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县,琉璃工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
是新翻的泥土气息,混合着木料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煤石腥气。
李去疾最近过得异常充实。
他站在一处厂房内,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铜铁造物。
锅炉,活塞,连杆,飞轮。
每一个零件都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充满了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暴力美学。
蒸汽机。
经过反复的调试,这台简陋却划时代的机器,终于能够稳定地运转。
“呼……”
伴随着阀门开启的轻响,一股白色的蒸汽喷薄而出,带着灼人的热量。
沉重的飞轮开始缓缓转动,然后越来越快,带动着整部机器发出富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
声音有些大,震动也有些剧烈。
能量转化效率比当初计算出来的数据要差上不少。
但,够用了。
李去疾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
有了这东西,加上琉璃工坊之前的水力鼓风机,能让工坊在不增加人数的情况下,产能提升好几个层次。
更高的炉温,更高的效率,更高的产量。
马大叔准备今年冬天搞一大批“温室大棚”,已经预定了大量玻璃板,没这台蒸汽机,产量还真不一定跟得上。
当然,炉温要高,除了足够空气,还需要优质燃料。
他的目光越过这台蒸汽机,望向远处另一片刚刚平整出来的空地。
那里,将建造一座全新的炼焦工坊。
之前,他只是用偶尔干馏一些煤炭,提炼焦炭和煤气加热琉璃工坊的炉子,顺便收集一些焦油沥青氨肥。
产量小,不成规模。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二弟朱标带回来的消息,明确指向了一点——朝廷,或者说那位洪武大帝,对煤炭这种新能源,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
而且将来朝廷使用新的炼钢技术,也一定会消耗大量焦煤。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趁着煤炭还未被官府垄断经营,他必须抢占先机。
哪怕将来真的收归官营,有马大叔这层关系在,朝廷直接强抢的可能性也不大,更有可能是以一个好价钱收购。
怎么算,都不亏。
“公子,新招的工人都到齐了,等您今天的训话。”
锦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去疾收回思绪,点了点头。
他转身走出工坊厂房,来到一片空旷的场地上。
空地上已经临时搭建了一个木台。
李去疾走到木台上。
台下,上百名新招募的工人,正列着整齐的方队,昂首挺胸地看着他。
这些人,都是从数千名应募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李去疾在江宁县的名声,早就如日中天。
能进他的工坊做事,不仅意味着远超他人的丰厚工钱,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每一个被选中的人,都把这次机会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
经过几天的基础培训,他们已经脱胎换骨。
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健康的红润。
眼神中,更是充满一种叫做“希望”的亮光。
就在这时,一辆青布马车停在了工坊大门外。
朱标先行下车,然后恭敬地将朱元璋与马皇后扶了下来。
最后,是满脸紧张,好奇地四处张望的朱橚。
“二东家。”
守门的护院见到朱标,立刻躬身行礼。
朱标点点头,领着朱元璋几人,畅通无阻地走进了工坊。
“二哥,那位……高人,就在这里吗?”
朱橚拉着朱标的衣角,小声问道。
他想象中的仙人洞府,应该是云雾缭绕,仙鹤飞舞。
可眼前的景象,却只有高大的厂房,冲天的烟囱,还有空气中那股奇怪的味道。
朱元璋与马皇后,同样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地方。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他们从未见过的,粗犷而又野蛮的蓬勃生机。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远处木台上的李去疾,以及台下那群工人。
朱标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领着他们悄悄走到一处角落,静静观望。
只听李去疾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
洪亮,清晰,带着一种奇特的感染力。
“我知道,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个月那几百文工钱,为了能让家里的婆娘娃儿,不至于饿死。”
台下的工人们,眼神微微动了动,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佝偻的腰杆。
这话太实在了,说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但是!”
李去疾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我今天告诉你们!你们来我这里,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口饭!”
“你们得到的,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看看你们的双手!”
李去疾高高举起自己的手。
“这双手,可以刨食,可以乞讨,可以去给地主当牛做马!”
“但同样!这双手,也能造出你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的东西!能为自己,为家人,挣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泥腿子!”
“你们,是我工坊的工人!是我李去疾的伙计!”
“在这里,没有欺压,没有克扣!只要你肯干,流下的每一滴汗,都会变成你们碗里的肉,身上穿的衣!”
“在这里,你们将学会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
“你们的家人,将以你们为荣!”
“你们的孩子,将有机会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你们,将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创造一个你们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未来!”
李去疾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火焰,让这些新人已经亢奋起来的精神更加热烈。
他们粗重的呼吸声汇聚在一起,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火焰里有渴望,有激动,更有无尽的感激!
“现在,大声告诉我!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李去疾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短暂的沉寂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挣钱!吃饭!过好日子!给娃挣个前程!!”
声音不像是是几十人的齐吼,而是成百上千人发自肺腑的咆哮,汇成一股洪流,声浪仿佛要掀翻屋顶!
“好!”
李去疾用力一挥手,脸上满是笑容。
朱元璋站在远处,眉头紧紧锁起。
他看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又看了看台下那些涨红了脸,甚至有的已经热泪盈眶的工人。
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想当年,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在战前动员时,也是这般鼓舞士气。
只是,那些面对的是百战精兵,而李去疾面对的,只是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百姓。
李先生……竟还有如此蛊惑人心的本事!
就在此时,一声清脆的锣响传来。
“午时已到!开饭!”
随着这一声锣响,刚刚还群情激奋,如同打了鸡血的工人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股冲天的气势并未消散,而是化作了一种内敛的、如钢铁般的沉寂。
然后,在朱元璋无比震惊的目光中,他们竟没有一哄而上,而是自动自觉地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朝着不远处的食堂,有序走去。
整个过程,鸦雀无声。
没有推搡,没有插队,没有争抢。
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那股令行禁止的纪律性,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是畏惧,而是尊敬与自觉的服从。
朱元璋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脑中瞬间闪过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亲军——府军前卫。
想要练出这样一支队伍,就算有最好的兵源,最严苛的军法,每日操练,也至少需要数月之功!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猛地转过头,死死盯着身旁的朱标,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有些干涩沙哑。
“标儿。”
“这些新来的工人,他……他练了多久了?”
朱标看着父皇那副见了鬼似的表情,平静地回答。
“回父皇。”
“从招募到现在,约莫……七八天。”
七八天?
仅仅七八天,就能把一群散漫的普通百姓,塑造成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朱元璋的嘴唇微微翕动,下意识地喃喃出声:
“此等鬼神莫测之能,不去领兵为将,实在是……可惜了。”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马皇后,却轻轻摇了摇头。
她看着远处那个站在高台上,正准备与工人们一同排队打饭的年轻身影,眼神里带着一丝笑意:
“老爷。”
“你若是真让李先生去带兵打仗,那才是真正的大材小用,暴殄天物。”
朱元璋猛地一怔。
他看着妻子那双清澈而智慧的眼睛,瞬间恍然大悟。
是啊!
练兵,是为了打天下。
可李去疾所做的这一切,能够安天下,能够富天下!
格局,是自己小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惊涛骇浪强行压下。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脸上挤出一个自认为和善的笑容。
“走,夫人,文儿。”
“咱们也该去跟李先生,打个招呼了。”
“肃儿,记住爹娘之前教你的事情,你现在是马肃。”
他领着一家人,朝着李去疾的方向走去。
而一直跟在后面的朱橚,此刻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那双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撼与迷茫。
那位李先生……就是……仙人吗?
没有呼风唤雨,没有掌控雷电。
只是几句话,就能让周围的人奉他若神明。
只是几天时间,就能让孱弱的百姓变成无畏的猛士!
这似乎……比掌控雷电,还要厉害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