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90章:医庐丰碑,泽被后世

深秋的朝阳透过医庐院中的老槐树,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轩辕站在传习堂的窗前,望着庭院里来来往往的身影——有背着药篓刚从山里回来的采药弟子,有搀扶着病患走向诊室的学徒,还有几个捧着竹简在药圃边对照辨认草药的少年。空气中弥漫着艾草、薄荷与煎药的混合气息,这味道,他从在终南山跟随岐伯学医时便熟悉,如今已萦绕在联盟的土地上,成了无数人心中安稳的象征。

“先生,这是今年各部落医疗点的药材消耗与治愈记录。”阿木捧着一卷厚重的竹简走进来,他脸上已添了几道细纹,当年那个跟着轩辕在神农部落沼泽边除虫的青年,如今已是医庐的管事之一,负责统筹各部落的医疗事务。他将竹简放在案上,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还画着简单的 tally 符号(计数符号)。

轩辕伸手接过,指尖抚过温润的竹面。这卷竹简比去年又厚了近一半,上面记录着伏羲部落治疗风寒的病例多了三成,那是因为去年冬天格外寒冷;神农部落的外伤记录显着减少,阿木在旁边注解说,是因为他们教会了猎人用藤条制作护膝和护肘;而最让他欣慰的是,偏远的有穷部落,腹泻与疮疡的病例几乎降到了零,旁边标注着“已教会凿井滤水,推广苍术烟熏法”。

“辛苦你了。”轩辕抬头看向阿木,眼中带着暖意,“还记得你第一次给患者敷药时,手抖得连麻布都包不住吗?”

阿木憨厚地笑了,挠了挠头:“先生还记得呢。那时哪敢想,咱们能把药铺开到每个部落去。”他望向窗外,几个来自北方部落的少年正在药圃里跟着阿石学习辨识药材,那些少年穿着厚重的皮毛,却学得格外认真,“就像这些新来的弟子,去年还在为部落里的瘟疫发愁,今年就能跟着学制药了。”

轩辕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几个少年正围着一株黄芪,阿石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起一小块根,让他们闻气味、看断面。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大概是第一次见这种根茎粗壮、断面黄白的草药,凑得太近,被根茎上的泥土蹭了满脸,引得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医道的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轩辕轻声道,将手中的竹简放回案上,“当年岐伯先生教我时,总说‘医者如薪火,需一人传一人,方能燎原’。如今看来,他说得没错。”

正说着,传习堂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麻布长衫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个抬着陶罐的随从。中年人面色黝黑,手上布满老茧,一看便知是常年劳作的农人。他见到轩辕,连忙躬身行礼:“轩辕先生,我是东边防风部落的,特来感谢医庐的救命之恩。”

轩辕连忙扶起他:“老乡不必多礼,治病救人是分内事。”

中年人眼圈一红,声音有些哽咽:“先生有所不知,去年秋天,我们部落爆发了‘咳血病’,一天就没了三个壮劳力。我家婆娘也病倒了,咳得直不起腰,我都以为她熬不过去了……”他抹了把脸,“多亏阿禾带着药队赶来,又教我们采桑白皮煮水喝,还让我们别再喝那口被污染的井水。如今,部落里再没人咳血了,连孩子们都壮实了不少。”

他示意随从将陶罐放下,打开盖子,里面是满满一罐金黄的小米,颗粒饱满,还散发着淡淡的米香:“这是我们部落今年最好的新米,不成敬意,还请先生收下。”

轩辕看着那罐小米,心中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初建医庐时,有人质疑:“放着安稳的联盟事务不管,天天捣鼓这些草叶子,能当饭吃吗?”那时,连少典父亲也劝他:“治理部落,靠的是粮食和武器,医庐这种事,点到为止就好。”可如今,这一罐罐带着温度的粮食,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不正是最好的回答吗?

“米我收下,但不是‘感谢’,是‘交换’。”轩辕笑着说,“你看,医庐正好缺些小米给学徒们熬粥,我们就用这些小米,换你们部落明年的药材种子如何?听说你们那片山地适合种柴胡,我们可以派弟子去教你们如何育苗。”

中年人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真的?那太好了!我们部落的年轻人都想学制药,就是没人教。要是能自己种药材,就不用总麻烦药队跑远路了!”

送走中年人,阿木感慨道:“先生这招太高了,既收下了心意,又帮他们解决了难题。”

轩辕摇摇头:“医庐要长久,不能只靠‘施舍’,得让每个部落都有自己造血的能力。就像这小米,他们种得好,我们用得上;他们种药材,既能自救,也能帮别人。这才是联盟该有的样子。”

他走到传习堂的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联盟医图”,是用兽皮绘制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标注着各部落的位置、常见病症、药圃所在地,甚至还有几条用红色线条标出的“紧急药道”——那是药队在遇到瘟疫或重伤时,能最快运送药材的路线。

“你看这里。”轩辕指着图上西北方的一个红点,“犬戎部落上个月报来,说他们那里有一种‘跳鼠’,咬了人之后会让人发烧抽搐。我们派去的弟子已经找到了解药草,是一种开蓝花的小草,他们已经开始采集晒干了。”他又指向东南方,“那里的沼泽地多,我们教他们种的苦参已经长起来了,今年夏天的疮疡病就比去年少了一半。”

阿木凑近看着,眼中满是自豪:“先生,您还记得第一所部落医疗点建在伏羲部落时的样子吗?就一间草棚,里面堆着几筐草药,弟子们连像样的石针都没有。现在再看,每个医疗点都有诊室、药库,还有专门熬药的陶灶,比当初的医庐还像样。”

轩辕当然记得。那是在联盟击退蚩尤后的第三个春天,他带着阿木和三个弟子,背着沉甸甸的药篓,走了七天七夜才到伏羲部落。首领将部落里最好的一间木房腾出来给他们,可那时缺医少药,连辨认草药都要对着百草图谱反复核对。有一次,一个孩子半夜发烧抽搐,他们连退烧的柴胡都用完了,只能连夜打着火把去山里采,回来时每个人都被荆棘划得满身是伤。

而现在,兽皮图上的红点已经密密麻麻,像撒在联盟土地上的星辰。每个红点旁边,都标注着当地的“拿手好戏”——有的擅长处理外伤,有的能治咳喘,还有的甚至摸索出了用草药给牲畜治病的法子。就在上个月,有熊部落的一个老兽医,还带着自己配的驱虫药来医庐交流,说用了之后,牛羊的存活率提高了不少。

“对了,先生,”阿木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片打磨光滑的骨片,上面刻着几个简单的符号,“这是从极北的肃慎部落传来的,他们说,用您教的‘艾灸’法子,治好了部落首领多年的关节痛,这是他们刻的‘谢’字,托商队带来的。”

轩辕接过骨片,上面的符号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他想起教他们艾灸时的情景——那些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人,第一次见到用艾草点燃后熏烤穴位,都觉得不可思议,说“火是用来取暖的,怎么能往身上凑”。还是部落首领胆子大,试了一次之后,多年的腿痛竟真的减轻了,这才让他们信服。

“把这片骨片挂在传习堂的梁上吧。”轩辕将骨片递给阿木,“让新来的弟子们都看看,医道不分远近,只要能帮到人,再远的地方也值得我们把火种传过去。”

傍晚时分,夕阳将医庐的影子拉得很长。轩辕沿着药圃的小径慢慢走着,看弟子们将采收的草药分类晾晒。药圃里种着的,既有从终南山带来的黄芩、柴胡,也有神农部落的苍耳、苦参,还有伏羲部落培育的改良版甘草——味道更甜,调和药性的效果也更好。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草药,如今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就像联盟的各个部落,虽各有不同,却能和谐共处。

“先生,您看我这针打得怎么样?”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正拿着石针在一个陶制的人体模型上练习。那模型是轩辕让人烧制的,上面用朱砂画出了经络的走向,是初学者练习针灸的好帮手。

少女叫阿苗,是当年轩辕在疫区救醒的那个昏迷孩童之一。那时她才五岁,高烧不退,是轩辕冒险用针灸刺了她的人中穴,才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如今,她已是医庐里最年轻的针灸弟子,手法甚至比一些老学徒还要精准。

轩辕看着她稳稳地将石针刺入模型的“足三里”穴,点头赞道:“角度再偏一点点就更好了,记住,这处穴位能调理脾胃,刺入时要像春雨入土,既要到位,又不能太猛。”

阿苗认真地点头,在竹简上记下轩辕的话。她旁边的几个少年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有的问如何判断草药的新鲜度,有的问不同体质的人用同一种药剂量怎么调整,还有的拿着自己画的草药图让轩辕指点。

轩辕耐心地一一解答,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终南山的日子。那时,他也曾这样追着岐伯问东问西,岐伯总是笑着说:“别急,医道就像这山涧的水,慢慢流,自然能汇入江海。”如今,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医道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一代代人接力前行的脚步,是每一个病例的积累,每一次错误的修正,每一次将草药递给患者时的郑重。

夜幕降临,医庐里亮起了火把,驱散了深秋的寒意。诊室里,还有弟子在为最后一个病患诊脉;药坊里,传来杵臼捣药的“咚咚”声;传习堂里,几个好学的弟子还在借着月光抄写百草图谱。这声音,这光影,从第一座医庐建立起,就从未停歇过。

轩辕站在药圃中央的那棵老槐树下,这棵树是医庐奠基时他亲手种下的,如今已枝繁叶茂,能遮蔽大半个庭院。他抬头望着满天星辰,仿佛看到了岐伯的身影。他想告诉师父,当年在终南山夜观天象时,您说的“医道如星辰,虽微弱,却能照亮前路”,他做到了。

从最初的百草图谱,到如今遍布联盟的医疗点;从几个跟着他学医的弟子,到上百名能独当一面的医者;从简单的草药外敷,到针灸、炮制、配伍的系统医术……这条医道,他们走得很慢,却很坚定。

“先生,该歇息了。”阿木提着一盏油灯走过来,灯光映在他脸上,带着关切,“明天还要去西边的夸父部落,他们的药圃该翻土了。”

轩辕点点头,接过阿木递来的灯盏。灯光虽弱,却能照亮脚下的路。他知道,医道的路没有尽头,明天太阳升起时,又会有新的弟子来学医,新的药材要播种,新的病例等着他们去攻克。但只要这薪火相传的信念还在,这遍布联盟的医庐就会像一座座丰碑,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直到永远。

那么,随着医庐的不断发展,联盟中是否会出现新的医学流派?这些年轻的医者们,又将在实践中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殿下我们造反吧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