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t县实验小学,二年级的郑开叶此时又在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的梧桐树。
余铁手多少知道一些内幕,对这个“异军突起”的学霸干脆放任不管了。
同一时间正在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的郑安民突然接到省委组织部的借调函。
在检察院工作的苏玉梅也接到了省检察系统的借调函。
对此,两口子确实有一些心理准备,几天前的家庭会议老爷子已经提前说了此事。
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俩人各自收拾自己东西,跟单位主要领导见过面后,直接回家收拾行李。
郑开叶放学回家后,看着家里堆放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好奇地问:“这是咋啦?我们要搬家吗?”
郑安民没好气的回答说:“托你的福,我们都要去省城了,你今后要在省城上学了。”
郑开叶无语,这效率也太高了吧,自己隐约知道要跳级的事,但不知道自己会被直接搞到省城上学。
而且,父母也因为此事调到省里了。
次日,郑卫国带着工厂里的司机,开了一辆平日里拉小型货物的五十铃皮卡来接郑开叶一家三口去省城。
在郑安民和苏玉梅搬运行李时,郑卫国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偷偷地塞进郑开叶的书包里,让他该省省该花花,穷家富路嘛。
郑开叶上一世就是最受宠的那个,老爷子时不时就给他金额不少的零花钱。
小时候几乎没受过苦,在学校也是人人羡慕的存在。
在那个一分钱都能买个糖果的年代,郑开叶兜里却经常揣着百元大钞。
心里酸酸的,拉着郑卫国的手久久不想放开。
目送皮卡车走远后,郑卫国挺拔的脊背又佝偻下来,双手背后,慢悠悠的朝家的方向走去。
车子在行驶三个小时后,来到了繁华的省城Z州市,看着跟20年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相差甚远的省会城市,郑开叶心中无限感慨。
重活一世,有些东西是该改变改变了。
车子停在郑卫国提前租好的房子门口,司机帮忙把东西卸下后就回去了。
这是一套有着悠久历史的房子(真的太旧了),房子里到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一家人一直忙活到傍晚才算收拾结束,三个人累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饭也不想做,后来索性直接去外边饭馆吃。
一人一大碗烩面加两盘爽口凉菜,风卷残云的吃完后,老三从黑色手提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让服务员结账。
郑开叶看着本该在书包里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一脸无语。
哎,随他吧,谁让他是自己老子呢,老了扔养老院就是了,简直孝出天际。
第二天,夫妻俩带着郑开叶来到省实验小学报到,看似送其实是直接扔到了学校里就风风火火的走了,毕竟刚到新单位不能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郑开叶只能一边走一边问,好不容易找到了校长办公室。
之后就被校长安排到了五年级一班,因为厅长专门交代过,所以一切都很顺利,课本校服一应俱全。
当郑开叶走进五一班教室时,同学们都好奇的看着这个又矮又小的新同学。
老师简单的介绍了下转校生,让大家都要照顾好这位新同学,再然后,郑开叶的无聊的五年级生活开始了。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小升初考试那天。
因为郑开叶情况特殊,华国教育部直接安排人员专门对郑开叶这一考场进行监考。
郑开叶还是老规矩,10分钟写完,然后倒头就睡。
首都来的监考人员站在郑开叶身旁,目光落在了睡着的郑开叶身下的卷子上,字体一般,甚至有些潦草,但是绝对是能辨认清楚的。
简单看了卷子上漏出的几道题,都是最简单直接的解题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全对。
因为这次教育部领导特别交代,要确保此次考试成绩真实有效,现阶段国家正式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如果能顺势培养出几位有代表性的杰出人才,那岂不美哉,毕竟人才要从小培养才可以。
郑开叶就在安静又紧张的考试氛围中睡了两天,打铃就醒,写完就睡,优哉游哉。
成绩公布的时候,郑开叶毫无疑问的全部满分,教育厅直接给予了郑开叶一切学杂费全免的奖励。
因为当时中原省最好的初中是寄宿制的,虽然教育免费,但吃住都需要掏钱的,而且费用堪比一所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就这名额都是供不应求,多少人挤破脑袋也要进去。
郑安民和苏玉梅因为工作原因,把郑开叶送回了县城,扔给郑卫国后俩人又着急忙慌的赶回了省城,因为新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本来就受宠的郑开叶回到老家后,更成了香饽饽,郑卫国直接宴请亲朋好友给众人炫耀自己的大孙子。
就这样,神童郑开叶回来的消息传到了县领导耳中,当天下午,县委书记叶林生带着副县长张强来登门拜访郑卫国。
在交谈中,叶林生亲切的询问郑开叶在省城学业是否顺利,有没有困难什么的。
郑开叶知道这人是笑面虎,典型的政治家,认政绩不认人,当年老爷子就是被他忽悠的,自己不整他一下真的说不过去。
于是,郑开叶开始装委屈,说自己在省会出行特别不方便连个自行车都没有,同学们顿顿有加餐,自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次在餐厅吃饭都吃不饱,上课时肚子咕咕叫。
每当有人问自己来自哪里,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来自t县,怕给家乡丢人。
这一下给叶林生整不会了,按照正常流程不应该是说自己很好领导不用担心吗?
叶林生毕竟是一县之首,应变能力没的说。
脑子一转就说到:“开叶啊,你出去是代表着咱县的形象,你说的这些困难是我这个伯伯的失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承诺,今后你的加餐费和交通工具我们县包了,不能让从t县走出的青年才俊寒心。”
“叶伯伯,真的是太感谢您了,我们县经济本就不发达,怎么忍心用老百姓的血汗钱造福我个人呢?您说是吧。”
叶林生再次无语,这话是一个十岁孩子能说出来的?好像在点他,不用县里的钱难道还要自掏腰包吗?但现在自己身为县领导又是长辈,人家伯伯的喊着,骑虎难下啊。
“开叶啊,我很欣慰你有这样的觉悟,太难能可贵了,刚是我没表达清楚,我说的是县委政府所有班子成员自掏腰包帮你解决生活困难,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
张强在一旁都无语了,好嘛,怪不得你是一把手呢,换我这死脑子绝对想不出这招。
“谢谢伯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家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