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广寒宫”基地,物理实验室核心区。
与“方舟”行星死寂的冰原和火星前线硝烟弥漫的战场截然不同,这里弥漫着另一种形式的紧张——一种被无形的时间枷锁紧紧扼住喉咙的、令人窒息的压抑。
巨大的实验室中央,一台结构极其复杂、由无数能量导管、聚焦晶阵和超导线圈缠绕构筑的庞大装置,正发出不稳定、时高时低的嗡鸣。这正是小型化、可移动式“共鸣频率”发生器的第一台全功率原型机——“镇魂曲”。
然而,此刻的它非但没有带来丝毫“镇魂”的效果,反而像一头焦躁不安、随时可能失控的困兽。
主控台前,陈院士原本花白的头发此刻更是凌乱不堪,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疯狂跳动、不断报错的数据流。他干裂的嘴唇紧抿,握着电子笔的手指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
周围,数十名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步履匆匆,压低的、急促的交谈声和系统警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高度紧张却又近乎停滞的画面。
“第十七次全功率模拟测试失败!”一名负责能量监控的研究员声音沙哑地喊道,带着一丝崩溃,“能量压缩率无法突破临界点!强行提升输入功率,核心超导线圈过载风险超过百分之九十!频率稳定性在峰值输出后第三秒开始呈断崖式下跌!”
屏幕上,代表能量输出的曲线在艰难地爬升到一个高点后,猛地剧烈波动,随即像被斩断一般跌落,伴随着刺眼的红色过载警告。
“缓冲矩阵呢?重新校准阻尼系数!”陈院士的声音嘶哑,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试过了!所有已知的缓冲模型都试过了!没用!这种频率的本质太奇特,能量形态极不稳定,现有的物理缓冲技术根本无法有效束缚!它就像…像是一团试图用双手捧住的狂暴闪电!”负责能量系统的专家用力捶了一下控制台,满脸挫败。
“频率发生器核心温度急剧升高!冷却系统已达最大负载!必须立刻终止测试!”另一名工程师惊呼。
“关闭输出!立刻!”陈院士几乎是吼出来的,疲惫的脸上写满了无力。
嗡鸣声戛然而止,庞大的原型机内部传来一阵泄压的嘶嘶声,几缕青烟从散热口冒出,空气中焦糊味更浓了。实验室里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人们粗重的喘息和仪器冷却的微弱风声。
失败,又一次彻底的失败。
距离秦书墨给出的最终时限,已经过去了大半。
失败的阴影笼罩着技术组所有人,真的没办法了吗?
陈院士踉跄后退一步,扶住冰冷的控制台边缘才稳住身形,巨大的压力和精神透支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小型化、移动化。
这两个要求如同两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将足以短暂压制“零号样本”的恐怖能量,压缩到一艘星舰可以承载、并在转移途中持续运行的尺度,其技术难度远超最初最悲观的估计。这不仅仅是等比例缩小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了能量本质形态的约束和控制,是一个根本性的技术壁垒。
“我们…我们可能走错了方向。”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喃喃道,声音带着绝望,“现有的能量约束理论,根本无法支撑这种级别的应用。这需要的…是一种我们尚未掌握的全新物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加密通讯频道被强行切入,秦书墨冷峻的面容出现在主屏幕上,她的背景是依旧忙碌但气氛更加凝重的指挥中心。
“陈院士,‘静海’基地最新监测数据。”她的声音没有任何寒暄,直接调出了一组曲线图,“‘零号样本’的活性攀升速度再次加快!内部能量辐射峰值已连续三次突破历史记录!深层结构传感器显示,第三层物理隔离墙出现大面积结构性疲劳,裂纹扩展速度超预期百分之三百!根据最乐观的模型推算,最多…还有四十八标准时。”
四十八小时!
这个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实验室内的所有人浑身一颤。
秦书墨的目光扫过屏幕上原型机残留的过载数据和陈院士憔悴的面容,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但语气依旧斩钉截铁:“我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陈老。‘镇魂曲’,到底能不能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
陈院士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他看着眼前这台倾注了无数心血却一次次让他们失望的庞然大物,又想起“静海”深处那个随时可能破笼而出的恐怖存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力达到顶点的时刻——
“报告!超光速通讯链路接收到强袭组加密数据流!信号源…是‘狴犴’号!”一名通讯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响起,“数据包标记为…最高优先级技术资料!部分解码完成…是…是火星的【高强度能量约束技术】!虽然数据残缺,但包含了关键的核心构型和场效应模型!”
什么?!
整个实验室瞬间沸腾了!所有人都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绝处逢生的光芒!
陈院士一个箭步冲到通讯终端前,双手颤抖地快速浏览着传输过来的残缺数据。那些奇特的、与人类和曦光科技树都截然不同的能量场构型图,那些描述如何用多重非线性力场束缚狂暴生物能量的数学模型,仿佛在他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快!把数据导入分析系统!快!”陈院士的声音因激动而变调,“快!匹配我们现有的模型!快啊!”
研究人员们如同打了强心针,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效率。残缺的火星技术与卡在瓶颈的“镇魂曲”模型被快速导入超级计算机“河图”,进行疯狂的交叉比对和模拟推演。
几分钟后,初步分析结果出来。
“匹配度…惊人!”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兴奋地大喊,“虽然体系不同,但火星这种利用复合场‘编织’能量、限制其逸散路径的思路,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技术在能量约束上的致命缺陷!看!如果我们将‘河洛’能量矩阵的稳定性和火星‘编织场’的束缚效应结合…”
屏幕上,一个新的、融合了两种技术优点的混合模型被构建出来。模拟运行开始…能量曲线平稳爬升…峰值维持…稳定性曲线虽然仍有波动,但不再断崖式下跌!
“成功了!理论上是可行的!”陈院士死死盯着屏幕,老泪几乎要夺眶而出,但随即又猛地冷静下来,“但是…融合两种完全不同科技体系的技术,尤其是能量场层面的深度融合,其复杂性和风险…”
他抬起头,看向屏幕中的秦书墨,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指挥官,我们找到了可能突破壁垒的方向。但需要时间进行实体化设计和测试,四十八小时…依然极其紧张,且失败风险依旧存在。”
秦书墨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每一张疲惫却重新燃起希望的脸。
“我没有更多时间给你们了。”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集中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优先保障‘镇魂曲’项目。我会命令基地进入最高能源管制状态,所有非必要能耗全部切断。需要什么,直接向我汇报。”
她顿了顿,加重了语气:“陈老,还有在座的每一位,人类的命运,就压在你们肩上了。不要考虑风险,只管…往前冲!”
通讯切断。
实验室里陷入了另一种极致的安静,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爆发的、破釜沉舟的决绝。
陈院士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面对所有研究人员,嘶哑却无比清晰地下令:
“全体都有!重新分组!一组负责解析火星技术细节!二组开始设计融合场发生器原型!三组协调‘河图’算力,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模拟测试!我们…没有时间休息了!”
“是!”
巨大的实验室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比之前更加疯狂,更加专注。希望的火种已然偷来,他们必须在这最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将其燃成足以照亮生路的燎原之火。
而在遥远的星空彼岸,载着伤员和残缺技术数据的“狴犴”号,正拖着残躯,拼命驶向归途。探索组的发现,也即将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