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初紫霄宫定下封神事宜,截教就多了一条门规,修仙不努力,封神榜上做兄弟。
这些年截教弟子是铆足劲在修行,门下弟子一个比一个猛。
“赵公明何在?”李星河凝视门下众多弟子。
赵公明马上站了出来,这些年他的修为越发深不可测,几乎算得上截教二代弟子第一人了。
毕竟连挂逼叶辰手中都没有完整的先天至宝。
三十六颗定海珠,和混沌珠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弱小了一些,却是实打实的可以炼制出世界的。
洪荒原始轨迹定海珠被燃灯所得,而后燃灯拜入西方教,借此炼制成了二十四诸天。
“弟子赵公明拜见师叔。”作为截教第一巴图鲁,赵公明知道自己又有活干了。
“你去大商境内陈塘关,那里的总兵李靖第三子哪吒,天赋异禀,可为你弟子。”
通天和红云一番推算,暗自惊讶,如今天机紊乱,他们有名有姓才勉强推算到一些东西,没想到李星河却能了如指掌。
赵公明点了点头,上次收徒还是人皇轩辕,让他获益匪浅。
这次又不知道是什么人,不过师叔的安排总是没错的。
通天和红云似乎也明白了李星河的意思。
截教弟子的确要减少外出的频率,但不代表完全不能外出。
比如赵公明,阐教二代弟子也就叶辰能和他相比。
其他人加起来也不是赵公明的对手,更何况他的身份非同一般。
赵公明是人皇轩辕之师,谁敢轻易对他出手?特别是在人族境内,就算圣人来了也得掂量掂量。
“阐教派去收哪吒的好像是太乙真人,据说他没事就喜欢说你打我撒!”李星河已经忍不住想笑了,刚好赵公明喜欢揍人。
而此刻人族中,西伯侯差点被人皇赐死,准确的说是赐死之后又复生,这引起了很大的动荡。
有人暗中传言,帝辛嫉妒西伯侯的才能,欲除之而后快。
也有人暗中宣扬,帝辛是为了铲除异己。
更有人说人皇要打压诸侯,甚至取消诸侯分封的制度。
其中自然是西岐方面在暗中传播,也有些是帝辛故意为之。
他倒是要看看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
在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以讹传讹,造谣成本很低。
一时间大商境内诸侯人人自危,甚至有些已经和西岐暗通款曲。
而北伯侯崇侯虎与西伯侯颇有来往,这段时间也是吓破胆了。
听闻麾下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美若天仙,乃人间绝色,于是动了心思,决定献上美人以表忠心。
朝歌城内,李星河听闻这个消息也是诧异无比,苏妲己还是要进宫,而且这绝对不是女娲的手笔。
“看来又是叶辰在搞鬼。”
既然帝辛没有去女娲庙,自然不可能亵渎女娲。
封神之战即将开启,人族涉及其中,即便有传言大商气数已尽,但人族毕竟是伏羲麾下,女娲不会轻易插手。
“太师,告诉那崇侯虎,不要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好好治理他的属地。”崇侯虎虽然与姬昌关系匪浅,但还算是个忠臣。
闻太师也觉得太过荒谬,人皇并非荒淫无道之人,竟然有人以美色来魅惑大王。
若非大王再三叮嘱,他闻仲多少也要给对方一点教训。
“叶辰啊叶辰,恐怕你怎么都想不到帝辛是我的分身,想用这种小伎俩,真是天真。”李星河一脸冷笑。
按照年龄算,帝辛这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在那个时代,妥妥的小老头一个。
当然这只是外界的看法,实际上作为李星河的分身,从出世就开始修行,外表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按照封神原始轨迹,苏妲己自然是不愿意入宫的。
不过后来被九尾妖狐附身,挑拨离间,导致冀州侯苏护直接反商。
后面又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朝内奸臣当道,朝外诸侯叛变,导致大商气数耗尽,被武周夺了江山。
然而叶辰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大商不是原轨迹中的大商,帝辛也不是被算计的帝辛。
现在的人皇,励精图治,在位十几年,四海升平。
冀州侯苏护也是忠臣良将,而且早几年也曾见过帝辛本人。
那时候他就惊叹人皇的年轻,上次帝辛御驾亲征,远征北海,也曾路过冀州,苏护见到人皇丝毫不见老,越发震惊人皇修为强大。
这次崇侯虎提出要将苏护之女献给大王,苏护一开始是有些犹豫的,毕竟论年纪,大王和他差不多。
但后来想到大王可能已经是神仙中人,女儿若得大王赏识,说不定还能逆天改命。
于是,没等朝歌传来消息,苏护就亲自护送自己的女儿往朝歌去了。
至于苏妲己,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命令。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暗中作祟,行至轩辕坟附近,苏妲己已经被九尾妖狐夺舍。
至于叶辰是怎么控制九尾妖狐的,这就没有人知道了,凭他准圣后期的手段,对付一只狐妖还是小意思的。
就这样,苏护在半路遇到了赶往冀州的闻太师。
“苏护,崇侯虎糊涂,你怎么也跟着糊涂?你们自作主张,可曾考虑过你女儿的想法!”
闻仲虽为截教弟子,但终归入世多年,人情世故考虑的比较齐全。
“太师,此事自然是经过小女的同意,我苏护虽然不才,却也不会违背女儿的意愿。”苏护回道。
一开始苏妲己的确是有些反对,但后来不知怎么的想通了,而半路又被九尾妖狐夺舍,更加没有意见了。
闻仲皱了皱眉,作为太师,本不该插手这种事,不过大王有令,他也不得不服从。
“即便如此,你们也该考虑大王的名声,让他娶一个年方二八的少女,岂不是让天下人诟病。”
“这……”苏护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想着大王英明神武,且有上古人皇之资,绝对配的上自己女儿。
就在这时候,一个狐媚的声音响起:“太师,小女听闻大王英明神武,开创我人族未有之盛世,仰慕已久,不如等到了朝歌,再听候大王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