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轮甲板的灯光频率被记入腕表存储模块三分钟后,陈御风已站在莫斯科郊外一处地下通道入口。零下十八度的寒风卷着雪粒打在夹克表面,他未戴手套的手指滑过门禁面板,将日内瓦湖底签到获得的量子加密卡插入读取槽。
金属门开启的瞬间,系统提示在意识中浮现:【高危政治节点确认,停留时限:18分钟】。
他抬手拉高拉链,遮住颈侧签到终端的微光。走廊尽头是克里姆林宫技术档案室b-3区,一道厚重防爆门后,俄方总师独自等候。门缝透出的光线偏冷,映照出室内无窗密闭的结构。金属桌面上铺着一张泛黄羊皮纸,边缘微微卷曲。
陈御风走近,脚步未惊动地面尘埃。图纸展开的刹那,他瞳孔微缩——三组核心算法与前世试飞院绝密项目“极光-A”的补偿模型完全一致,仅做了坐标系转换处理。右下角有两处痕迹:一处褐色环形污渍,正是航展当日泼洒的红茶残留;另一处暗红斑块呈放射状扩散,边缘已干涸发黑。
他不动声色,伸手搭上对方手腕。机械表内嵌生物传感器启动,脉搏数据即时反馈:132次\/分钟,节律紊乱,存在房颤前兆。
“你受伤了?”
“没有。”俄方总师摇头,喉结滚动了一下,军大衣扣子未系,露出内衬撕裂的线头,“只是他们开始清查内部数据通道。”
话音未落,走廊传来皮靴踏地声,四名黑色制服卫兵抵达门前,枪口微抬。门锁自动旋紧,室内通讯模块同步断联。
陈御风立即取出随身数据封装仪,启动非接触式光谱扫描。设备悬停图纸上方五厘米,红外与太赫兹波段交叉采样,全程未触碰原件。三十七秒后,系统提示:【获取完整参数包,匹配度98.7%,含隐藏校验码】。
他收起仪器,低声问:“代价是什么?”
俄方总师苦笑,用俄语低语:“我的儿子……已被调往北极第九监测站。”随即指尖在桌面缓慢划动,勾勒出一个飞鹰轮廓——线条末端上扬的角度,与赵天翔银质U盘上的图腾完全一致。
陈御风瞳孔骤缩。
他立刻将加密卡插入接口,激活自毁协议倒计时。这张图纸不是技术馈赠,是叛国证据。一旦被溯源,持有者即成为政治清算的靶心。
门外传来俄语指令,音量提升。门框接缝处,液压锁杆正在缓缓压紧。
他按下腕表侧钮,释放微量电磁干扰,阻断监控信号0.8秒。趁此间隙,一枚微型记录器滑入袖口衬里。他对总师点头:“我们会记住是谁打开了第一扇门。”
对方沉默片刻,突然摘下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塞入图纸卷轴内层。那是一枚家族传承的钨钢戒,内圈刻着西里尔字母编号。
监护仪警报声响起,心率曲线剧烈波动。墙面上,一幅1961年加加林升空前的合影静静悬挂,玻璃反光中映出两人身影。
陈御风转身走向侧廊应急通道,系统提示:【飞行贡献值剩余:可支撑一次紧急签到】。
身后,门板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金属扭曲声开始蔓延。
地下通道的通风管道布满锈迹,陈御风贴壁前行,掌心按过每一处接缝。七分钟后抵达外交使团接应点,一名穿深灰大衣的联络员递来密封箱。他将数据封装仪放入,锁定三级物理保险。
返回专机途中,卫星链路接通沈昭华加密频道。她声音简短:“东欧信号源再次活跃,周子豪截获一段编码,指向超导磁体低温相变模型的逆向推演路径。”
“让他们继续追踪。”陈御风回应,“但不要暴露备份节点。”
“你拿到了?”
“拿到了。”
“安全吗?”
“不安全。”
通话中断前,她补充一句:“张建军刚发来消息,酒泉基地的无人勘探车已抵达预定坐标准备部署曲率引擎前置阵列。”
他未回应,只将腕表调至静音模式。签到终端温度略有上升,系统界面无声刷新:【下一签到地点建议:酒泉旧空军导航塔遗址,历史权重评级:S级】。
专机舱门关闭时,他最后望了一眼克里姆林宫方向。雪仍在下,主塔楼顶端的红星被云层遮蔽,只剩模糊光晕。
机腹下方,城市电网忽明忽暗,某处变电站正经历异常负荷冲击。
驾驶舱请求起飞许可,塔台延迟十二秒才回复,语音断续。
陈御风解开安全带,从行李架取出备用飞行日志。翻开第一页,他用签字笔写下三行参数:液氦温区磁场畸变补偿系数、铌锡合金相变临界点修正值、分布式动力架构动态响应阈值。
笔尖顿了顿,在页脚补上一行小字:“V模式数据来源可信,但传输链已被污染。”
此时,莫斯科地下密室。
门锁结构发出金属断裂声,第一道液压杆崩解。俄方总师靠坐在墙角,监护仪显示心率升至146,血氧持续下降。他望着墙上那张老照片,手指轻轻抚过玻璃。
加加林的笑容凝固在时光里。
门外,俄语命令重复第三遍,枪托撞击门板的节奏加快。
他闭上眼,左手无名指空荡的指根微微抽搐。
专机升空后十五分钟,陈御风收到周子豪的紧急加密信件:“‘龙鳞’材料数据库出现异常访问记录,Ip溯源终点位于开曼群岛某离岸服务器,但数据包特征与沈明远狱中使用的加密协议高度相似。”
他调出系统界面,输入四级权限指令。
【是否启动“文明跃迁”预加载协议?】
【是 \/ 否】
指尖悬停在确认键上方。
窗外,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斜照进舱,落在他左腕的机械表盘上。秒针走动声清晰可闻。
他按下确认键。
系统提示无声浮现:【前置条件校验通过,曲率引擎部署计划进入倒计时:71小时59分】。
专机穿越对流层时,机身轻微震颤。陈御风解开座椅束缚带,走向后舱设备区。一台便携式量子解码器正在运行,屏幕上滚动着从染血图纸中提取的隐藏校验码。
第三十七组字符突然跳变,生成一段未知坐标。
他停下脚步,注视屏幕。
坐标指向北纬78°,东经102°——新西伯利亚以北三百公里,一片永久冻土带的核心区域。
那里没有任何已知科研设施。
也没有民用基站信号覆盖。
解码器冷却风扇发出高频嗡鸣,屏幕边缘开始出现像素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