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洋行是国泰航空的最大股东,汇丰银行则是其第二大持股方,两家合计持股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九。
这意味着,国泰航空股价每跌一点,太古与汇丰就等于在短时间内损失了数十亿港元。
就在国泰航空股价暴跌的同时,一辆车牌为1的奔驰缓缓驶入了港督府的庭院。
“处长先生,港督已在办公室等候,请随我来。”
颜利国与蔡元祺刚下车,港督秘书施泰尔便迎上前,引领两人步入港督办公室。
当蔡元祺进入办公室时,他不仅见到了港督杨瑞英,还见到了太古洋行总裁施怀雅,以及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深棕色西装的外国绅士。
“港督先生,这位是我们警务处新任的高级助理探长蔡元祺……”
颜利国正准备介绍蔡元祺,却被杨瑞英轻轻打断:“颜处长,我们已经见过面了。”
杨瑞英朝蔡元祺点头示意,随后说道:“两位警官,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太古洋行总裁施怀雅,这位是汇丰集团特派代表、汇丰银行执行董事哈塞姆爵士。”
接着,他望向蔡元祺,语气平稳地说道:“蔡探长,我听颜处长说,你对启德机场爆炸案有独到见解,不妨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港督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港督先生,昨晚我还不敢下定论,但今天听说有人在做空国泰航空后,我几乎可以确定,这起爆炸案的背后,必定有沈少秋的影子。”
蔡元祺将自己掌握的情况一一陈述:机场特勤队为何能迅速抵达现场,又为何能如此快速锁定那伙南亚恐怖分子……
“蔡先生,”哈塞姆若有所思地开口,“难道不能是沈少秋只是借题发挥,借爆炸案做空国泰?”
“哈塞姆先生,您刚到港岛,可能还不了解沈少秋的行事风格,我整整花了一年时间研究这个人。”
“他每做一件事,都会设下一个陷阱——表面看是个机会,实际上却是诱饵。
一旦我们出手,就等于掉进了他的圈套。”
“比如昨晚,如果我按照原计划,派人再次进入启德机场‘查案’,十有九八就会被沈少秋抓住把柄。
到时候,爆炸案的责任人就不是那帮南亚人,而是我,是颜处长,甚至……是港督先生。”
“这种手段我太熟悉了,所以我敢断定,这起爆炸案绝非巧合。”
蔡元祺语气坚定地说道。
“照你所说,沈少秋故意留下线索,让我们怀疑是他干的,那他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哈塞姆沉吟片刻后追问。
“我的推测是——他想拿下国泰航空。”
蔡元祺缓缓说道。
“蔡先生,”施怀雅冷静回应,“国泰航空由太古与汇丰联合控制,哪怕沈少秋把股价做空到退市,只要我们两家不松手,他依旧什么都拿不到。”
“各位,我敢确定,沈少秋一定还有下一步动作,最终会让大家不得不低头。”
蔡元祺语气坚定地说道。
“蔡先生,你分析得很精彩,你的能力我已经看在眼里。
韩义理先生为我们港英政府培养了一位难得的人才。
现在,请你去旁边会议室稍坐片刻,我有些话想和颜处长、哈塞姆先生以及施怀雅先生单独谈谈。”
看到施怀雅正要插话,杨瑞英立刻抢先说道。
“好的,港督先生,感谢您的信任。”
蔡元祺神情恭敬地回应了一句,随即转身离开港督办公室,整个过程他甚至没有坐下。
等蔡元祺离开后,杨瑞英才转头看向施怀雅,笑着问:“施怀雅先生,看来你对蔡先生刚才的推测并不认同。”
“港督先生,您我心知肚明,国泰航空真正的价值并不是股价,而在于它掌握了港岛17条国际航线,占据了本地航空市场近九成的业务。”
“只要这家公司还在我们手里,不管港岛是否回归,英国人都能掌控这里的航空命脉。
这才是国泰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恕我直言,我不认为沈少秋还有什么手段能逼我们放手。”
“刚才我看到的是一个被沈少秋吓得有些失态的华人。
我查过一些赤虎组织的情报,这个组织远在阿三国,规模不小,绝不是一个港岛本地人能够轻易操控的。”
施怀雅语气平静地说道,显然对蔡元祺的话不以为然。
“施怀雅先生,你知道我听完蔡先生的话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吗?”
杨瑞英没有立刻反驳,反而提出一个问题。
还不等施怀雅回应,他便继续说道:“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沈少秋当初在李半城遇刺事件中,只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不太像他的作风。”
“也许正如蔡先生所说,沈少秋故意放出风声,就是想让我们怀疑这一切出自他手,再一步步逼我们坐上谈判桌,把国泰拱手相让。”
杨瑞英眉头微皱,看得出来,他对蔡元祺的推断颇有些认同。
“港督先生,那您觉得,沈少秋接下来会怎么做,逼我们让步?”
施怀雅缓缓问道。
“说实话,我也猜不透。”
杨瑞英轻轻摇头。
“哈塞姆先生,你怎么看?”
施怀雅见杨瑞英答不上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满,转头看向一旁沉默已久的哈塞姆。
“军情七处目前在阿三国仍有密切合作,我们在当地也布有不少情报网络。
我的建议是,立刻联系军情七处,彻查赤虎组织的情况。
如果沈少秋真动了手脚,我们一定能从赤虎身上找到线索。”
哈塞姆语气平稳地说道。
“我支持哈塞姆先生的建议。”
杨瑞英立刻接话。
作为哈塞姆的老友,杨瑞英非常清楚,他在军情七处服务了整整27年,战功赫赫。
正是因为他破获了那起震惊英国的大毛国间谍案,才被女王亲自授勋爵士头衔。
不过也正因为那起案件,哈塞姆的身份曝光,从幕后走向台前,转而进入汇丰集团担任安全事务主管。
这一次,他以汇丰执行董事的身份来到港岛,表面上是为了帮汇丰收回那块“金融飞地”,实际上却是为了替军情七处在港岛重新建立情报系统,填补政治部解散后英国情报网络的空白。
当然,哈塞姆的真实身份,只有杨瑞英这个接到伦敦特别指示、要全力配合他重建“政治部”的港督才知道。
也正因如此,杨瑞英才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与自己合作多年的汇丰总经理施迈德,坚定地站在哈塞姆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