀报。”

十月初二日辰时,范文程、鲍承先接到旨意后,前往睿亲王府拜见多尔衮。范文程道:“王爷,陛下令我们协助管理粮草,实则是安插眼线,监视您的动向。”

“意料之中。”多尔衮道,“你们只需表面迎合,做好文书记录与账目核对,核心的调度与路线规划,仍由我们掌控。鲍承先,你在汉军旗中挑选亲信,负责粮草的实际押运,确保不会被希福或豪格的人插手。”

鲍承先躬身道:“王爷放心!属下已挑选汉军旗中忠于王爷的三个牛录,负责粮草的装卸与运输,希福与豪格的人无法接触到核心调度。”

多尔衮点头:“很好。刚林,你将正蓝旗五个牛录的将领名单整理成册,标注他们的忠诚度与战力,优先将忠诚且有才干的人安插至正白旗与镶白旗的关键岗位——比如吴拜可任正白旗梅勒额真副手,准塔可任镶白旗牛录章京,逐步消化正蓝旗势力。”

“属下遵令!”刚林躬身领命,开始整理名单。

同日未时,希福再次前往正蓝旗营地视察,发现粮草押运部队已扩充至五千人,且新增的两个牛录将领与多尔衮往来密切。他向皇太极禀报后,皇太极只能无奈道:“罢了,只要他们能按时完成粮草押运,便暂时容忍。你重点监视他们与朝鲜地方的往来,防止多尔衮私结朝鲜,谋取私利。”

希福躬身道:“臣遵令!臣已令伊图(内弘文院笔帖式)常驻正蓝旗营地,记录他们与朝鲜使臣的每一次接触,确保不会出现私结行为。”

皇太极望着窗外,心中暗忖——多尔衮借征朝之机,不仅掌控了对朝事务与蒙古部落,还逐步收编正蓝旗旧部,势力愈发难以制衡。待征朝结束后,必须尽快收回他的兵权,否则大清的皇权,恐会旁落。

而此时的睿亲王府书房内,多尔衮正与范文程、刚林、多铎商议后续计划。多铎道:“十四哥,我们如今已掌控正蓝旗五个牛录,再加上正白、镶白两旗,兵力已近十二万,远超济尔哈朗与阿济格!接下来是不是可以进一步争取征朝的攻城主力之位?”

“不急。”多尔衮道,“粮草押运是征朝的命脉,掌控粮草,便掌控了各旗的补给,比攻城主力更重要。待征朝开始后,我们可借‘粮草调度’为由,制约豪格与济尔哈朗的攻城进度,待他们久攻不下时,再率白旗与正蓝旗降兵出击,夺取战功——届时,八哥即便想制衡,也不得不依赖我们。”

范文程道:“王爷深谋远虑。希福与伊图虽在监视,却无法接触到核心调度,只要我们确保粮草押运无误,他们便找不到任何把柄。”

多尔衮点头:“很好。接下来的一个月,重点是稳定正蓝旗降兵的军心,完成粮草的最终筹备,同时密切关注豪格与济尔哈朗的动向——他们不会甘心让我们掌控粮草,定会暗中作梗,我们需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刚林道:“王爷,臣已按您的吩咐,将吴拜、准塔的名字加入正白旗与镶白旗的晋升名单,只待陛下批准,便可正式将他们纳入白旗体系。”

“准。”多尔衮道,“你尽快将名单提交吏部,由鲍承先负责审批——确保吴拜、准塔能顺利晋升,成为我们在白旗中的亲信将领。”

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身影。多尔衮站在窗前,望着正蓝旗营地的方向,心中暗忖——收编正蓝旗旧部只是第一步,待征朝开始,他将借粮草与战功,进一步巩固势力,逐步瓦解皇太极的制衡,向权力的顶峰迈进。而皇太极派来的希福与豪格,不过是他权力棋局中的小角色,无法阻止他的步伐。

此时,皇太极在崇政殿内,对希福道:“你继续监视多尔衮的粮草押运与正蓝旗降兵的动向,任何异常都需及时禀报。征朝期间,绝不能让他借机扩充势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希福躬身道:“臣遵令!臣定当密切监视,不让多尔衮有任何可乘之机。”

皇太极望着案几上的征朝地图,神色凝重——他深知,这场征朝之战,不仅是大清与朝鲜的较量,更是他与多尔衮之间权力的暗中角逐。而他能做的,只有依赖希福的监视与豪格的制衡,在征朝的进程中,寻找削弱多尔衮的机会。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资治通鉴白话版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