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辽东大局已定,各项安排步入正轨,时间已至夏末秋初。
此时,从南方传来消息,曹操已在潼关击败马超、韩遂联军,虽折了郭嘉,但西线威胁基本解除,正率主力东返。
刘骏心知与曹操的再次碰撞不可避免,但己方新得冀北、幽州,地盘扩大数倍,急需时间消化。此时并非与曹操决战的最佳时机。
他不再耽搁,留下颜良、文丑镇守辽东,任命诸葛瑾为辽东长史,辅佐(监视)公孙康处理政务,自己则带着张合、高览、田丰、沮授等人,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班师返回冀北。
大军返回冀北重镇南皮当日,刘骏立刻升帐,召集所有核心文武,商议应对曹操之策。
帐内,气氛凝重。
虽然新得大片土地,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曹操,才是当前最强大、最危险的敌人。
田丰首先分析道:“主公,曹操虽胜马超,但其大军连年征战,士卒疲惫,粮草消耗巨大,更折了郭奉孝这等心腹谋主,可谓伤筋动骨。
其实力受损,已成必然。
但曹孟德根基深厚,挟天子以令诸侯,底蕴犹存。
此时与之全面开战,即便我军能胜,亦必是惨胜,恐元气大伤,反让孙权等其他势力有机可乘。”
沮授点头附和:“元皓所言极是。我方新得之地,幅员辽阔,可民心未附,根基未稳,百废待兴,亟待消化。
此时实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不若趁曹操亦需喘息之机,遣使议和,划定疆界,共分河北。
如此,我方可得宝贵时间,巩固根基,积蓄力量,徐图后举。”
刘骏听着二人的分析,深以为然。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地盘一下子扩张这么大,内部整合是头等大事。
强行与曹操开战,就算赢了,也可能因内部不稳而崩盘。
“二位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刘骏颔首,“此时与曹操决战,确非良机。当以和为贵,争取时间。”
他目光扫过众人,“谁愿为使,前往曹操处,陈明利害,促成此和议?”
许攸当即出列,朗声道:“主公,攸愿往!必说得曹阿瞒罢兵言和!”
刘骏知许攸与曹操乃旧识,且能言善辩,正是合适人选,便道:“好!便有劳子远一行。可直言,我愿以常山、中山、河间、勃海四郡现有控制线为界,南北分治河北。只要曹操不越界,我亦绝不西进。”
“攸,领命!”
许攸带着刘骏的亲笔书信和重礼,即刻出发,前往已东返许昌的曹操处。
……
许昌,丞相府。
刚刚经历丧友之痛的曹操,心情本就郁结,接到刘骏派许攸前来议和的消息,更是面色阴沉。
大厅内,曹操端坐主位,下方坐着荀攸、程昱、刘晔等谋士,以及夏侯惇、曹仁等将领。
许攸昂然而入,虽为使者,却并无多少卑躬之色,毕竟曾是旧友,哪怕主公的条件太苛刻会触怒曹操,他亦不担心性命有危险。
见礼后,曹操示意许攸落座,语气听不出喜怒,淡淡开口:“子远别来无恙?此来何事?”
许攸拱手一礼:“承蒙曹公挂念,攸在刘镇国处,一切安好。今日特为主公与曹公两家罢兵休和之事而来。”
说着,他将刘骏的书信呈上。
曹操看完书信,冷哼一声:“刘仲远倒是打得好算盘!趁我与马超纠缠,尽取河北膏腴之地,如今却想凭一纸书信,让我承认他占据河北大半的事实?”
曹操冷笑:“天下岂有这般便宜之事!”
许攸不慌不忙,笑道:“曹公此言差矣。我家主公并非惧战,实乃不忍河北百姓再遭兵燹之苦。
如今之势,曹公西线虽定,但师老兵疲,粮草不继,更有马超、韩遂、刘表虎视眈眈。强行与我主开战,岂非胜负难料乎?”
许攸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继续道:“况且,即便孟德胜了,亦必是惨胜,届时只怕为他人做了嫁衣矣。何不如暂且罢兵,各守疆界,休养生息。此,于公于私,皆有利也。”
曹操沉默不语。
程昱斥道:“许子远!你休要在此巧言令色!刘骏篡逆之心,昭然若揭!”
许攸反唇相讥:“程仲德何出此言?我家主公乃汉室宗亲,一心匡扶汉室,何来篡逆?倒是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恐非人臣之道吧?”
“放肆!我家主公乃大汉丞相,天子近臣。皇帝多有倚仗。反倒是地方诸侯各自称王称霸,目无朝廷。岂非谋逆?”
“呵呵,我家主公北定辽东,诛讨逆贼袁氏。难道便不是大汉忠臣?”
“哼哼,刘仲远欲图天下,路人尽知。可却不知大汉仍有带甲之士百万!岂容他心怀他意!”
“哦,莫非贵军之前没有我家主公出手,亦能独胜袁绍了?”
“官渡之战,刘仲远占尽便宜,你还好意思开口言说。”
“功是功,又非为非作歹,如何不好意思?况且,我军如今实力大涨,已然与贵军旗鼓相当。诸位要战,必定令天下生灵涂炭。尔等于心何忍?”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相指责、恐吓、试探。
曹操冷眼看着,心中却是飞速盘算。
他深知许攸所言非虚。自己确实需要时间休整,此时与兵锋正盛、士气高昂的刘骏决战,绝非明智之举。
更重要的是,那个算无遗策的郭奉孝已经不在了……若是奉孝在,或许能有破局之策,可现在……
一想到郭嘉,曹操心中便是一阵刺痛,心乱如麻。那股锐气也泄了几分,总感觉没了必胜的心念。
争论良久,曹操终于抬手,止住了双方的争吵。
“罢了,刘仲远既然有心言和,念在河北生灵份上,我便准其所请。”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分,沉声道:“便以漳水及常山郡西部山区为界,以南属我,以北属他。自此罢兵,互不侵犯!”
许攸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躬身道:“曹公英明!我主必信守诺言!”
建安九年秋,曹操代表朝廷,与刘骏势力,于漳水之畔,正式会盟,签订和约。
史称“漳水之盟”。
至此,纷乱已久的河北大地,暂时迎来了和平。曹操占据魏郡、赵国、巨鹿、安平等地,刘骏则掌控常山、中山、河间、勃海四郡国以及整个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