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登州府的报捷请功折子当天便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了。

有了高体仁这个知府的奏报,加上全体登州百姓的亲眼见证,刘朔相信这周友仁为国捐躯便成了铁板钉钉的实事,哪怕他哥汝南侯周友仁肯定不信,但没有证据暂时也奈何不了他!

至少表面上是无懈可击的...

如果经过这样大费周章地遮掩,还是被朝廷识破...那也没的说,只能提前反了!

当然他也不会枯等朝廷的反应,为了以防万一,他也暗自准备着。

首先便是扩军。

他一次性把驻扎在那六个千户所神机第4标至第9标,全部扩充至协。

相当于一次征召了两万四千人!耗费一百二十万两!

得益于上次剿匪的成果,系统人口上限暴涨六七万,但银子只缴获了50多万两,加上刘朔系统里的80多万银,倒也勉强够用了。

当然,刘朔空间里还有他之前通过缴获和咸鱼生意积攒下来的近百万两现银及近万两黄金,暂时倒不必拿出来,刘朔另有他用。

扩军完成后,刘朔一共有两个协的骁骑兵共一万人,9个协的神机营,共四共五千人,陆军总数历史性地突破五万大关,达到五万五千人。真正的兵强兵壮!

此时的系统面板:

【宿主:刘朔】

【人口:89,890\/132,478】

【白银:113,200】

【空间:100m*10m*10m】

除此之外,刘朔还在一个劲地加强威海所的防御,誓要把这打造成真正的龙潭虎穴!

得益于初一那天系统奖励的1000门60磅重长炮。刘朔这些天最大的工作量,便是围着他的在本营周边密密麻麻地修炮台,安大炮!

首先便是威海港。

作为刘朔最后的退路,必须万无一失!

刘朔先是命人在湾口两侧的大山上,各自挑选合适的地方,修建了100处炮台。在山峰上修炮台最难的便是将大炮运上山,但这对刘朔来讲都不是事。往空间里一装,到地方再往炮台上一放就行。理论上,只要他能去的地方,大炮就以去!

饶是如此,这些天在各种险峻之处爬上爬下,依旧把他累坏了!

南北两侧都布置了上200门大炮,作为湾口正面屏障的刘家岛,刘朔更加不会放过。

不仅在岛上的旗顶山将炮台修的像马蜂窝一样,终于也塞进去了100门60磅重长炮。还将系统月度奖励的那一座堡垒,也布署在了岛上,堡垒上摆满了32座大炮,并派了一个神机营长驻,彻底断绝了敌人抢滩登岛的可能。

至此,威海港才真正堪称永不陷落!

然后便是建设中的威海城,六丈厚六丈高的城墙确实工程量巨大,既然有系统派出的工程队加上超过二十万的劳动力,目前依旧只堪堪建好了西面的那一段城墙。

西面之所以最先建,是因为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坦地带,最适合大军展开。一旦与朝廷交战,肯定是首先被攻击的。最重要的是,修好这面城墙,能将刘朔的‘拙政园’挡在后方。

刘朔也顾不得这城墙才修好一面,在一个月黑风高地晚上,刘朔便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将100门60磅巨炮悄然部署在这段崭新的城墙上!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在这个时代,不仅没有任何兵器能比它威力大,也没有任何大炮能比它打得远。

等这座城墙彻底修好,刘朔计划会在上面塞上400门60磅重长炮,辅以上千门灵活快速的9磅炮。倒时他看有谁敢来啃这刺猬壳!

至于系统奖励的那个大型露天铁矿,刘朔已派专业人士去勘探过了,回报说品质是难以质信地高,几乎就是赤铁矿了。刘朔便找来钢铁厂的总管将原先的厂子迁了过去,并扩充人手,扩大规模。原先在右所发现的那个铁矿终究规模太小,品质也远远不及现在的,干脆就不在那边浪费力气了。

刘朔对钢铁厂的期望不仅仅是炼几炉钢水而已,他将一些有想法的年轻的调了过去,对他们讲述了一些基础的物理化学知识,还有蒸汽机的基本原理,然后由着他们折腾。如今蒸汽机还看不到影子,一些普通的农具、工具、冷兵器还有板甲倒是都能仿制了。连正规军用的米尼步枪和手铳也正在研究仿制之中。

这些事务在刘朔的分工中其实是属于民政范畴的,而民政他早一股恼地甩给秦诗谣了,反正他不耐烦的这些这些民事她反倒处理得游刃有余。不过大方向上还上需要他定个基调,以他前世的眼兴做一些指导,然后不管了。

如今秦诗谣的重点放在了海贸上,她此前下令从原先的流民中前选拔了一些破产的小商贩,又用刘朔的关系从钱氏商会那边借了几个熟悉海外诸国市场的执事。经过短期的培训,便成立了她的威海商会。

就在昨天,第一拨船队便拔锚起航了。船上满载的是大米、食盐、霜糖、布匹、铁器等大宗货物,目标是距离最近的君子国。按秦诗谣的说法,这小国虽穷,但大几百万人是有的,此行当练兵了,下一趟看情况再跑南洋诸国甚至逐步下西洋。

此刻,她就待在刘朔巨大的办公室内处理繁杂的民政事务。其实她自己的办公室刘朔给安排在隔壁,可自从她上次见了刘朔在这间办公室内‘工作’的昏君模样后,她并没有选择眼不见心不烦,反而干脆霸占了那张原本属于刘朔的紫檀书案,将他赶去了沙发上,反正他也用不着。

她就是要在这里办公!

她要在他眼皮底下忙碌,看他是不是还能心安理得地在这儿抱着美人玩乐,看能不能羞愧死这个男人!

刘朔也没办法,将民政能扔的都扔给秦诗谣后,也就前些天跑海边的大山上安放大炮忙了几天,现在早就清闲下来了。

虽说他分管军务,可系统军队真的省心得很,每日该干什么,如何操练,他们自己门清,跟本不用他去瞎指挥。而那些将领军官们要是没有不能决定的事也不会去烦他,是以一天下来还真是没什么找他请示的,他也只有乐得清闲。

再说系统军队从将领到底下士兵,一个个都是绝对忠心于他,又不用担心失去掌控,他也没必要去刷存在感。

“碰,三万!”

他此刻与叶柔,燕迟月、谢迟璧三女在打着麻将,白若雪与唐观微则在他两侧观战并给几人喂食点心。

“东风!”叶柔打了一张牌,斜睨了他一眼:“我说你就好意思赖在脂粉堆里一玩一整天,把诗谣妹妹一个人丢在那处理文书?这不是你自己的事吗?简直没天理了?”

“能者多劳嘛!”刘朔嬉笑着抿下一口白若雪喂来的茶水,“谁叫我娶了个能干的老婆,这公文三下五除二便料理妥当,要是换我自己来还不熬瞎了眼!”

边说着,他不忘腆着脸朝书案方向眨眨眼,不想却正对上秦诗谣一记似笑非笑凌厉眼光,透出的分明是“晚点要你好看”意味。

刘朔讪讪收回视线,继续打牌。

“诗谣,”唐观微是个会体贴人的,端上一盏梨汤,“船队才出发一日,你倒像要跟笔墨纸砚熬命似的。”

“谢谢唐姐姐!”秦诗谣端起喝了口放下,瞥着刘朔的方向叹气“千头万绪,某人什么都不管,全丢给我,遇人不淑啊!”

刘朔尴尬地当没听到,继续摸牌,这时却夏晚晴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主公,那个何氏......悬梁了!!”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