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四碗不同的汤

西关大街与金台驿街的十字路口,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街面,四家胡辣汤店的招牌却已在晨光里透出暖光。东头 “李记” 的红漆木桌支在路边,桌腿沾着昨夜的露水,李建国围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正把刚熬好的胡辣汤舀进粗瓷碗 —— 汤勺沉下去,褐色的汤汁裹着胡椒粒翻滚,辛辣味混着蒸汽扑满脸颊,呛得人忍不住眯眼。竹竿上挂着的价签晃悠不停,“5 元 \/ 碗” 的字迹被油烟熏得发暗,像面褪色却倔强的红旗。

“老李,你这汤里咋连块牛肉渣都见不着?” 蹬三轮车的王师傅把车往路边一杵,搪瓷缸往桌上 “磕” 地一放,声响脆得惊飞了檐下的麻雀。“西头‘王记’才 7 块一碗,牛肉块大得能当菜吃,你这 5 块的汤,喝着像在嚼胡椒面!”

李建国的勺子在锅里搅出个漩涡,牛骨汤咕嘟着冒起褐色的泡泡,汤面上浮着几粒葱花。“我这是老河南周口的做法,靠的是胡椒、八角、桂皮熬出的底味,不是靠肉堆出来的虚头。” 他撸起袖子,胳膊上一道暗红色的烫伤疤露出来 —— 那是去年刚开张时,熬汤的铁锅溢了锅,沸汤泼在胳膊上烫的。为学这门手艺,他在周口老家的老店帮了半年工,没要一分钱,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劈柴、熬汤,就为了摸清老汤的火候。

北头 “张记” 的玻璃门擦得锃亮,能照见路人的影子。张敏穿着浅粉色的围裙,正用银匙往碗里撒香菜,青瓷碗沿的金边在暖黄的灯光下闪着贵气。7 块钱一碗的汤面上漂着薄薄一层香油花,香得人直咽口水。桌角的扫码支付牌旁边,摆着本烫金封面的《顾客意见簿》,最新一页的字迹娟秀:“建议增加微辣选项,带孩子喝太辣了”,后面跟着张敏的回复,红笔写得工工整整:“已安排,明天就推出微辣版,感谢建议~”

南头 “赵记” 最是热闹,赵刚光着膀子在灶台前颠勺,古铜色的胳膊上汗珠亮晶晶的。辣椒油泼进汤里的 “滋啦” 声格外响亮,能传到街对面。“6 块钱一碗,送个荷包蛋!” 他嗓门大得像喇叭,“吃辣得配蛋,不然烧心!” 穿校服的学生们挤在塑料凳上,筷子敲着碗边催:“赵叔,多放两勺醋!再加点辣油!”

四家店像四块拼得严丝合缝的拼图,把路口的烟火气凑得满满当当。卖驴肉火烧的陈婶推着小车经过,看着四家店门口都排着队,忍不住笑出声:“去年这时候,这路口还是片空落落的工地,现在倒好,胡辣汤比豆浆油条还火,成了咱这儿的‘早餐 cbd’!” 她的目光在四家店的招牌上转了一圈,语气里带着点担忧:“就是冬天快到了,蔬菜、牛肉都要涨价,房租也得涨,你这 5 块一碗的汤,利润薄得像层窗户纸,就看谁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李建国的勺子顿了顿,滚烫的胡辣汤溅出几滴在煤炉上,瞬间凝成焦黑的小点。他望着锅里翻滚的汤,心里像被胡椒辣了一下 —— 陈婶说的是实话,他这 5 块钱的汤,除去成本,一天卖上百碗,也赚不了多少。冬天要是再涨价,老主顾会不会走?他不敢想。

第二节:降价的风波

霜降那天,冷空气裹着风刮到路口,“赵记” 的价签突然换成了红底白字的新牌,“胡辣汤 4 块 9,送油条一根” 的字样格外醒目。赵刚站在门口吆喝,嗓门比油锅炸油条的声响还大:“咱老百姓过日子,钱得省着花!4 块 9 喝好汤,还送根现炸的油条,划算!”

排队的人 “呼啦” 一下涌了过去,“李记” 的红漆木桌瞬间空出大半。李建国的儿子小李在灶台后急得直跺脚,手里的汤勺都快捏变形了:“爸!咱也降价吧!再这样下去,老主顾都跑光了,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他昨天刚去菜市场问过价,牛骨涨了两成,胡椒也贵了,再降价,就是赔本赚吆喝。

李建国没说话,从墙角的瓮里舀出一勺深褐色的豆瓣酱,往汤里撒了半勺。这酱是他用河南老家带来的干辣椒晒的,每天翻晒,足足晒了九十天,辣味里带着点回甘,是他汤里的 “秘密武器”。“咱这汤靠的是味道,不是价钱。” 他的手指在 “5 元 \/ 碗” 的价签上摩挲,字迹被油烟熏得发黑,“你爷当年在开封摆摊卖胡辣汤,三年没涨过价,靠的就是老主顾的信任,照样供我读完了大学。”

北头的 “张记” 也动了心思。张敏在玻璃柜里摆上了刚炸好的糖糕,金黄酥脆,买一碗胡辣汤就送一个。她还在美团上挂出了 “满 20 减 5” 的优惠券,穿西装的上班族们拿着手机扫码,有人说 “张记环境好,干净,贵点也值”,也有人皱着眉抱怨:“送的糖糕太甜,盖过了汤的辣味,不搭。”

西头的 “王记” 最沉得住气。王老板照旧慢悠悠地切着牛肉,每块都切得方方正正,大小均匀,扔进汤里时溅起的油花带着股傲气。“我的汤用的是牛棒骨熬的底,光汤底就得炖六个钟头,把骨头里的鲜味都炖出来,7 块钱一点都不贵。” 他的老主顾多是附近的退休老人,每天端着保温杯来打汤,喝的时候总要先抿一口,说:“这才是正经胡辣汤的醇厚味,不是靠味精堆出来的。”

降价风波的第三天,“赵记” 的队伍里突然起了争执。一个穿校服的女生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发白,她妈妈指着碗里的汤,声音尖利:“这是什么破胡辣汤?我闺女喝完就拉肚子!是不是用了过期的料?” 赵刚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抢过碗就往垃圾桶里倒,大声辩解:“不可能!我这汤都是当天熬的,料都是新鲜的!”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前天我看见他往汤里兑自来水了,说这样能多熬几碗……” 议论声像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就散得满地都是。那天下午,“赵记” 的队伍明显短了,原本挤在门口的学生们,又慢慢挪回了 “李记” 和 “张记” 的门口。

李建国看着对面的赵刚蹲在台阶上抽烟,烟蒂在地上堆了一小堆,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他突然让小李盛了一碗刚熬好的胡辣汤,亲自端了过去。“尝尝我的,” 他的声音在风里有点涩,“咱做吃的,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汤里的料好不好,喝一口就知道。”

赵刚抬头看了他一眼,接过碗,抿了一口。辛辣味在舌尖散开,带着牛骨的鲜味,还有一丝淡淡的酱香。他的眼睛红了,低声说了句:“谢谢。”

第三节:秘方的较量

没过多久,“王记” 的牛肉胡辣汤突然在抖音上火了。王老板的女儿穿着旗袍,举着手机在店里直播,镜头里的牛骨堆得像座小山,熬汤的砂锅冒着滚滚热气,标题写着 “7 块钱喝出满碗肉,保定最实在的胡辣汤,不好喝不要钱!” 点赞量一夜之间破了万,年轻人抱着手机来打卡,把西头的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连附近小区的老人都来凑热闹,说 “要看看这网红胡辣汤到底啥样”。

“爸!咱也拍抖音吧!” 小李拿着手机,在李建国面前比划,“我看人家都拍熬汤的过程,说这叫‘透明厨房’,让顾客看着放心。” 他指着 “王记” 门口排到马路牙子的长队,急得直转圈:“再不想办法,咱的老主顾都要被他们抢光了!”

李建国的手指在灶台的裂缝里抠着煤渣,那道裂缝是他刚开张时,不小心把铁锅砸在灶台上弄出来的,后来用水泥补过,却还是留下了痕迹。他想起周口的老师傅说过的话:“胡辣汤的魂在汤里,不在镜头里。汤熬得好,不用吹,老主顾自然会来。” 可看着自家冷清的店面,他还是点了头:“拍可以,但不能瞎吹,咱汤里有啥就拍啥,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小李的第一条视频,拍的是李建国凌晨三点起床熬汤的样子。晨光还没透进来,厨房里只有煤炉的火光,李建国佝偻着背,往砂锅里加牛骨、放香料,动作熟练得像在跳一支老派的舞。视频没加滤镜,没配花哨的音乐,只有熬汤的咕嘟声和李建国的喘气声,配文写着 “5 块钱的胡辣汤,熬了半辈子的手艺,都是实在料”。没成想,这条朴实的视频反而火了,评论区里有人说 “看老爷子的手法就知道是正经手艺,不是网红店能比的”,还有人认出来 “这是周口老李家的传人!我小时候在河南喝过他家的汤,味道一模一样!”

北头的张敏也没闲着。她在店里隔出了一块小空间,摆上了绘本、积木和小桌子,推出了 “亲子套餐”:一大碗胡辣汤加两个迷你肉包,只要 15 块钱,还送孩子一个小玩具。年轻妈妈们牵着娃进来,再也不用怕孩子哭闹,都说 “在这儿吃饭省心,孩子能自己玩,我还能跟其他妈妈聊聊天”。慢慢的,“张记” 的亲子区成了妈妈们的 “秘密基地”,有人甚至把早餐约会改成了 “张记家长会”,一边喝汤一边交流育儿经。

四家店的竞争渐渐变了味,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抢生意,反而成了各展所长的 “比美”。“李记” 的老主顾带着新客来,拍着胸脯说 “这汤有老家的味,喝一口就想家”;“王记” 的退休老人耐心教年轻人怎么品汤,说 “先抿一口,让辣味在舌尖打个转,再咽下去,才能尝出牛骨的鲜”;“张记” 的妈妈们互相推荐辅食食谱,汤碗旁边堆着尿不湿和奶粉罐,热闹得像个托儿所;就连 “赵记” 也改了配方,赵刚的媳妇从河南老家赶来,带来了真正的胡辣汤秘方,虽然还是 4 块 9 一碗,汤里却多了把晒干的黄花菜,鲜味足了不少,学生们又慢慢回来了。

卖驴肉火烧的陈婶每天都在路口转,算过四家店的日均收入,居然都比上个月涨了不少。她笑着对李建国说:“这就叫各有各的道,你有你的老味道,他有他的实在肉,谁也饿不着谁。竞争不是把别人挤走,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第四节:雪天的暖意

腊月的暴雪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整个路口被盖得白茫茫一片,连招牌上的字都快看不清了。“李记” 的煤炉突然坏了,火苗怎么也烧不旺,李建国蹲在地上修了半宿,手指冻得像胡萝卜,通红通红的,连弯都弯不了。天亮时,他看着冷透的汤锅,锅里的胡辣汤结了层薄冰,突然蹲在雪地里哭了 —— 这是他来保定的第三年,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守住这碗汤,可现在连煤炉都跟他作对,他第一次觉得,撑不下去了。

“老李!开门!借你的锅用用!” 王老板的声音在雪雾里响起来,带着点喘气声。李建国抬头一看,王老板抱着一个巨大的砂锅,里面的牛骨汤还在咕嘟冒泡,热气把他的眼镜都熏白了。“我那今天人少,分你一半汤底!先把汤熬上,别让老主顾跑空了!”

张敏也踩着厚厚的积雪过来了,手里捧着个保温桶,围巾上落满了雪花,像围着一圈。“老李,我这有刚蒸好的菜包,还是热的,你先卖着,汤好了再搭着卖。” 她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我让我家老张去给你买新煤炉,他认识五金店的人,很快就能送来。”

没过多久,赵刚的媳妇推着三轮车也来了,车斗里堆着劈好的柴火,都是最耐烧的松木。“赵刚说这木头火力大,你先用着,不够了再去我家拉。” 她的手冻得通红,却把最粗的几根柴火往李建国怀里塞,“咱都是外乡人,在这儿讨生活不容易,得互相帮衬着走。以前赵刚不懂事,跟你抢生意,你别往心里去。”

李建国看着三个曾经的 “竞争对手” 站在雪地里,呼出的白气混在一起,像一团暖融融的云。他突然想起刚开张时,自己和王老板因为抢地盘吵过架,脸红脖子粗的;和张敏比过谁的汤卖得快,偷偷在心里较劲儿;还跟小李说过赵刚的汤太辣,不好喝。可现在,雪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谁也分不清谁是对手,谁是朋友。

那天早上,“李记” 的红漆木桌上,摆着四家店的吃食:李记的胡辣汤里加了王记的牛肉块,张记的菜包旁边放着赵记的油条。穿校服的学生们挤在一块儿吃,嘴里哈着白气,说 “今天的汤有四种味道,比平时还香”;退休的老人们围着煤炉烤手,喝着热汤,说 “这才叫过年的味儿,热热闹闹的”。

暴雪下了三天,四家店干脆合开了个 “临时食堂”。李建国负责熬汤,把控火候;王老板切牛肉,保证每碗都有肉;张敏管主食,蒸包子、炸糖糕;赵刚的媳妇带着大家做河南的炸丸子,当作配菜。谁有空就谁上,钱箱放在中间,顾客自己扫码付款,没人盯着,却一分钱都没少过。

最让人意外的是,社区主任带着记者来采访了。镜头里,四家店的老板挤在一个灶台前,李建国添柴,王老板掌勺,张敏撒香菜,赵刚的媳妇递碗,脸上的笑容比煤炉的火苗还暖。报道里说 “路口的胡辣汤店,熬出了人间烟火气,更熬出了邻里情”,很多人特意冒着雪来打卡,说 “要尝尝这碗有故事的胡辣汤,感受下这暖人的心意”。

雪停那天,小李在 “临时食堂” 的墙上贴了张纸,上面是四家店老板的合照,每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标题写着 “我们是胡辣汤联盟”。赵刚的媳妇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王老板添了一笔 “牛肉管够,绝不糊弄”,张敏写了一行 “亲子区永远开放,欢迎带娃来”,李建国最后加上的那句,被大家用红笔圈了又圈:“都是为了让日子更热乎。”

第五节:四季的味道

开春的时候,路口的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四家胡辣汤店的招牌都换了新的,在阳光下亮闪闪的。“李记” 的价钱涨到了 6 块,旁边却多了一行小字:“加量不加价,汤多料足”;“王记” 开始卖真空包装的汤底,老主顾们提着包装好的汤底,说 “给外地的儿子寄点,让他也尝尝家里的味”;“张记” 的亲子区铺了柔软的地毯,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胡辣汤 —— 有的画成了红色的太阳,有的画成了冒着热气的小房子,可爱得让人忍不住笑;“赵记” 的门口摆着个大缸,赵刚说 “这是腌的糖蒜,酸甜解腻,配辣汤刚好,免费送,不限量”。

有个做餐饮加盟的老板找到了李建国,说要给他投资开连锁,在全市开几十家 “李记胡辣汤”,还说要给他涨加盟费。李建国却摇了摇头,指着路口的四家店说:“我这汤的魂,在这路口的烟火气里,在老主顾的念叨里,挪到别的地方,就不是这个味了。” 他的目光扫过四家店门口忙碌的身影 —— 王老板在教年轻人熬汤,张敏在陪孩子们玩游戏,赵刚在给顾客盛糖蒜,心里突然明白:竞争从来不是把别人挤走,而是像这胡辣汤里的料,胡椒的辣、牛肉的香、香菜的鲜、豆腐的嫩,少了哪样都不成滋味。卖驴肉火烧的陈婶要退休了,她把推了十年的小车擦得锃亮,铜制的炉口还泛着暖光。那天清晨,她特意把车停在四家店中间,把李建国、王老板、张敏和赵刚都叫了过来,手里攥着一把泛旧的钥匙 —— 是她租了五年的摊位钥匙。“我要回河南老家带孙子了,这摊位,盘给小李吧。” 陈婶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眼里满是笑意,“年轻人脑子活,能把胡辣汤和火烧搭着卖,肯定能行。”

小李又惊又喜,搓着手说不出话。陈婶把摊位的租赁合同递给他,租金写得比市场价低了三成:“我这不是帮你,是帮咱这路口的烟火气。以后啊,我在老家想喝胡辣汤、吃火烧了,就跟孙子说,你李叔做的,比奶奶做的还香。”

开业那天,小李的摊位挂了块新招牌,红底黄字写着 “李记胡辣汤 + 陈记火烧”,下面还画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胡辣汤和一个金黄的驴肉火烧。四家店的老板都来剪彩,赵刚的媳妇特意熬了一锅红糖姜茶,给排队的顾客每人端一杯;王老板切了一大盘酱牛肉,放在小李的摊位上,说 “买火烧送牛肉,图个热闹”;张敏则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个小风车,风一吹,五颜六色的风车转起来,把整个路口都染得鲜活。赵刚还写了副对联,贴在小李的摊位两侧:“一碗汤暖四季,四方客聚一堂”,墨汁未干,就引得路人纷纷拍照。

初秋的清晨,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四家店的碗里投下碎金般的光。穿校服的学生们还在 “赵记” 的摊位前抢糖蒜,有的嘴里嚼着糖蒜,手里还攥着小李家的驴肉火烧,含糊地喊 “赵叔,再给我加勺辣油”;退休的老人们端着保温杯,在 “王记” 的柜台前排队,有的还会跟王老板聊两句家常,说 “昨天喝了你家的汤,晚上睡得特别香”;年轻妈妈们则在 “张记” 的亲子区里忙活着,有的给孩子喂汤,有的互相分享育儿经,汤碗旁边堆着尿不湿和奶粉罐,却一点也不杂乱;刚下夜班的工人们蹲在 “李记” 的红漆木桌前,捧着粗瓷碗,把最后一滴汤喝得精光,抹了抹嘴说 “老李,你这汤还是老味道,喝着踏实”。

李建国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轻轻摇着。风里飘着四家店的香味 ——“李记” 的胡椒辣、“王记” 的牛肉香、“张记” 的香油鲜、“赵记” 的醋香,还有小李摊位上驴肉火烧的焦香,混在一起,成了西关大街与金台驿街十字路口独有的味道。这味道里,有清晨的露水味,有煤炉的烟火味,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暖味。

他想起刚开店时,总担心被其他三家店挤垮,每天都提着心过日子;想起降价风波时,自己硬撑着不降价,心里其实慌得很;想起雪天里,四家店凑在一起开 “临时食堂”,大家围着煤炉取暖,手里捧着热汤,那种暖意,比任何时候都让人踏实。现在他终于明白,做生意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而是像熬胡辣汤一样,得慢慢熬,得把不同的料都放进去,辣的、香的、鲜的、暖的,少了哪一样,都熬不出最地道的味道。

就像这四季轮回,春天有梧桐的新芽,夏天有冰镇的绿豆汤,秋天有金黄的落叶,冬天有温暖的煤炉,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风景;而这四家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李记” 的老味道、“王记” 的实在肉、“张记” 的贴心服务、“赵记” 的热闹劲儿,少了哪一家,这路口的烟火气都会淡几分。

夕阳西下时,四家店的灯陆续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映在街道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小李的摊位前还围着不少人,他正忙着给顾客装火烧,脸上的笑容比灯光还亮。李建国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准备收摊。明天一早,他还要熬新的胡辣汤,王老板要炖新的牛骨汤,张敏要准备新的糖糕,赵刚要炸新的油条,小李要做新的驴肉火烧 —— 他们还要在这个路口,继续熬着这碗暖人的汤,守着这份热闹的烟火气,让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热乎。

UU文学推荐阅读:替嫁王妃重生后,全家被她拿捏了玄幻:妖兽大陆雨落寒烟穿书日常带娃经商一见钟情!掉入偏执总裁的陷阱一道逸仙重生之末世寻乡这个灵修有点狠人在提瓦特,开局探案震惊水神综漫拯救者斗魔圣界HP:被两只大金毛赖上了怎么办天师决火影:漩涡一族一统忍界!无夜虚空第九封圣天灾逃荒路上:她带着空间杀疯了火影:日向替死鬼觉醒亚人血脉合欢,银杏,彼岸花被疯批校草盯上的日日夜夜救命!快穿系统逼我跟疯批谈恋爱综影视之从如懿传开始当杀手遇上刺客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星穹铁道,驶向远方overlord:洛尔斯达圣君校庆晚宴,一见倾心!重生嫁给乞丐后,我做了皇后别人穿越当皇后,我当秦始皇近臣我是檀健次的檀力球规则怪谈:开局就成了凶手丝芭之重生回到2013后入团了overlord:圣庭之主触及真心!迷雾玫瑰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快跑!狗系统有毒被女皇招安以后穿越亮剑卖武器战锤很绝望?俺觉得很欢乐啊快穿之大佬纯情且撩人!拥有影遁的我,内心阴暗点怎么了战神王爷的重生小王妃重生八零:学霸娇妻是神医桎界梏域穿成炉鼎不慎让合欢宗成最强战力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咸鱼木得感情捡了个锦鲤闺女,炸翻整个京城豪门禁忌:邵总你的娇妻已养成
UU文学搜藏榜:【HP】赫奇帕奇的美食魔法穿越,成为宝可梦大师我在遮天修仙长生地府就业压力大,孟婆下岗卖炸串穿成星际假少爷,我和少将HE了快穿之靠生子称霸后宫冰火帝尊别闹!你真辞职回家种田了?躺平到黄泉开始:哎呀,挂来了HP只想摆烂的我却融化了冷蝙蝠她一刀两断,他如疯如魔被柳如烟渣后,我穿越了一人盗墓:卸岭派追女诡事重回吾妻十二那年四合院:秦京茹的幸福生活变身从古代开始灵气复苏军婚蜜爱:八零老公宠上瘾神兵小将之长戟镇天下过期勇者的退休生活女公务员闪婚豪门小奶狗之后我将在星际有上千个后代月下人清淑叔叔!你越界了母爱如山柳青言长官你老婆命太硬了打穿漫威,这么无敌真是抱歉了诡异:开局驾驭压制诡手重生年代:恶毒后妈空间养崽逆袭游戏王:我和我的b三狼渊轩梦重生九十年代,中专生的逆袭人生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娱乐之天才少女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将军辞诸天拯救计划穿越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眼中钉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快穿之拯救爱情计划宿主腿玩命美,迷的反派找不到北抛妻弃子你做绝,我权倾朝野又认亲?病娇世子家的废物美人震惊,假千金有八百八十八个马甲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小花仙冰雪传说养成系女神:听劝后,我成了天后穿越成被追杀的假公主后直接开演穿越海贼成为赤犬千少的小甜妻
UU文学最新小说: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快穿之反派的饲养指南步步惊天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全息建城:重生后被偏执城主娇养全球公认:陆爷是妻奴你不要的疯批病娇,乖巧且恋爱脑御兽:开局截胡天命龙女帝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神印:魔族长公主只想谋朝篡位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系统返现,极品恶女靠养崽暴富!准提:孔宣求你别刷我了必须犯规的游戏梨花犯罪手册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我吞!我吞吞吞!我吞吞吞吞吞!穿成星际恶雌,兽夫们跪求我别走四合院:重生归来,开局爆锤众禽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超感应用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荒村辣媳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我的气运之眼被迫掉下悬崖的我竟然发现了??吸血鬼在名柯的一百种死法周律,你的联姻对象是白月光双修邪神:开局捡漏宗门圣女九狱吞天仙界杂役的生活吞天记:女神让我榨干诸天三岁小纨绔在古代鸡飞狗跳的日子小马宝莉: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上吧快穿:病娇大佬的小奶包娇化啦我在金瓶梅世界当邪修蝉鸣里的向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