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雅敬作王的时候,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入侵这地,约雅敬服侍他三年,然后背叛。耶和华就差遣巴比伦人、亚兰人、摩押人和亚扪人的军队来攻击犹大,要毁灭她,这正应验了耶和华借先知所说的话。事情临到犹大,正是出于耶和华的命令,要将他们从祂面前赶出去,因为玛拿西所犯的罪和他所行的一切恶事,包括无辜人血的流淌。他使耶路撒冷充满了无辜的血,耶和华不肯赦免。
约雅敬其余的事和他所行的一切,都记在犹大列王的历史记载中。约雅敬与列祖同睡,他的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
埃及王从此以后不再出兵,因为巴比伦王夺取了他所有的疆土,从埃及小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
约雅斤登基时年十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尼户实她,是以利拿单的女儿,来自耶路撒冷。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他父亲一样。
那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将领前来围困耶路撒冷,尼布甲尼撒亲自来到城下。于是犹大王约雅斤、王母、臣仆、首领和太监一同向他投降。巴比伦王在自己作王第八年,将约雅斤掳走。
正如耶和华所说的,尼布甲尼撒将耶和华殿和王宫的宝物都带走,并把以色列王所罗门为耶和华殿制造的金器都拆毁。他把全耶路撒冷的人掳去,包括官员、勇士、工匠、技师,共一万人,只留下地中最穷的人。巴比伦王掳走约雅斤到巴比伦,并把王母、王妃、臣仆和国中的贵人都带去。他还掳走全军七千人,都是能打仗的勇士,又有一千工匠和技师,都被带到巴比伦。
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作王,改名叫西底家。西底家登基时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和约雅敬一样。这一切临到耶路撒冷和犹大,都是因耶和华的烈怒,直到祂把他们从自己面前赶出去。西底家最后背叛巴比伦王。
---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罪恶必有后果:犹大国的败落,并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因长久的悖逆,尤其是玛拿西时代流无辜人血,使整个国家陷入不可逆的审判。今天的社会若纵容暴力与不义,同样会自取灭亡。
2. 人的选择影响群体:一位君王的败坏,带来全国百姓的灾难。个人的罪恶若身居高位,会牵连无数人。现实生活中,领导者的良知、公义与否,关系着众人的安危。
3. 悔改与饶恕有限度:经文指出“耶和华不肯赦免”,说明当罪恶充满、悔改缺席时,神的宽容也会止息。人生和社会都要警惕,不要消耗掉最后的宽容机会。
4. 依赖强权不能救国:犹大在埃及与巴比伦之间摇摆,最终彻底失去自由。现实中,盲目依赖外在势力,不如在公义与正直上建立根基。
5. 历史是镜子:犹大的衰亡不仅是过去的事件,也是对每一个社会的警告。任何国家若忽视公义、滥用权力、压迫百姓,终将被淘汰。
——这段经文提醒人们:公义是立国之本,敬畏神是民族存亡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