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徽三年的暮春,长安城里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拂着朱雀大街上往来的人群。西域商路归来的驼铃声还在街头巷尾隐隐回荡,一队队满载香料、玉石的商队刚在西市卸下货物,李逸的身影却已出现在通往皇家科学院的官道上。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木盒表面雕刻着精致的云纹,边角处还包裹着铜片,显得格外珍重。

皇家科学院位于长安城外的骊山脚下,是贞观末年李世民下令修建的,汇聚了天下最顶尖的工匠、学者与农科人才,专门从事各类技术研发与科学研究。农科实验室作为科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聚集了一批致力于改良作物、提高粮食产量的专家,陈默博士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 他曾参与曲辕犁的改良,让大唐的耕作效率大幅提升,深受农户与朝廷的认可。

李逸抵达农科实验室时,陈默正带着几名农科学子在试验田里观察新培育的水稻长势。远远看到李逸的身影,陈默连忙放下手中的记录册,快步迎了上去:“李侍郎,您怎么来了?莫非是西域商路又有新消息?”

李逸笑着摇了摇头,将怀中的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递到陈默面前:“陈博士,今日来,是有一件关乎大唐民生的大事,要与你和诸位学子商议。这里面装的东西,或许能解决大唐长久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陈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深知李逸向来行事稳重,若不是极为重要的东西,绝不会如此郑重。他连忙接过木盒,带着李逸走进实验室 —— 这是一间宽敞的屋子,里面摆放着数十个试验台,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作物的种子、幼苗与记录仪器,墙上还挂着大唐各地的土壤分布图与气候记录表。

几名农科学子见李逸与陈默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好奇地围了过来。李逸示意陈默打开木盒,当盒盖被掀开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里面的东西吸引住了 —— 木盒分为两层,上层摆放着数十粒金黄饱满、颗粒硕大的种子,每粒种子都有拇指大小,表面带着淡淡的光泽;下层则放着几块棕褐色的块状物,形状不规则,表皮粗糙,看起来像是某种根茎。

“这便是‘玉米’,” 李逸拿起一粒金黄的种子,递到陈默手中,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你且看看,它颗粒饱满,成熟后既能煮着吃,也能磨成粉制作面食;而这块状物,名叫‘土豆’,生长在土壤之下,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种植。”

陈默接过玉米种子,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又用指尖轻轻摩挲着表面的纹路,眉头微微皱起:“李侍郎,这两种作物,我从未在大唐的土地上见过,也未曾在任何古籍中查到记载。它们真的能在大唐种植吗?而且,您说它们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有依据?”

“当然有。” 李逸走到试验台旁,将玉米与土豆分别放在白纸上,然后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画出两种作物的生长形态,“陈博士,你看,玉米的秸秆高大,根系发达,不仅耐旱,还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而土豆的块茎埋在土里,不仅能抵御风沙,还耐储存,即便遇到灾年,也能作为储备粮食。据我所知,在西域的试验田(他刻意模糊了 “穿越前记忆” 的细节,只以 “西域试验田” 为托词),玉米的亩产可达五石,土豆更是能达到八石,比大唐目前种植的水稻、小麦高出近一倍!”

“什么?亩产五石、八石?” 陈默与几名农科学子都惊呆了。要知道,大唐最优质的水稻田,亩产也不过两石多,普通的小麦田更是只有一石半左右。若是这两种作物真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那大唐的粮食短缺问题,无疑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一名年轻的农科学子忍不住问道:“李侍郎,既然这两种作物如此优质,为何之前从未推广?而且,大唐的气候与土壤差异极大,江南地区多雨,容易积水涝灾;西北之地少雨,常年干旱,它们真的能适应吗?”

这个问题,正是李逸多年来一直等待时机的原因。他穿越而来时,便将玉米与土豆种子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这些年一直在暗中观察大唐各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直到今年,江南的雨季时长与西北的降水情况终于达到了适合两种作物生长的标准。

“你提出的问题,我早已考虑过。” 李逸从袖中取出早已绘制好的种植手册,递给陈默,“这是我根据大唐各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制定的详细种植方案。对于江南地区,玉米根系发达,我们可以在稻田旁开挖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防止涝灾;而土豆虽然喜湿,但怕积水,可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将土壤堆成高垄,避免块茎腐烂。”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西北地区,玉米耐旱,只需在播种时浇足定根水,后续依靠自然降水便能生长;土豆则更适合‘垄作’,不仅能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块茎发育。另外,我还在手册中注明了两种作物的施肥时间与病虫害防治方法,确保它们能顺利生长。”

陈默接过种植手册,仔细翻阅起来。手册上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还配有生动的插图,从播种、施肥到收获、储存,每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晰明了。越看,陈默的眼神越亮,他抬起头,激动地对李逸说:“李侍郎,这份种植手册太详尽了!若是按照这个方案种植,这两种作物定能在大唐扎根!只是,推广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最好先选择几个地方进行试点,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我也是这个想法。” 李逸点头赞同,“我打算在江南的苏州与西北的凉州各选 100 亩试点田。苏州地处江南,雨水充沛,适合测试两种作物的耐涝性;凉州位于西北,气候干旱,能检验它们的耐旱能力。到时候,还需劳烦陈博士派农科学子前往两地,全程指导农户种植,记录作物的生长数据,包括株高、产量、病虫害情况等。”

“没问题!” 陈默立刻应道,“我这就挑选二十名经验丰富的学子,分成两队,分别前往苏州与凉州。他们不仅会指导种植,还会定期传回数据,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李逸与陈默及农科学子们又详细讨论了试点田的选址、农具准备与肥料采购等细节,直到夕阳西下,才结束了谈话。离开农科实验室后,李逸没有返回府中,而是直接前往皇宫 —— 他要将玉米与土豆的事情,禀报给李治。

此时的李治,正坐在紫宸殿内批阅奏折。自从登基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粮食问题更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唐的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通过西域贸易引进了一些新的作物,但粮食短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听闻李逸求见,李治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让人请他进来。当李逸将玉米与土豆种子呈到李治面前,并讲述了它们的特性与试点计划后,李治的眼中满是惊喜与期待。他拿起一粒玉米种子,放在手中反复查看,又询问了种植方案与预期产量,当听到 “亩产可达五石、八石” 时,他忍不住拍案叫好:“好!太好了!李侍郎,你为大唐百姓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若是这两种作物能成功推广,不仅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还能让更多百姓免于饥寒,实乃大唐之幸!”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李逸谦逊地说道,“不过,试点工作需要朝廷的支持,无论是农具、肥料的采购,还是地方官府的配合,都离不开陛下的旨意。”

李治立刻说道:“朕立刻下旨,拨银两千贯,专门用于试点田的农具、肥料采购;同时,命苏州与凉州的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协调农户参与种植,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若是地方官府有推诿懈怠者,朕定严惩不贷!”

随后,李治便让人拟写圣旨,加盖玉玺后,快马送往苏州与凉州。看着圣旨被送出,李治又对李逸说道:“李侍郎,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若是遇到任何困难,随时向朕禀报,朕定会为你撑腰。”

“臣遵旨!” 李逸恭敬地行礼,心中满是感激。有了朝廷的支持,试点工作无疑会顺利许多。

离开皇宫时,天色已暗,长安城里亮起了万家灯火。李逸骑着马,缓缓走在大街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玉米与土豆在大唐田野里丰收的景象。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逸哥哥!”

李逸抬头一看,只见苏瑶正站在路边,身边跟着几名女子学堂的学员。苏瑶穿着一身素雅的襦裙,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显然是特意在这里等他。

“瑶儿,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里?” 李逸翻身下马,走到苏瑶面前。

苏瑶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食盒:“我听说你今日去了农科实验室,想必还没来得及吃饭,便让厨房做了些你爱吃的点心,特意来等你。对了,我还听陈博士说,你带来了两种能高产的新作物,要在苏州与凉州试点?”

李逸点了点头,将玉米与土豆的事情简略地告诉了苏瑶。苏瑶听完后,眼中满是兴奋:“逸哥哥,这真是太好了!女子学堂里也有不少农科女学员,她们心思细腻,擅长观察与记录,不如让她们也参与试点工作?她们不仅能协助农科学子记录作物生长细节,还能向农户传授种植技巧,尤其是女农户,沟通起来会更方便。”

李逸闻言,心中一动。女子学堂的农科女学员,确实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而且做事认真负责,有她们参与,试点工作定会更加顺利。他笑着摸了摸苏瑶的头:“瑶儿,你想得真周到。这样一来,试点田的记录工作就能更细致,农户们也能更好地掌握种植技巧。就按你说的办,明日你便挑选二十名农科女学员,分成两队,分别前往苏州与凉州。”

“太好了!” 苏瑶兴奋地说道,“我今晚就去通知她们,让她们做好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看着苏瑶开心的模样,李逸的心中也充满了温暖。从推广曲辕犁到建立侠义堂,再到如今推广玉米与土豆,苏瑶始终在他身边,给予他支持与帮助。有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他觉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农科学子与女子学堂的农科女学员便在长安城外集结完毕。李逸亲自前来送行,将种植手册与物资分发给两队人员,又叮嘱道:“此次试点,责任重大,你们一定要认真负责,仔细记录每一个生长环节,遇到问题及时传回消息。若是农户有疑问,要耐心解答,确保他们能正确种植。”

“请李侍郎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随着李逸一声令下,两队人员分别登上马车,朝着苏州与凉州的方向驶去。马车的车轮碾压在官道上,扬起阵阵尘土,也承载着大唐粮食丰收的希望,朝着远方前进。

李逸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心中满是期待。他知道,玉米与土豆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还会遇到各种困难 —— 或许是气候的突变,或许是病虫害的侵袭,或许是农户的不理解。但他坚信,只要有朝廷的支持,有农科学子与女学员的努力,有农户的配合,这两种作物定能在大唐的土地上扎根、生长,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而这,不仅是解决大唐粮食短缺问题的关键,更是他深化民生改革的重要一步。未来,他还会继续寻找更多优质作物,改良耕作技术,让大唐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让大唐的盛世,不仅体现在商贸的繁荣与江湖的侠义上,更体现在每一片丰收的田野与每一张幸福的笑脸中。

春风拂过,带来了远方田野的气息,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李逸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着长安城走去 ——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协调地方官府、要准备后续的推广物资、要关注试点田的生长情况。但他的脚步,却比以往更加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通往大唐盛世的光明大道上。

UU文学推荐阅读:替嫁王妃重生后,全家被她拿捏了玄幻:妖兽大陆雨落寒烟穿书日常带娃经商一见钟情!掉入偏执总裁的陷阱一道逸仙重生之末世寻乡这个灵修有点狠人在提瓦特,开局探案震惊水神综漫拯救者斗魔圣界HP:被两只大金毛赖上了怎么办天师决火影:漩涡一族一统忍界!无夜虚空第九封圣天灾逃荒路上:她带着空间杀疯了火影:日向替死鬼觉醒亚人血脉合欢,银杏,彼岸花被疯批校草盯上的日日夜夜救命!快穿系统逼我跟疯批谈恋爱综影视之从如懿传开始当杀手遇上刺客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星穹铁道,驶向远方overlord:洛尔斯达圣君校庆晚宴,一见倾心!重生嫁给乞丐后,我做了皇后别人穿越当皇后,我当秦始皇近臣我是檀健次的檀力球规则怪谈:开局就成了凶手丝芭之重生回到2013后入团了overlord:圣庭之主触及真心!迷雾玫瑰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快跑!狗系统有毒被女皇招安以后穿越亮剑卖武器战锤很绝望?俺觉得很欢乐啊快穿之大佬纯情且撩人!拥有影遁的我,内心阴暗点怎么了战神王爷的重生小王妃重生八零:学霸娇妻是神医桎界梏域穿成炉鼎不慎让合欢宗成最强战力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咸鱼木得感情捡了个锦鲤闺女,炸翻整个京城豪门禁忌:邵总你的娇妻已养成
UU文学搜藏榜:【HP】赫奇帕奇的美食魔法穿越,成为宝可梦大师我在遮天修仙长生地府就业压力大,孟婆下岗卖炸串穿成星际假少爷,我和少将HE了快穿之靠生子称霸后宫冰火帝尊别闹!你真辞职回家种田了?躺平到黄泉开始:哎呀,挂来了HP只想摆烂的我却融化了冷蝙蝠她一刀两断,他如疯如魔被柳如烟渣后,我穿越了一人盗墓:卸岭派追女诡事重回吾妻十二那年四合院:秦京茹的幸福生活变身从古代开始灵气复苏军婚蜜爱:八零老公宠上瘾神兵小将之长戟镇天下过期勇者的退休生活女公务员闪婚豪门小奶狗之后我将在星际有上千个后代月下人清淑叔叔!你越界了母爱如山柳青言长官你老婆命太硬了打穿漫威,这么无敌真是抱歉了诡异:开局驾驭压制诡手重生年代:恶毒后妈空间养崽逆袭游戏王:我和我的b三狼渊轩梦重生九十年代,中专生的逆袭人生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娱乐之天才少女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将军辞诸天拯救计划穿越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眼中钉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快穿之拯救爱情计划宿主腿玩命美,迷的反派找不到北抛妻弃子你做绝,我权倾朝野又认亲?病娇世子家的废物美人震惊,假千金有八百八十八个马甲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小花仙冰雪传说养成系女神:听劝后,我成了天后穿越成被追杀的假公主后直接开演穿越海贼成为赤犬千少的小甜妻
UU文学最新小说:快穿猎杀手册杀手之王者复仇星穹铁道:彦卿仗剑走天涯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我的婆娘是狐妖星辰大帝在都市跑男:全能巨星,迷倒北鼻诗诗水浒说岳英雄传谁还在用现金啊!梦动三国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铁人李建国都市修仙系统升级霍格沃茨开局被邓布利多盯上了病弱太子的全宫团宠日常混沌帝尊之李清玄非正常人类同居日常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洪荒:万界强化,开局混沌人族大阪师团的叛逆者我摸尸就变强,直播热芭要加入被蛇咬后,废嫡女的逆袭毒途!我的火箭队有十大元帅重生1951,我是傻柱?大航海:开局天胡,一路无敌美人谋:锦瑟映江山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天锁奇谭蓝蝶茶殇:死神在人间的八种形态我有空间背包修真走私两不误修仙?先活下来再说!全民领主:开局继承满级帝国终焉序列:终焉之种长生蛇神,被西王母周穆王供奉星火默行帝国再临:我的1915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全职修仙:我的副职业通神开局就被俘虏成奴隶了怎么办?胡尘汉月,乱世歌行穿越EVA的世界,我竟获得了光重生算个P,做个梦就可以!沪漂女孩的烟火逆袭我们比他们多一个世界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破落皇帝重整山河指间江湖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