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朱煜昌的声音,语气比之前分开时显得轻松和热情了些许:“开叶书记,没打扰你休息吧?怎么样,到家了吧?”
“刚到家一会儿,正准备……”郑开叶话未说完。
朱煜昌笑着接话道:“那就好,是这样的,开叶书记,我父亲刚才听说你回首都了,想着大家都是居住在首都,又同在一条战线上工作,就让我冒昧打个电话,想邀请你和弟妹,如果方便的话,带上孩子,晚上过来吃个便饭?就是家常便饭,没别人,我父亲说,很想和你这位年轻的书记聊聊。”
这突如其来的邀请,时机巧妙得令人惊讶!郑开叶瞬间明白,朱老那边,定然也对自己的儿子有所教诲,而且动作更快一步,他心中暗叹两位老人的默契与智慧,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对方主动邀请,自然比自己上门拜访更显得自然融洽。
“朱老真是太客气了。”郑开叶立刻回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荣幸和歉意,“其实不瞒煜昌主任,我正带着内人和孩子就在大院门口,刚停好车,正准备登记拜访朱老呢!家父也常教导我,既然回来就理应来向朱老问安,没想到老人家先想到了,真是惭愧。”
电话那头的朱煜昌显然也愣住了,随即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中少了些许平日的锋芒,多了几分真诚的意外和欣喜:“哎呀!这真是……巧了!看来两位老爷子是想到一块去了!哈哈哈哈哈!太好了!那还登记什么,我这就跟门口说一声,你们直接进来!我家就在进来后左转第二栋,我让保姆在门口等你们!”
“好,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打扰了。”郑开叶笑着挂了电话。
他等了几分钟,走向岗亭,对执勤的士兵说:“同志,您好,我们是朱老家的客人,刚才朱煜昌主任已经和您这边沟通过了。”
士兵已经接到了内部通话,态度依旧严谨,但语气缓和了许多,核实了郑开叶的证件后,便敬礼放行:“好的,郑书记,请进,朱部长家就在左转第二栋。”
走进大院,环境清幽静谧,与外面的车水马龙仿佛是两个世界,安心和开心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四周,被林姿轻声叮嘱要安静些,果然,没走多远,就看到一栋二层小楼前,一位系着围裙、面容和善的保姆正站在门口张望,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了上来。
“是郑书记和夫人吧?快请进,朱老和煜昌都在里面等着呢!”
走进客厅,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而典雅的气息,混合着书卷气和淡淡的檀香,朱老正坐在沙发上,看到他们进来,便笑着要起身,朱煜昌和一个气质干练的中年女人则站在一旁,两人身后站着一位两眼放光的年轻人。
“朱老,您快请坐,千万别起来。”郑开叶连忙快步上前,微微躬身,语气恭敬,“晚辈郑开叶,携内人林姿,还有两个孩子,来看望您了,冒昧打扰,实在不好意思。”
林姿也微笑着问好:“朱老您好,朱主任,林姐,打扰了。”
安心和开心有些害羞,躲在父母身后,小声地跟着说:“朱爷爷好,伯伯、伯母好,哥哥好。”
朱老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连连摆手:“好好好!快来坐!开叶啊,你太客气了,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这就是安心和开心吧?哎呦,长得真好,真可爱!快过来让爷爷看看!”
老人对孩子们总是格外有吸引力,朱老和蔼的态度很快让两个小家伙放松下来,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苏玉梅准备的点心此刻派上了用场,林姿拿出来递给朱老和朱煜昌夫妇尝了尝,大家都夸赞手艺好,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络起来。
郑开叶送上那两饼普洱茶:“家父知道您好茶,特意让我带过来,一点心意,请您尝尝。”
朱老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眼中露出赞赏:“哎呀,你父亲太费心了!这茶可是有些年头的好东西啊!千金难求,代我谢谢他!快坐,快坐!”
众人分宾主落座,保姆端上沏好的香茗,朱煜昌笑着对郑开叶说:“开叶书记,咱们这可真是想到一块去了,我刚跟父亲提起你,父亲就说要请你来坐坐,没想到你都已经到门口了。”
郑开叶也笑:“是啊,家父也常念及朱老的智慧和风范,教导我理应来拜望,看来两位老人家是心有灵犀。”
朱老笑道:“我和你父亲虽然见面不多,但神交已久,他确实是培养了个好儿子啊!开叶,你在济州搞的那个电池项目,可是不得了,利国利民,功在千秋!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就高兴!”
“朱老您过奖了,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郑开叶谦逊地回答。
“不必过谦。”朱老摆摆手,“事情的难度,我们都清楚,尤其是现在……”他话锋微微一转,语气平和却意有所指,“局面更复杂了些,担子也更重了,你和煜昌在一线,不容易啊。”
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项目,郑开叶和朱煜昌都没有深谈具体矛盾,但都在言语间流露出对项目的高度责任感和面临的共同压力,郑开叶谈及技术突破的喜悦和确保自主可控的决心,朱煜昌则谈到资源整合的效率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必要性,两人观点仍有差异,但在朱老面前,都保持着理性和克制,更像是一种探讨和交流。
朱老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插话问一些关键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显示出他对宏观政策和科技产业的深刻理解,他对郑开叶强调技术根基和长远安全的观点表示赞同,也对朱煜昌追求效率和把握时机的紧迫感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