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前文剧情只讲了“始皇死胡亥继位,三年而崩”,并没有细讲后来事儿。
......
“天下都拿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方去看看!”
“不坚守北方,匈奴之祸就会蔓延至内地!”
“你是朕的长子,他们不懂,你也要懂!”
天幕之上,字字句句仿佛是嬴政内心的咆哮,将他深藏于心的苦衷与愤怒尽情宣泄。
紧接着,画面流转,冷漠的旁白声响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但他并非厌弃儿子,而是想让边塞风沙磨练出扶苏的刚毅与铁血。
正如《周礼》所言: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秦始皇想让扶苏明白,“治乱世需用重典”的帝王法则。」
「或许正是父子各自坚信的“新国”与“乱国”观念的不同,才导致了这一场分歧的发生。」
秦朝
咸阳宫内,嬴政一直期盼着天幕能多讲讲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匆匆一瞥,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如今,天幕竟从扶苏这个孩子切入,倒也让他颇感意外。
扶苏是他的长子,自天幕出现后,他亲眼见证了这孩子的成长,不久前更是将其立为太子。
他正好也想看看,没有天幕干预的历史中,扶苏究竟会走向何方。
随着天幕娓娓道来,嬴政与群臣不住颔首。
皇帝虽未立后,亦未曾正式册立储君,但谁人不知他最属意的公子是哪一位?
长公子扶苏,从小便被寄予厚望,经手多次实务历练,早已是事实上的“无冕之储”。
然而,当天幕的讲述继续,咸阳宫中的氛围却逐渐变得诡异。
众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对劲,这天幕视频的字里行间,怎么透着一股杀气?
别讲了!求求了别讲了!
夭寿啦!今天真不该来上朝!
当天幕的解说声停顿,肃穆的大殿里,一道压抑的啜泣声显得格外清晰。
“父皇!”扶苏声泪俱下,对着高台上的始皇帝重重叩首,整个身子都伏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儿臣悔恨!原来历史上的我,竟是这般不解父皇的苦心!”
嬴政心中一震,强自压抑着翻涌的情绪,声音里却透出几分难掩的雀跃:“我儿,你当真想通了?知晓为父的用意了?”
扶苏抽了抽鼻子,强忍着声音里的颤抖,正色道:“父皇,儿臣懂了!”
始皇帝欣慰地长舒一口气。
我儿,终于长大了!
可下一秒,扶苏的话就让嬴政刚刚舒展的眉头瞬间拧紧。
“但是,儿臣依然以为,当下当用轻典。”
“你!”
“父皇,别急,听儿臣说完。”扶苏竟破天荒地打断了皇帝的话,还抬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群臣虽个个低头垂首,状若鹌鹑,可离得近的几位大臣还是忍不住用眼角余光偷瞄。
右丞相冯去疾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这天幕当真是个好东西!一个李承乾的案例,竟让长公子成长至此,都有胆子让陛下闭嘴了!
“父皇,儿臣并非忤逆您,儿臣只是有了自己的见解。”
“如今天下初定,您宽仁对待六国遗民,可其中仍有不知感恩、心怀旧国之人。对于这等居心叵测之徒,自当用重典,绝不姑息!”
扶苏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然而,天下疲敝,民生凋敝,这亦是事实。汉朝就在我大秦之后,匈奴之祸,儿臣已在天幕中有目共睹,此患断不能容。但百姓困苦,更是动摇国本的危机,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儿臣主张,对外,对匈奴,当以守为主,稳固边防;对内,对百姓,当以轻典安抚,休养生息!”
“汉朝之鉴,尤在眼前!”
扶苏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着高台上的父亲,声音陡然拔高:
“父皇!大秦是我嬴姓的大秦,是我老秦人的大秦,更应是天下所有诸夏人的大秦!儿臣也想让天幕中那四百年炎汉的辉煌,变成我四百年大秦的模样!”
嬴政胸中郁结之气终于散去,化为一片舒坦。
这孩子,总算不是只会说些空洞无用的屁话了!以前的劝谏,除了搅得人心烦,没有半点实用之处,纯粹是浪费老子的情绪。
扶苏这番有理有据的陈词,同样震慑了满朝文武。
作为法家代表的李斯更是心中狂喜:公子没有全盘否定用典,这便是没有废黜我法家地位的意思!老夫尚能再进一步!我屁股底下这个右相的位置……冯去疾,老矣!我李斯,还能再争!
蒸!
良久,龙椅上的皇帝才悠悠开口,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慰藉:
“扶苏此言,甚合朕心!”
“诸位爱卿,我大秦,后继有人矣!”
「却未曾料到,这一去,竟成了他们父子间的永别!」
刚刚还龙心大悦的嬴政,被天幕上这句冰冷的话吓得浑身一哆嗦,手边沉重的玉玺“哐当”一声滑落,重重砸在地上。
永别?
我儿去了上郡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匈奴人打过来了?扶苏为国捐躯了?
定是如此!我嬴政的儿子,岂能没有血性!
等等……蒙恬!你个废物!朕把太子交给你,你竟护不住他!
龙椅上的皇帝越是在脑补,脸色越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近前的小内侍已经哭丧着脸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捧起在地上滚了几圈的玉玺,嚎得像是死了九族一样:
“陛下,出大事了!”
“嚎什么?”嬴政正心烦意乱,只想看天幕后续,语气极不耐烦。
“陛……陛下……传国玉玺……摔碎了一个角!”
“碎了?”嬴政眉头一皱,随即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道:“多大点事,用黄金给它补上便是。”
“哦……”
小内侍捧着缺了一角的玉玺,呆立当场,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
————
——
某穿越者捧着王政君摔在地上的传国玉玺,心中疑惑不解:
奇怪,不是说西汉时期传国玉玺是完整的吗?
怎么已经缺了一个角?
现在怎么缺两个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