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先送朱煜昌回项目基地,郑开叶直接赶往研发中心,路上,他连续打了几个电话,调兵遣将,部署任务,语气果断而急迫,整个济州的权力机器,围绕着全固态电池项目,开始以极限效率运转起来。
研发中心实验室,气氛比往日更加紧张,张皓院士眼窝深陷,但精神却高度亢奋,正在和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参数较劲,林浩等一众科研骨干也个个面色疲惫,却眼神发亮。
郑开叶的到来没有引起太多骚动,他只是安静地站在外围听了一会儿讨论,然后才走上前。
“张院士,林博士,情况怎么样?”
张皓看到郑开叶,叹了口气,指着白板上一处:“书记,卡在这里了,沉积速率一快,膜表面就会出现微观缺陷,良品率就上不去,慢工出细活,可时间不等人啊!”
郑开叶凝视着那复杂的公式,他虽不完全懂技术,但能理解问题的核心:效率与质量的矛盾。
“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郑开叶沉吟道,“不单纯追求沉积速率,而是在沉积过程中加入某种原位监测和补偿机制?或者改进靶材的成分和结构,让它本身更容易形成均匀薄膜?”
林浩眼睛微微一亮:“书记,您这个想法……和我们昨天半夜讨论的一个新方向有点类似!改进靶材成分,或许真能事半功倍!只是需要做大量的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
“需要什么资源?”郑开叶直接问。
“需要调用华国超算中心至少500个机时,还需要紧急从材料研究所调拨一批新型高纯靶材样品过来做测试对比。”张皓立刻报出需求。
“超算中心机时,我来协调省科技厅,最快速度批下来。新型靶材样品,把清单给我,我让朱煜昌主任立刻协调部委资源,走加急通道空运过来!”郑开叶没有丝毫犹豫,“从现在起,研发中心要什么,只要合理,市委和项目办一路绿灯!但我要的,是三个月内,解决问题,实现量产!”
郑开叶的雷厉风行和果断支持,给疲惫的科研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张皓用力点头:“书记,有您这话,我们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一定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济州西郊项目基地仿佛成了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战场,研发中心灯火通明,实验室里各种仪器昼夜不停;生产线上,工程师和工人们三班倒,紧张地进行设备调试和工艺验证;办公楼里,电话声、键盘声、讨论声不绝于耳,每个人走路都带着风。
郑开叶和朱煜昌几乎以基地为家,郑开叶坐镇研发中心和生产一线,亲自协调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和跨部门协作问题;朱煜昌则发挥其部委优势,在首都和济州之间频繁穿梭,确保资金、设备、特殊物资和政策以最快速度到位。两人每天早晚都要开一次简短的碰头会,沟通进度,解决难点,配合得越发默契。
孙连成留下的两名审计人员,如同两个沉默的“监工”,一丝不苟地跟踪着整改进度和资金流向,他们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所有人规则的严肃性,每周发往首都的进度简报和问题清单,郑开叶和朱煜昌都亲自把关,字斟句酌,既要展现成绩,也不隐瞒困难,体现了极高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时间在高压下飞速流逝,转眼一个多月过去,项目在巨大的压力下,竟真的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研发中心传来重大突破:通过改进靶材成分和优化沉积工艺参数,电解质膜的批次稳定性得到显着提升,良品率首次稳定在88%左右,距离90%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生产线方面,主要设备完成最终调试,开始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虽然过程磕磕绊绊,但每一天都能看到进步。
市场开拓也传来好消息:在朱煜昌的强力推动下,一家北方大型国有汽车集团表达了明确的意向,愿意签订首批试装车用的电池包订单;南方这边,郑开叶通过君晗的老关系,也成功打动了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对方答应尽快安排工程团队前来实地审核。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再次将项目推到了悬崖边缘。
试生产过程中,一台核心的国产高精度沉积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整整一个批次的半成品报废!更严重的是,经过紧急排查,发现是设备内部一个关键的控制模块存在设计缺陷,并非个例,需要全部停机检查升级!
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全部停机?这意味着量产时间至少要被推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军令状根本无法完成!
朱煜昌当时正在首都开会,闻讯立刻打来电话,声音都变了调:“怎么回事?!设备出厂前不是经过严格测试了吗?供应商是干什么吃的?!立刻联系他们,让他们董事长给我滚到济州来!24小时内不解决问题,等着吃官司吧!”
郑开叶相对冷静,但眉头也锁成了川字,他一边下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力量协助设备商排查问题,一边深吸一口气,对电话那头的朱煜昌道:“昌哥,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当务之急是两件事:第一,不惜一切代价,督促并配合设备商以最快速度拿出解决方案和替换部件;第二,我们要立刻评估,这台设备停摆,对我们整体进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备用方案可以弥补时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