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年过半百的凯西低声下气的模样,莫妮卡心中闪过一丝不忍。
尽管清楚他的虚伪,可他说的没错——她的血脉,确实源自于他。
但她该如何向林朝羽开口?
当初林朝羽回国时,她亲自送他到机场。
他未曾提起此事,她本可以提醒,却最终选择了沉默。
她不愿看到他与父亲之间爆发冲突。
莫妮卡长叹一声,道:“我可以给你们钱,但请你们以后别再打扰我。
一千万英镑,足够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些年,她从林朝羽那里获得的收益已超五亿港币,加上代言费和《哈利·波特》的版权收入,她的资产接近十亿港币,折合一亿英镑。
“这……”
听到这个数字,凯西眉头紧锁。
他盯着莫妮卡说道:“这些钱确实能让他们生活富足,但我还想为他们争取一个贵族头衔。
莫妮卡,你也清楚,我的爵位只能传给一个人,而你二哥……他对你不错,难道你忍心看他沦为平民?”
“你还想做什么?”
“我知道你在青山集团英国分公司持有大量股份,不如分给他一些。
等他在这里学有所成,可以自己创业,总比依赖你的钱强。
莫妮卡,你现在身份尊贵,财富丰厚,我们不敢奢求与你比肩,但至少不能拖累你……”
“想要股份?可以,你要多少?毕竟是自家人,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就在莫妮卡准备拒绝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她转身看到林朝羽,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不顾旁人目光,冲上前与他紧紧相拥。
“你怎么来了?”
“答应你的事,我自然会兑现。”
林朝羽轻轻推开她,牵起她的手,带她坐到凯西对面。
“结婚的事可以再缓缓,最近事务繁忙,等公司稳定后再好好安排。
至于彩礼……”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凯西,淡淡道:“不知叔叔是否真正了解华夏的礼数?”
“什么意思?”
凯西脸色僵硬,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握紧沙发扶手,指节发白:“这种风俗……我们英国人确实不太习惯……”
林朝羽松了松领带,似笑非笑:“风俗不同没关系,但诚意总该相通。
您开口要十亿英镑和股份时,怎么没提文化差异?”他向前倾身,“现在只要您点头,支票十分钟就能送到您手里——当然,婚礼当天记得准备好二十亿。”
“荒谬!”凯西猛地站起来,撞翻了茶几上的银质茶具。
“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哦?”林朝羽捡起滚落的糖夹,慢条斯理地放回托盘,“那您二位哥哥的赌债,伦敦那套抵押给银行的祖宅——这些也不是钱的问题?”
莫妮卡突然抓住林朝羽的手腕。
他侧头看见她泛红的眼眶,喉结动了动,最终只是轻拍她手背:“我们先告辞。
”起身时,他丢下一张烫金名片,“模特周薪两千镑,想通了随时找我。”
庄园外,林朝羽把西装外套披在莫妮卡肩上。
她望着远处哥特式尖顶,声音发颤:“那些事你早就调查过?”
“第一次见面就查了。
”他点燃烟,火光照亮眼底的冷意,“但你不点头,这些资料永远只是废纸。”
“为什么突然来英国?”
回到家中,莫妮卡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之前答应你的事,我没能兑现。
回到香江后才想起来,所以专程过来。
怎么样,感动吗?”
“就为了这一件事?”
这句话刺痛了林朝羽,他脸色一沉:“才分开几天,你就不信任我了?”
“林……我不是这个意思……”
“没什么可解释的。
我林朝羽说到做到,这事我有把握。
别担心家族的事,如果他们为难你,我会处理。”
“嗯……”
聊了一会儿,话题转到《哈利·波特》。
第五部上市后,连同前四部,全球销量已突破五千万册。
这本书稳居英国畅销书榜首,长期占据榜单。
众多英国作家将莫妮卡誉为当代文学的代表,地位甚至超越资深前辈。
剩余两部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
“《哈利·波特》写完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怎么突然问这个?”
莫妮卡眨了眨眼,不解地看向林朝羽:“难道你又有了新的故事灵感?”
“最近研究了英国文学,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画面,整理后构思出一个新故事。
如果能写出来,你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将无可撼动。”
既然选择了文学这条路,谁不想更进一步?
《哈利·波特》的辉煌成就无人能及,但她还年轻,未来漫长。
如果不能写出同等影响力的作品,是否意味着才华耗尽?
她很清楚,一旦无法突破,很快会被新人取代。
因此,她早早开始构思新作,却始终难以下笔。
于是,她想到了林朝羽。
《哈利·波特》的世界观和故事框架,最初源自他的创意。
如果由他执笔,效果或许更好。
但他为何不亲自完成?
如果他愿意,她或许早已成为英国文坛的传奇。
毕竟,他是华夏人,而非英国人。
此刻,他已构思出一个全新的故事框架,足以稳固他在文坛的地位。
难道这个故事的质量,能超越《哈利·波特》?
“林,我有个疑问!”莫妮卡的困惑仍未消散,“既然故事是你的创意,而你也有能力完成它,为什么要借我的手来写?”
“这个嘛……”林朝羽略作思索,答道,“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成为王者并不难,但将身边的人推向王座,难度会成倍增加。
我更愿意站在幕后,也更乐意看到像你这样美丽的女性登上巅峰。”
“所以……你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写?”莫妮卡突然感到一阵挫败。
她一直以为自己与林朝羽的才华不相上下,可如今才发现,差距远非一星半点。
察觉到莫妮卡的情绪变化,林朝羽立刻将她搂入怀中:“你我之间,还需要分彼此吗?妮卡……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见你父亲。
既然事情办完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办正事了?”
“我在说正事……”莫妮卡脸颊泛红,试图挣脱,却被他压在了身下……
……
此次,林朝羽并未在英国久留。
临行前,他拜托莫妮卡在议会中提议将国际儿童基金会的总部迁至香江。
这样一来,既能为他提供便利,也能为英国王室赢得美名。
尽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总要尝试。
万一漂亮国抵不住英国王室的压力呢?况且,基金会迁至香江,漂亮国也能节省开支,用于支持儿童事业的发展。
这件事必须争取,还要让媒体广泛报道。
如此一来,羲和品牌的知名度将进一步提升。
若此事持续发酵两三年,羲和即使不再投入巨额宣传费用,也能赢得贵族和上层人士的认可。
届时,华夏的奢侈品便能跻身国际潮流。
这为华夏未来的奢侈品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若任由欧美奢侈品垄断市场,华夏文化必将式微。
到那时,谁敢质疑华夏文化的价值?至少羲和品牌能成为有力的回应。
此外,百达翡丽也需融入华夏文化元素,同时提升售价。
当然,价格不能仅体现在技术和历史底蕴上,钻石也是关键——毕竟,他最不缺的就是钻石!
林朝羽的每次动向都会成为香江媒体的焦点。
这次他远赴英国,创立奢侈品品牌羲和,同时与英国王室携手成立儿童基金会。
单是其中任何一项就足以引发热议,如今三件大事同时曝光,人们对林朝羽的讨论瞬间沸腾。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林先生不仅商业成就非凡,更为香江发展倾注心血。
原以为这已是他的巅峰,谁知他又创办国际儿童基金会,甚至邀请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落户香江,自掏腰包支持公益。
这样的人不成功简直没天理!以后我家只认青山集团的产品,哪怕质量稍逊,也要力挺林先生——毕竟每笔消费都在为公益出力!
商人重利,林先生却将利益回馈社会。
我一个大男人居然被感动了?儿子别瞅我,老子没哭,是沙子迷了眼!
欧美长期垄断奢侈品市场,如今羲和横空出世,必将改写格局。
香江迟早成为购物天堂、旅游胜地!不过本地城建还得加把劲啊?
林先生这波操作太震撼了!可看看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真想揍他一顿——都是二十多岁,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林朝羽。
港督府内,戴麟趾翻阅报纸频频颔首。
读到林朝羽提议搬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时,不禁感叹:此事若成,我的仕途必将平步青云!
助理建议:港督何不公开声援?众人拾柴火焰高,美国或许会被香江的诚意打动。
有理,总要试过才知道。
事件持续发酵,美国方面却始终沉默。
这引来众人怒斥:装什么哑巴?行不行给句痛快话!
令人意外的是,林朝羽突然转变了态度,不再坚持将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的总部迁至香江。
反倒是港督府方面,偶尔会提及此事。
众人对此感到困惑!
其实稍加分析便能理解,漂亮国为何不愿放手,拒绝将联合国分支机构迁往他处。
联合国由漂亮国主导创立,设在其本土,既能以人道主义的名义行事,又可暗中搜集他国情报。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借此操控联合国,推动对自身有利的决议。
正因如此,漂亮国绝不会允许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迁离。
一旦开了先例,其他国家必然效仿,届时若无合理理由拒绝,可能引发国际争端。
因此,借联合国之名发展自家品牌尚可,但想将机构搬到香江?绝无可能。
林朝羽的考量还有另一层原因。
香江地域狭小,发展全面工业体系根本不现实。
一来英国不会允许,二来空间有限。
即便是高端产业,也难以大规模布局。
但青山集团扎根香江,若不提升香江的国际影响力,集团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为此,只能聚焦高附加值产业——金融、旅游、奢侈品,以及房价。
房价低迷,便难以吸引高端人群定居;商务精英不足,奢侈品市场必然萎缩;旅游业受阻,金融业亦难繁荣。
环环相扣,成则良性循环,败则全盘崩解。
……
“林总,您再说一遍?”
青山银行总经理办公室内,林朝羽坐在历宏城的椅子上,神情平静。
仿佛刚才的提议再寻常不过。
但在历宏城听来,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三百六十五米的摩天大楼?这怎么可能实现?
目前香江最高的大楼,仍是会德丰旗下联邦地产打造的国际大厦,仅有三十二层,高度不足一百二十米。
这座建筑去年才竣工,尚未成为地标,林朝羽就计划以三倍的惊人高度彻底改写纪录。
技术难题暂且不论,单是资金来源就令人忧心。
青山银行虽在本地小有名气,但规模有限,海外业务拓展也未见显着成效。
此时投入巨额资金兴建摩天大楼,实在勉强。
察觉到对方的疑虑,林朝羽解释道:我一直在思考香江的出路。
工业受限于资源,奢侈品市场又过于狭窄,我认为金融才是未来核心。
金融业必须扛起大旗!林朝羽将计划书递给历宏城,旅游业和奢侈品只是金融的衍生品。
虽然香江尚未明确方向,但我们要有前瞻性。
资金问题,你来想办法。
可是……历宏城面露难色,三百六十五米的高楼耗资巨大,选址也是难题。
维多利亚港沿岸最佳。
林朝羽目光深邃,但繁华地段空间有限,我们可以买下海域,填海造地!
什么?还要填海?成本岂不更高?历宏城暗自叫苦,却只能点头应下。
不单是我们,汇丰银行未来也会建造四百米的摩天大楼。
林朝羽补充道,趁现在多购置沿海地块。
等两座地标建成,地价至少翻十倍,转手就能赚回百亿。
按当前行情,连填海带建楼总成本不过十五亿,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如果由大陆负责建设,或许能节省两三亿港币。
不过条件是所有原材料必须从大陆采购!
这一点大陆目前可能难以实现。
但没关系,现在开始研发也来得及。
比如玻璃,大陆已经掌握了汽车玻璃的技术,硬度等方面完全达标。
既然汽车玻璃没问题,玻璃幕墙自然也不在话下。
毕竟三百多米的高楼不是一两年就能完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