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抱着个纸箱进门时,嘴里还念叨着:“风启的传感器到了!装了满满一箱,陈总助理说‘不够再要,别客气’。”
他把纸箱放在桌上,抬头看见秦翡正对着直播间的镜头,手机屏幕停在小宇的照片上。
“翡翡,传感器到了!”小陈凑过去,刚要打开纸箱,就听见弹幕里有人说话。
“瘫痪患者阿丽”的留言跳得最快:“主播,我也是高位截瘫,双手只能抬到胸口。上次我女儿生日,我想给她喂口蛋糕,结果勺子掉在地上,孩子说‘妈妈我自己来’,我躲在厨房哭了半天。”
“退休教师老郑”紧跟着发:“我爷爷瘫痪三年了,每次吃饭都要我喂。前几天他跟我说‘别喂了,我是废人’,饭都不肯吃,瘦得只剩骨头。主播,要是能做出来,多少钱我都买!”
秦翡拿起笔,0.5毫米的黑色水笔在画纸上扫过,很快勾勒出手套的轮廓——手掌是弧形的,刚好能裹住小孩的手,五个手指细细的,指尖画了个小圆圈:“要做个能‘听’肌肉信号的手套。”
她边画边说,指尖在纸上点了点:“像给手装了‘小耳朵’,小宇的肌肉还能发力,只是信号太弱,手套帮他把信号放大,手指就能动了。”
“机械师阿杰”突然发了条长弹幕,还附了张电路图:“主播!我之前做过简易肌电手套!用三个传感器就行,贴在小臂上,抓肌肉的微小信号,这是我画的电路图,接口跟风启的传感器能对上,你看看要不要改参数!”
小陈赶紧凑过去看电路图,手指点着屏幕:“这个接口我认识!风启上次做假肢剩下的线就能接,不用再买新的。我等下帮你核对下电阻值,别到时候烧了传感器。”
秦翡点头,在图纸上掌心的位置画了三个小方块:“我想把传感器装在掌心,对应食指、中指、拇指——这三个手指最常用,先让它们动起来。阿杰,你觉得传感器间距多少合适?小宇的手小,别太挤。”
“阿杰”很快回复:“1厘米就行!小孩手掌小,太宽抓不到信号,我之前做过小孩的,1厘米刚好!”
小陈已经打开纸箱,拿出个银色的传感器,贴在自己的小臂上:“你看,这个软乎乎的,贴皮肤不磨,风启的人说‘灵敏度能调,最低0.1mV’,刚好适合小宇。”
“翡翡!”林晚的连麦突然弹进来,她头发乱蓬蓬的,手里举着平板电脑,喘得胸口起伏:“我刚从康复科跑过来!三层楼,怕你等着急。我爸让科室连夜整理了肌电数据,从新生儿到老人的都有,你看这个表,小宇这种高位截瘫的,手指弯30度需要0.3mV信号,伸直要0.2mV,校准的时候按这个来,不会动太猛。”
秦翡赶紧说:“你先喝口水,慢慢说,别呛着。康复师有没有说,传感器贴在哪个位置信号最准?小宇的小臂有点细,怕贴不稳。”
“说了!”林晚咽了口口水,手指在平板上划:“贴在小臂内侧,离肘关节3厘米的地方,那里肌肉信号最明显,我还拍了照片,等下发给你,标了位置。”
“小宇的幼儿园老师”突然发了条弹幕,字里带着心疼:“小宇在幼儿园可乖了,手工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画画,他就坐在旁边看,我递给他彩笔,他抓了半天没抓住,偷偷把脸埋在胳膊里,说‘老师我不行’,我看着都难受。”
秦翡的笔尖顿了顿,在图纸上补充了“手指用医用硅胶”几个字,还画了个小括号:“比普通硅胶软30%”:“手指要软,像真皮肤一样,别硌着小宇的手。电池藏在手腕处,做成表带的样子,蓝色的,跟他喜欢的颜色一样,像戴了块手表。”
“小宇妈妈”的弹幕跳了出来,字里带着哭腔:“真的能行吗?小宇昨天还跟我说‘妈妈,我的手是不是坏了?为什么抓不住奥特曼’。他说‘想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不用妈妈喂’,我听了都心疼。”
秦翡拿起照片,对着镜头说:“小宇妈妈,放心,肯定能行。你把小宇弯曲、伸直手臂时的信号数据发来,我今晚就做模型,明天就能出简易版,让小宇先抓抓奥特曼试试。”
小陈已经把传感器贴在自己的小臂上,手里拿着个小电路板:“你看,我接上线了,现在调灵敏度到0.1mV,动一下小臂,手套的食指就能弯——真灵!等下我再试试抓笔,看看稳不稳。”
秦翡在图纸上写了“传感器灵敏度调至0.1mV”,还画了个小对勾:“别调太高,不然小宇轻微动一下,手指就晃,抓不住东西。也别太低,怕捕捉不到信号。”
她顿了顿,在图纸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奥特曼,嘴角弯了弯:“做好了先让小宇抓奥特曼,他肯定开心。”
林晚在连麦里笑着说:“我已经跟康复科的人说了,等小宇的手套做好,我们免费上门调试,保证他能用得舒服。要是需要改尺寸,随时说,我们当天就能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