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的楼顶,是南京城内为数不多能远眺长江的高处。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吹动着赵罗的将袍,他并肩站在亨德里克身边,目光投向远方的江面,那里,荷兰舰队的黑影隐约可见,如同一条巨蟒,死死缠住了长江这条华夏的生命线。
江面平静,却暗流涌动。荷兰舰队的封锁已经持续了半年,长江下游的航运彻底停滞,江南与北方的联系依旧断绝,复国军虽然在东南积蓄力量,却仍处于黑暗的困境之中。
“先生,你看,那条大江现在锁着我们。” 赵罗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它曾是我们的后勤命脉,如今却成了荷兰人的囚笼。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造出比荷兰人更好的船,更先进的炮,让这条江,乃至整个大海,都成为我们的通途。”
亨德里克望着江面,眼神复杂。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国,想起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贪婪,也想起了在格物院的日日夜夜,想起了那些渴望知识、渴望强大的华夏青年。“总督阁下,那需要时间,和难以想象的投入。” 他实事求是地说道,“荷兰人的海军发展了数十年,拥有成熟的舰船制造技术和丰富的海战经验,想要超越他们,绝非易事。”
“我知道。” 赵罗转过身,看着亨德里克,眼神无比坚定,“但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决心。华夏民族,从来没有被困难打垮过,越是艰难,我们越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过去,我们凭借简陋的武器,抵抗清军的围剿;现在,我们有了格物院,有了先进的技术,有了勤劳的百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亨德里克看着赵罗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眼前的这位东方领袖,不仅有远大的抱负,更有坚韧的意志,在他的带领下,复国军或许真的能创造奇迹,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总督阁下,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们。” 亨德里克郑重地说道,“我会把我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传授给格物院的学员们,帮助你们建造最先进的战舰,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我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赵罗微微一笑,伸出手,与亨德里克紧紧握住。这一刻,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友谊与信任,在两人之间悄然流淌。他们都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项足以改变华夏命运、影响世界格局的事业。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沿着楼梯飞奔而上,手中高举着一封密封的信件,脸上带着急促的神情:“大都督!紧急密信!从台湾发来的,是郑成功将军的亲笔信!”
赵罗心中一动,连忙接过信件。信封密封完好,上面盖着郑成功的私人印章。他撕开信封,展开信纸,快速阅读起来。
信中的字迹苍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决绝与期盼:“赵兄亲启:红毛鬼(荷兰人)在台盘踞十余年,搜刮民脂,欺压土着,近年兵力空虚,补给困难,已呈疲态。弟欲趁此良机,毕其功于一役,收复台湾,驱逐红毛!然红毛鬼海军仍有一定实力,若兄能在东南沿海出兵,牵制其海上力量,使他们无法增援台湾,弟必能一举成功!事成之后,台岛之硫磺、木材、口岸,皆与兄共享,从此东南海疆,你我联手,共抗外侮,重振华夏声威!”
读完信件,赵罗的眼中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郑成功要收复台湾!这不仅是打击荷兰人的绝佳机会,更是复国军打破封锁、经略海洋的天赐良机!台湾盛产硫磺(制造火药的关键原料)、优质木材(造船原料),拥有优良的港口,若能与郑成功联手收复台湾,复国军的工业和海军发展,将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东南海疆的格局,也将彻底改变!
“先生,你看!” 赵罗将信件递给亨德里克,语气中难掩激动,“郑成功要收复台湾,邀请我们牵制荷兰舰队!这是我们打破困境的绝佳机会!”
亨德里克快速阅读信件,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和兴奋:“这太重要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据点,是他们在远东的重要补给基地,若失去台湾,他们的舰队将失去重要的物资支撑,封锁长江的力量也会大幅削弱。我们必须答应郑成功,联手抗荷!”
赵罗点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黑暗的困境中,这封来自台海的密信,如同一束微光,照亮了复国军的前路。联手郑成功,收复台湾,牵制荷兰舰队,获取台湾的资源,这不仅能打破当前的封锁,更能为“巩固东南,经略海洋”的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我命令,立刻召集核心将领,召开紧急会议!” 赵罗对着信使下令,声音铿锵有力,“告诉郑成功的信使,就说我同意联手,复国军必将全力配合,牵制荷兰舰队,助他收复台湾!”
信使领命,立刻飞奔而去。格物院的楼顶,风依旧吹拂,却不再带着凉意,反而透着一丝暖意和希望。赵罗和亨德里克并肩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长江和更遥远的大海,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
一场联手郑成功、收复台湾、牵制荷兰舰队的大戏,即将在东南沿海拉开序幕。复国军的黑暗时刻,即将过去,新的希望,正在海平线的尽头,悄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