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赛制分五轮:首轮晋级五十人,次轮二十人,第三轮十人,第四轮三人。最终轮决出前三名。
前三名可获得五校保研资格及获奖证书。
没有奖金?
历届比赛从未设立奖金。
关繁漪显然不知情,人大此次其实准备了一百万元奖金。
我会准时参加。远应道。
不和其他参赛同学见面吗?
二十人中仅远是大一新生。若非限定本科生,半数名额恐被博士生占据。
不必了。远直言,他们注定是陪衬。
这并非狂妄,而是事实。
若非得知有奖金,他根本不愿参赛。既然有一百万奖金,自然不能拱手让人。
关老师找你什么事?邓寻菡在关繁漪离开后立即凑过来打听。
作为班长,她最热衷与辅导员拉近关系。
金融201班的学生发现,远近期与关繁漪的互动最为频繁。
京都高校联合举办的古诗词大赛,关老师通知我周五参赛。
咦?学校怎么没发通知?
可能是只邀请特定学生吧。
远猜测校方因筹备时间紧迫,省去了海选环节。毕竟让普通学生参赛,恐怕会写出一二三四五这样的诗句。
这种赛事应该很受重视,哪位老师带队?
文学院的钟祥教授。
不可能!同学惊呼,钟教授都九十多岁了,退休二十多年了!
远查阅资料发现,这位复旦毕业的老教授确实是人大的资深学者,享受国家津贴的学术泰斗。虽然学术成就不及曲老,但资历深厚——他执教时,曲老可能还在读中小学。
校方请出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显然是为赛事压阵。想到九十高龄的老教授为自己,远首次感受到学校的特别重视。
看来以后可以不用上课了。
想得美!同学立刻反驳,缺勤记录等着你。
远依旧我行我素,面对班长的严格考勤毫不在意。
他漫不经心地想着:即便人民大学不留自己,凭借古诗词大赛夺冠的实力,京都大学华夏文学系的曲教授肯定会抢着收他当 ** 。
记我旷课吧,下节不来了。远合上笔记本电脑,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我要准备古诗词大赛。
邓寻菡气得直跺脚:太放肆了!我这就向辅导员报告!
大学里的学生干部往往沉浸在初尝权力的 ** 中。与中学时代不同,如今的他们掌握着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甚至入党推荐等实权。这让某些人开始迷失自我,尤其以学生会最为典型——网络小说里最爱拿他们当反派,因为打脸学生会的桥段总能令读者大快人心。
所幸远入学前就已成名,院系学生会根本不敢招惹他。
第二节课的考勤表上,远的名字果然出现在缺勤名单里。邓寻菡不仅记了名,还把情况同时抄送给了任课教师和辅导员。
远早料到会这样。若辅导员刘让追问,他准备搬出为古诗词大赛采风的理由。毕竟连钟祥教授都在他这儿碰过钉子,刘让更不敢深究。
其实他根本没去采风,而是给孟君君发了条消息就径直回到静园。接下来几天,他打算完成《战狼》系列两部曲的剧本创作,同时让路小婉安排与几位影视公司管理人才的会面。
总共三人,其中一位曾经营过影视公司,另两位是投资机构的管理层。
远更中意那位有影视行业背景的候选人,毕竟对方若执掌影视公司,必然会优先投资他的电影项目。
是否具备投资眼光反倒没那么关键。
至少在年底前,远的资金压力不大——他早已将《古诗词大会》的收益视作囊中之物。
这般盘算虽有些厚颜,却是不争的事实。
总,您打算在公司会面还是另选场所?
周二上午,路小婉发来微信告知三位候选人下午都有空档。
猎头公司不仅寻觅自由职业者,更多时候瞄准的是在职高管——这类人的能力更容易评估。
远要见的这三位都尚未离职,只是有跳槽意向。
逐个面谈太费周章,索性约在三人共同的空闲时段。
选家高端咖啡厅,把时间错开一小时。
远盘算着,就算有人提前到场,最多也就半小时。半小时谈完一个,正好避免三人碰面。
明白。订好地点后,下午一点半派车接您。
路小婉提到的司机是**传媒公司配备的,她无权调动,但远可以随时使用。
午餐后,远刚陪孟君君用完餐,路小婉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总,我们到静园门口了。
稍等,换件衣服就下来。
好的。
放下手机,远轻抚孟君君的脸颊。
我去见几个人,晚上回来陪你吃饭。
你最近连课都不去上了,真有这么忙?
这周五之后就好了。
上次你说把霍姐请来公司就能轻松点的......
孟君君总想时刻黏着远,可惜总难如愿。
这次真的能闲下来了。我见的正是为那可是家大影视公司物色的管理层。
等把人招进来,以后我就退居幕后创作,让他们负责前台运营。
这次必须成功!
对,必须的!
然而,下一次依旧会是空头支票...
远心里清楚,等公司的事务告一段落,禾苗基金会建楼的资金问题又会摆在眼前,所谓的这次一定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路小婉也在车上,司机先接了她。
他们开的是薛仁那辆奔驰商务车。
总,这是那三位候选人的详细资料。
他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不过投资公司那两位是常春藤毕业的。
外资投行就喜欢这种名校背景的,实际上能力一般,还爱摆架子。
剩下那位年纪稍大,但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远明确要求人选要年轻化。
否则路小婉早就推荐那位在影视公司担任管理岗的候选人了,也不会把另外两人加进来。
待会儿见面再说吧,年纪大的安排在最后?
按您的要求排在第三位。
远是故意的。如果先见年长者再面试其他人,心理上会产生偏差。
万一当场就做出决定呢?继续面试另外两人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耽误别人。
这种美女平时应该经常出入咖啡馆。
她特意选了家客人不多、环境清幽,最重要的是有包间的店。
在京都,带包间的咖啡馆可不多见。
总,要先给您点杯咖啡吗?
路小婉这架势,像是要从公司前台转型成远的私人秘书。
问问他们能做奶茶吗? ** 子太苦,喝不了咖啡。
这种高档咖啡馆自然没有奶茶,最后只好给远点了杯双份糖的卡布奇诺。
现在的路小婉在远面前格外谨慎,完全不像面试那天。
准老板和正式老板,终究是两回事。
都快两点了,这人怎么还没到?
路小婉有些着急,掏出手机给猎头公司发了条催促信息。
“别急,可能是堵车了,临时有事耽搁也正常。”
众人总把时间挂在嘴边,可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远嘴上安抚着路小婉,心里却盘算着:如果那人十四点前不出现,就直接从备选名单里剔除。
结果毫无波澜,对方踩着点推开了咖啡厅的门。
“抱歉总,路上有点堵。”
这理由无懈可击,远总不能要求京都现修几条马路,只得点头示意:“坐吧。”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英俊的男人——秋天真是穿西装的最佳时节,既显身形又不闷热。那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还泛着发胶的光泽,显然刚精心打理过。
这般重视会面又守时的态度,很难不让远心生好感。
“猎头说你有离职意向。你现在的工作令人艳羡,为什么想走?”资料显示这位叫滕华的投资经理年薪逾百万,年底还有分红。年轻有为,名校背景,前途无量。而远的公司,目前仅有个漂亮前台撑门面。
“总,既然来了我就直说。”滕华指尖轻叩杯沿,“我在 ** 从高中待到硕士毕业,进这家公司后去年才调回京都。回来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忙,但充实。”
他顿了顿,“可明年开春公司要调我去欧洲。我不想去,但现在还没资本和公司叫板。”
“就为这个?以你的资历,随便去哪家银行或投资公司,都比我这初创企业强。”
“去别处待遇确实好,也轻松。”滕华目光灼灼,“但做不到cEo。您这儿能给我总经理职位,而且……”他压低声音,“据我观察,贵司资金充足,接下来会有大动作,一年内估值至少翻倍。”
“总,要是能给我期权股份,我今年的收入会很可观。”
滕华说话直接,国外的生活没让他学会委婉。
有人直爽远欣赏,有人直白他却反感。
像滕华这样眼里只有钱,还毫不掩饰地说出来。
远心想,你要钱可以,但能不能含蓄点?谈谈理想和未来不好吗?
“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
“总,我在**时接触过好莱坞影视公司的高管,了解他们的投资策略和行业眼光。”
完了,滕华完全跑偏了。
远需要的只是个普通管理者,不是个满脑子投资理念的“外来派”。
“感谢你今天过来,如果有合作意向,猎头会联系你。”
滕华见远连联系方式都不留,知道这趟白来了。
“总,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明知结果,他仍用这种方式保全颜面。
“小婉,送送滕先生。”
“好的。”
远对滕华印象其实不差,但没想到他在京都待了一年,思维还是老美那套。
华夏公司的管理,终究绕不开人情二字。
老板和员工谈钱,管理层和员工谈理想。
三点来的那位比滕华更糟,句句夹英文,仿佛留学几年就高人一等。
要么全英文,假装不懂中文;要么老老实实说中文。
明明中文流利,偏要在每句话里塞几个远听不懂的词。
远的英语水平仅限于高中,考四级没问题,再深就不行了。
这人明知他不懂,还硬要显摆。
听了十分钟废话,远终于让路小婉把人请走。
加了双份糖的卡布奇诺也不甜了,甚至有点反胃。
“总,宋义快到了,他提前半小时来的。”
宋义是远要见的第三个人。如果这次依然谈不拢,远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影视公司上,打算亲自物色导演人选,挖来担任管理职务。
换杯带酸味的冰美式。
好的。
酸涩的咖啡正如远此刻的心情。他暗自懊恼,若是认识几位业界大佬,找个靠谱的管理人才不过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