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所有人都试了枪,崇祯立于点将台,环视一圈下方两余人。
沉声道:“好生训练,朕不要求你们达到十中十,至少需要十中八方为合格。”
“朕,要你们做大明最利的矛,大声回答朕,你们能否做到轰碎,大明的每一个敌人?”
‘能’——!‘能’——!‘能’——!战士们高声嘶吼着!
崇祯抽出长剑,斜斜举起高声道:“明军威武——!”
“大明威武——!”“皇上圣明——!”“皇上万岁——!”
巡视结束,崇祯又匆匆赶回了东暖阁,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南京,龙江造船厂内,都水司主事李日宣,找到蒯应昌和卢卡斯。
三人碰头后,李日宣满脸焦急道:“两位大匠,你们看看这圣旨,可愁死我啦!”
蒯应昌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双手平摊恭敬的接过圣旨,展开细细的看了起来。
当看到要求年底前,上交四艘华夏号战舰,蒯应昌整张脸,都快皱成苦瓜状了。
对卢卡斯道:“卢大匠,咱们龙江船厂在年底前,能想办法交四艘华夏号上去吗?”
卢卡斯头摇得如拨浪鼓般,否定道:“这……这怎么能完成,压根做不完的嘛!”
李日宣满面愁容道:“本官何尝不知完不成,以前人不够半年一艘,如今人倒是够了。”
“可工序就是那么复杂,再快也要三个月一艘,可是圣旨到了又能如何?”
卢卡斯尝试着问道:“要不?省掉里面柏木层如何?做单层船体,建造速度能快不少。”
李日宣先是一愣,马上捂住卢卡斯的嘴,低声骂道:“你不要命啦!想死别拖上本官!”
“统一标准,是圣旨上明确要求的,你敢擅改船体结构,咱们几个得一起掉脑袋!”
卢卡斯扒拉开李日宣的手,撇嘴道:“那怎么办?我也没办法,砍头我也做不出来。”
蒯应昌提议道:“要不,我们在船坞内铺设完龙骨、船底,然后立即做好船底防水。”
“再将船移到湿船坞中,再由工匠组装船舱、甲板、桅杆等,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李日宣欣喜若狂,点头道:“咱们龙江船厂,不是有两个干船坞吗?”
“里面那两艘船进展如何了?月余前就看到龙骨铺设完了,尽快完成船底组装。”
“做完防水,就移出干船坞腾地方,再同时铺设三、四艘的龙骨,抢点工是能做完的。”
言罢,三人匆匆对视一眼,便各自跑去安排工序去了,圣命难违只有加紧赶工了。
你看,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到,只要逼他一把总能想到解决之道,这不就想出办法了吗?
次日的早朝,又被崇祯给推掉了,内阁大臣并未表示强烈不满,也仅是相互调侃几句。
傅永淳满脸坏笑,对林欲楫道:“林阁老,你得去劝谏陛下,按时参理早朝才行呀!”
林欲楫翻了个白眼道:“你这老小子太坏了,明知道陛下脾性,还让本官去触霉头。”
“只要陛下没有玩物丧志,本官才不惜得多事呢!要劝谏你自己去别拉上本官,哼!”
杨嗣昌打趣道:“林大人你没发现,傅大人是在调侃你吗?谁叫你以前总拿礼仪说事。”
走到文渊阁门口的王承恩,忍不住转身道:“嘿~!私下议论皇爷,也要有个度哦。”
内阁四人连忙起身,拱手道:“多谢王公公提点,我等定会注意的。”
王承恩’哼‘了声,走出文渊阁不远便听到,从内里传来放肆大笑声,跺了跺脚匆匆走了。
这帮为老不尊的家伙,越来越不像话了!咱家非要参你们一本,简直太放肆了!
回到东暖阁,王承恩将刚才的事,如实禀报一遍道:“皇爷,那四个老家伙太放肆了。”
崇祯无所谓的摆摆手道:“王伴伴不是朕说你,只要不事关社稷,这些也并无不可。”
“别整日盯着这种小事不放,心胸开阔点方能活得久,明白嘛?对了,曹变蛟到了吗?”
王承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躬身道:“皇爷,奴婢去乾清门看看。”
得到崇祯首肯后,王承恩迈着小碎步离开东暖阁,步履匆匆的又朝乾清门而去。
他知道皇爷最近都在,忙着筹备东征倭岛事宜,召见将领、传递圣谕自然是越快越好。
王承恩在乾清门,徘徊了好一阵才看到,曹变蛟步履匆匆而来。
王承恩紧迎几步拱手道:“哎哟喂,公爷哟!您可算是来了快着些吧,皇爷着急见您。”
曹变蛟抱拳道:“公公恕罪!刚才在泥坑中操练,洗澡换了身衣服方才赶来面圣。”
说话间,曹变蛟解下配剑放于门口,小太监还要搜身时,王承恩拉着其就走。
边走边道:“公爷着急面圣,这些小事省了吧!公爷又不能害陛下,您说是吧国公爷。”
曹变蛟笑道:“那是自然,曹某一切皆赖陛下赐予,想动陛下得从曹某尸体上踏过去!”
王承恩拉着曹变蛟的手,一路快步走到东暖阁门口,将上前搜身的小太监挡开。
领着他便进去了,曹变蛟恭敬的拜倒行叩首礼道:“臣,曹变蛟叩见陛下!万岁……”
崇祯打断道:“行啦!行啦!少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你见哪个帝王活过百数的。”
“朕找你来,是想让你点齐兵马,随朕去天津港操演海战,主要是训练抗晕船体质。”
曹变蛟站起身,躬身抱拳道:“陛下,艾能奇要带上吗?那小家伙长大了不少。”
崇祯点头道:“嗯!艾能奇、刘文秀、李定国三人,都召回来一同前往吧!”
曹变蛟不解道:“陛下,李定国在大同驻防,只调他一人进京还是,他所部亦需同往?”
崇祯想了想颔首道:“此战,为灭国之战!人数自不能太少,让大同所部一同进京。”
“王伴伴,稍后去文渊阁传朕圣谕,让兵部下发调兵函文,周遇吉也一同调入京师。”
“去安排吧!各部进京后,随朕一同前往天津港,朕还有些东西要写。”
王承恩、曹变蛟两人,刚进来不久又匆匆出去了,王承恩急着去传圣谕。
曹变蛟急着去通知军士,还要安排他们归家省亲,或者往家里寄份家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