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体育馆那场照亮夜空的狂欢,余温未散,便已化作一股灼热的洪流,席卷了花都的每一个角落。
郑开叶那句“未来可期”的宣告,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海啸般的回响。
狂欢会结束仅三天,花都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
巨大的电子屏上,一组鲜红、滚烫的数字正在发布:
“2020年2月,花都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2.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80%!实现旅游总收入217.3亿元,同比增长518%!”
发言人声音激昂,每一个音节都砸在与会者的心头。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相机快门的爆响。
“其中,”发言人继续,激光笔点在分项数据上,“春节黄金周(除夕至初六)贡献最大,接待游客288.5万人次,单日峰值突破60万人次!”
分项数据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出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
交通: 航空、铁路、公路客运量均创历史新高,总收入65.2亿,新开通的“花都旅游快线”公交车,趟趟爆满。
住宿: 全市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98.7%,高端酒店一房难求,民宿预订排到了一个月后,收入54.3亿。
餐饮: 收入43.5亿,“阳光价格”工程成效斐然,明码标价成为标配,游客放心消费,特色小吃街日均人流量超十万。
购物: 旅游商品、地方特产销售收入32.6亿,花都菌菇、鲜花饼、民族工艺品等成为“必买清单”。
景区游览与文化娱乐: 收入21.7亿,焕然一新的古城景区、依托“繁花似锦”热度推出的主题游线路备受青睐。
“郑市长,如此惊人的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存在‘盛会效应’透支未来的风险?”
一位资深财经记者犀利发问。
郑开叶接过话筒,沉稳的目光扫过全场:“数据是表象,内核是信任的重建与服务的提升,‘三月之约’并非终点,而是花都新生的起点,我们已启动‘四季花都’全域旅游提升计划,确保热度转化为持久竞争力。”
他顿了顿,激光笔指向屏幕一角,“看这里,网络平台预订数据显示,三月、四月花都的酒店、机票搜索量及预订量,同比增幅仍在300%以上。这,就是市场的信心!”
话音未落,后排一阵骚动。
只见“凤凰台”业主代表赵春梅,在信访局长老周的陪同下,挤到前面,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高高举起,声音哽咽却洪亮:“郑市长!我们‘凤凰台’第一批回迁业主,用新房开起了家庭旅馆!这个月,光房租就挣回了过去五年的利息!这锦旗,是替我们所有‘上岸’的烂尾楼业主送的——‘心系民生除旧弊,雷霆手段换新天’!这数据,我们老百姓用自家的饭碗担保,是真的!”
镁光灯瞬间聚焦在这面饱含血泪与新生的锦旗上,胜过千言万语的数据佐证。
人流如织的双刃剑效应开始显现。
部分出租车司机面对巨大诱惑,计价器上的“小动作”又有抬头迹象;个别偏僻巷子的小餐馆,偷偷换上了字迹模糊的“阴阳菜单”;古城内,几个“野生”导游试图拉拢散客…
压力,瞬间传导至升级后的“花都诚信通”指挥中心。
这个由“市长抖乐账号”蜕变而来的智慧平台,已深度嵌入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区域实时跳动着游客密度、交通流量、投诉类型热力图。
网联办团队扩充数倍,年轻的面孔紧盯着各自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报告!平台接到三起出租车绕路投诉,集中在火车站至‘星澜’酒店路线,车牌尾号高度重合!”
“古城南巷‘春溪小馆’被拍下模糊菜单,结账时价格翻倍,图片证据已上传!”
“飞鹰大桥东侧有疑似‘黑导游’聚集拉客,志愿者正在周旋取证!”
指令迅速下达:
“交管局,锁定目标车辆GpS轨迹,立刻核查!结果同步平台公示!”
“市监局古城分局,马上派人突查‘春溪小馆’,现场直播检查过程!固定证据,顶格处罚!”
“文旅局执法队,联合公安便衣,飞鹰大桥东侧行动,注意取证方式!”
“网联办,将处理进展实时推送给投诉人及平台用户!”
仅仅半小时后,“花都诚信通”平台和郑开叶的个人账号同步推送了处理结果:三辆违规出租车被查扣,司机从业资格证吊销,并处罚款; “春溪小馆”停业整顿,老板在镜头前鞠躬道歉,按“退一赔三”现场赔付游客;五名“黑导游”被行政拘留。
处理过程的短视频、处罚决定书照片清晰展示。
震慑力立竿见影。
出租车司机群里疯传着被查扣车辆的照片和巨额罚单截图,“诚信示范车”的星级徽章成了香饽饽。
餐馆老板们连夜检查自家菜单,字迹稍有不清晰便立刻重印。
更大的风暴在郑开叶的直播间掀起。
他没有预告,在一个周末的清晨,穿着便装,带上帽子、口罩和墨镜,带一名拿着手机的网联办小伙,突然出现在花都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花冠广场。
“各位网友,早上好,今天周末,游客不少,突击检查,看看咱们的‘诚信花都’成色如何。”
郑开叶对着手机镜头,语气轻松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他随机走向一辆正准备载客的出租车。
“师傅,去‘星澜’酒店。”
“好嘞!打表走,您放心!”司机麻利按下计价器,指了指车内张贴的“诚信示范车”标识和“阳光价格”监督二维码。
郑开叶点头,镜头扫过司机坦然的脸和清晰的标识。
他又走进一家挂着“阳光价格示范店”的小吃店。
“老板,一碗招牌牛肉米线,多少钱?”
“墙上菜单有,大碗25,小碗20,牛肉分量都标着呢!扫这二维码还能看食材来源!”老板中气十足。
郑开叶扫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米线、牛肉的供应商信息及近期质检报告。
他满意地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直播在线人数瞬间冲破千万!评论区沸腾:
“市长太刚了!爱了爱了!”
“这才叫为人民服务!不是作秀!”
“花都这管理,服气!下次还去!”
“求市长查查我们这儿的出租车…”
“市长同款米线店打卡!味道好,价格实!”
这场没有剧本的“暗访”直播,比任何宣传片都更有力地夯实了“诚信花都”的金字招牌。
甜蜜的负担:井喷后的冷思考与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