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按下启动键,幕布缓缓升起。第一帧画面浮现——是十年前的航校操场,一个年轻学生蹲在地上,用粉笔画着飞机草图。阳光洒在他身上,风吹起他的衣角。
画面右下角显示标题:《我们的起点》。
陈御风看着那个年轻的自己,没有说话。沈昭华的手在他的手里轻轻动了一下。
影像继续播放。镜头切换到2018年秋季航模大赛现场。陈御风站在跑道边,手中握着遥控器。他调试了三遍信号频率,然后按下起飞键。那架由碳纤维和轻质合金拼接而成的航模缓缓离地,机翼划过低空,完成一次标准的八字飞行。
台下响起掌声。画面中的沈昭华站在人群外侧,手里拿着笔记本,正在记录数据。她抬头看了眼天空,嘴角微微上扬。
影像跳转。时间标注为2020年冬,地点是西北某试验场。雪落在停机坪上,一辆运输车打开后舱。一架未涂装的原型机被推出,机体线条流畅,垂尾尚未安装编号。
陈御风穿着厚重的防寒服,站在指挥台前。他接过耳机,听到了第一次通电自检成功的提示音。五分钟后,发动机点火。轰鸣声撕开寂静,积雪被气流卷起,形成一片白雾。
画面抖动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全息投影系统发出轻微嗡鸣,进度条卡在67%的位置。歼-20首飞前的画面停滞不动。
台下有人低声议论。技术员急忙查看控制面板,发现数据流负载过高,信号出现延迟。
陈御风闭上眼,调出系统界面。【文明共鸣】权限仍在运行,但贡献值波动剧烈。他手动释放三千点储备值,注入信号通道。投影闪烁两下,画面重新流动。
沈昭华松开他的手,走到控制台旁。她取下翡翠戒指,轻轻贴在数据接口上。一道微弱绿光闪过,能源读数瞬间回升。
影像恢复流畅。
画面进入沙漠深处。时间显示2022年6月。一架歼-20原型机滑行至跑道尽头。驾驶舱内,陈御风戴好头盔,检查仪表盘。倒计时开始。
“五、四、三……”
发动机推力全开。
“二、一,起飞。”
战机加速冲出,尾焰灼烧地面。升空后,它迅速爬升,在空中完成滚转、俯冲、急跃升等一系列动作。最后一次通场时,机身下方拉出一条白色烟迹,像一笔写完的句号。
台下学员屏住呼吸。林远盯着屏幕,手指不自觉地模仿操纵杆动作。
影像再次跳转。时间来到2028年,太空站轨道舱内部。画面是第一视角录像。陈御风漂浮在操作台前,手套上沾着冷却液残留物。他正在校准曲率引擎的最后一组参数。
警报声响起。外部摄像头显示推进阵列出现异常震动。他解开安全带,游向故障模块。工具箱打开后,他取出一根纳米修复管,挤出材料封住裂口。
三十秒后,系统重启成功。主屏亮起绿色确认标志。他回头看向摄像头,说了句什么,但音频缺失。
就在这时,投影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加密层级触发,访问受限】。
原始影像被噪点覆盖,只剩下模糊轮廓。技术员尝试切换信道,无效。
陈御风盯着那片雪花状干扰,忽然意识到原因。前世牺牲后,这段数据从未被正式归档。系统判定其属于“未完成使命”,自动封锁。
他靠近投影区,低声说出一句话:“天命由人不由天。”
声音刚落,画面骤然清晰。正是他说完这句话后的瞬间,手指按下确认键,曲率引擎进入待命状态。
全场安静。
影像继续播放。下一幕是酒泉基地地下指挥室。墙上大屏显示全球卫星分布图。陈御风站在中央,正在部署“曲率防御圈”。命令下达后,七颗低轨卫星同步调整姿态,形成电磁屏障。
美军舰队雷达失灵的画面被截取播放。航母甲板紧急中止起飞作业,潜艇集体关闭主动声呐。
再往后,是文昌发射场凌晨的场景。火箭矗立在塔架间,尾焰喷射瞬间照亮夜空。二级分离正常,整流罩脱落,核心舱顺利入轨。
画面切回礼堂。所有学员都仰着头,目光追随着流动的历史。
技术员调整焦距,试图放大某一帧细节。当镜头扫过一架五代机尾翼特写时,他突然停下操作。
“这涂装……”他小声嘀咕。
他将图像定格,对比参数。随后调出陈御风今日所穿礼服的袖口纹路。两幅图案并列显示,弧度、间距、转折角度完全一致。
他转身看向主席台。陈御风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衣袖,指尖缓缓划过那道熟悉曲线。
几个月前,在一次签到任务中,他在某处战机遗址获得了一种特殊编码材料。系统提示称其具备“视觉记忆同步”功能。他当时没在意,只以为是某种伪装涂层。
现在他明白了。每一次签到奖励,不只是数据或图纸。它们早已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他的生活。
沈昭华也看到了这一幕。她没有惊讶,只是将手重新放进他的掌心。他们之间的默契,不需要解释。
影像进入最后阶段。画面快速闪现:航校实验室的深夜灯光、西雅图并购谈判桌上的文件堆叠、加里宁格勒量子研究所的爆炸火光、火星轨道上“龙鳞”返回舱的平稳降落……
每一段影像都曾真实发生。每一个节点,都有人付出代价。
最后一帧定格在礼堂门口。那是几分钟前的画面。陈御风与沈昭华并肩而立,夕阳照在他们身上。身后是十名新学员,前方是百张空座,头顶是穹顶与天空。
外面传来战机的轰鸣。四架歼-20编队掠过,尾迹在暮色中拉出长长的线。云层被染成暗金色。
没有人说话。
技术员退到控制台后,默默记下一串异常代码。他准备会后提交分析报告。
投影仍在循环播放。战机尾迹与历史画面交织成河,静静流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
陈御风左手抚过礼服暗纹,右手紧握沈昭华的手。她的翡翠戒指泛着微光,映在投影幕布边缘。
林远站在第一排,视线从屏幕移向教官。他看见陈御风微微点头。
他立刻抬手敬礼。
陈御风回礼。
沈昭华抬起钢笔,翻开随身笔记,在空白页写下一行字。最后一笔落下时,笔尖划出一道小小的飞鸟弧线。
她合上本子,放回口袋。
礼堂灯光依旧柔和,夕阳余晖渐淡。
全息影像流转不息。
陈御风的目光落在展柜上。那里,志愿书、胸针、日志、徽章、航模,静静陈列。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裤缝,节奏稳定。
台下学员仍沉浸在影像中。
技术员关闭备用电源,设备进入待机状态。
幕布未降。
画面停留在歼-20首飞那一刻。
机头抬起,前轮离地。
轮胎与跑道接触的最后一毫米间隙正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