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童穿越到亮剑世界。
他哪里知道,自己又穿越到了交战区。
找了半天没找到李云龙,倒是看见李云龙带着队伍和自己撞见了。
这临时也没个山洞,等下直接见李云龙,那东西就不好给他了。
当他瞧见,自己山包的后面有一条路,正好可以把60辆牵引卡车放下。
于是意念一动,一辆辆卡车就像一条蜿蜒的猛兽,静静的蹲在路边。
郭童抬脚就往对面的山路跑去。
“站住?谁谁?警戒警戒~”
“我,是我,我是郭童,我找李团长。”
李云龙嘚不嘚的带着300多人,一路急行军。
从洪山就和小鬼子遭遇上,赶忙往右边绕。
哪知右边的山阴也有大量小鬼子出没。
没辙,低头从其中间穿插而过。
李云龙一路上那叫一个憋屈啊。
什么时候,碰见小鬼子,他李云龙怕过?
当时,条件反射就要上去干。
被孔捷一把拉住。
“老李,是打小鬼子重要,还是守护粮道重要?”
这一句,硬是把李云龙说的抬不起头。
得,他把力气都使在了双脚上。
队伍行军几乎没有停歇,晚上也就休息了3个小时。
一路狂奔。
比一营二营三营动作都要快。
硬是在两天内,突破了小鬼子的包围圈。
他刚过雁门关,准备直下宁武。
当他好像,隐约听见前方有人说是郭童,顿时惊得急躁了起来。
“我滴个祖宗哦~这是啥地方,怎么卡点卡得这么准啊?紧赶慢赶,紧赶慢赶,说是先到宁武,这路上就来了?”
魏和尚也是一脸的懵逼,“团长,那前面是郭兄弟不?不可能啊?这周围都是小鬼子,他咋过来的?”
李云龙翻了个白眼,懒得理魏和尚,撒丫子就往前跑。
当看见是郭童的时候,赶忙一把抱住了他,“哎呀,我滴个亲娘咧,郭兄弟,这周围都是小鬼子,你也不用这么卡点啊?”
“卡点?”郭童脑瓜子一转,顿时明白了过来。
自己每次都是15天后到,让李云龙他们认为是卡点了。
没辙,系统就这样安排的,将就一下吧~
“没事没事。”郭童笑呵呵的给一旁的孔捷和政委赵刚打招呼,“李大哥,这两边咋又打起来了?你们这是赶去帮忙?”
郭童听到了远处的枪声,其实是一营的张大彪部,正和一支小鬼子在交战呢。
张大彪部,越过山阴,虽然比李云龙慢了一步,但是也已经到了雁门关。
雁门关有小鬼子活动,所以两边打了起来。
而另一边,其实是二营的沈泉。
他按照李云龙的指示,从西南方向突围,走洪山,过马道,在朔县城墙边,刚准备去往神池,就碰上一群巡逻的小鬼子了。
于是乎,也干了起来。
李云龙不在他们前面,所以已经横穿了过来。
“不是不是,我现在哪有那闲工夫打小鬼子,这里是雁门关外,那边往下就是宁武了。”
“宁武?雁门关外?”郭童还是不知道自己在哪,反正到处都是小鬼子就是了。
不过,他穿越过来是给李云龙送武器的,送到了,就可以回家。
打小鬼子的事情交给李云龙。
“李大哥,走走走,我这次可带了不少的东西,都在前面的山脚下。”
“不少东西?”李云龙咧嘴一笑,心里那叫一个欢喜。“哈哈哈,郭兄弟厉害啊,以后不用老是卡点来,还得注意安全不是?”
郭童带着大家绕过山包,来到山脚下。
当李云龙看见前方小路上,一字排开的60辆牵引卡车,后面还挂着大炮的时候,整个人亚麻呆了。
后面的兄弟们也一个个呆愣当场。
“卧槽,这这.....这是一整个炮兵团?”不知是谁震惊了一下,所有人都看向他。
原来是随军武器专家陈知书。
此时的陈知书整个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
他自顾自的走上前去,双手不停的抚摸着大炮的炮管,“122毫米口径,高强度合金钢,炮管长度6米以上,这这......这是远程大炮。”
李云龙还是见过大炮的。
之前和小鬼子打仗,他还缴获过什么“意大利炮。”
这李云龙认识的意大利炮,实际上是国外的75毫米野炮,炮管也是很长,属于加农炮的范畴。
其实,加农炮的特点就是身管厂,射程远,弹道低伸,初速度大。
主要用作射击远距离目标、装甲目标和一些垂直目标。
这加农炮有着“远射冠军”的称号。
李云龙的独立团没有土炮,有也是一门两门。
不是没炮弹,就是炮架坏了,要么就是没工具运。
李云龙此时才反应过来,用右手抹了抹眼,指着眼前的大炮,“郭兄弟,这这......这些大炮有多少?”
“毛熊国产的w-74型122毫米加农炮,30门,外加牵引卡车60辆。”
“卧槽,咱老李也有炮兵团了。”
一旁的陈知书跑了过来,一把抓住郭童,“你说什么?122毫米加农炮?毛熊国的?你是李团长口中说的那个爱国人士?”
郭童有点懵逼,这哪里窜出来个书呆子?
整个独立团,几乎没有人不认识郭童。
难道是新来的?
正疑惑着,李云龙忙在一旁介绍了起来。
“这是陈知书,燕京大学机械与动力学毕业,在兵工厂研究武器制造,我让旅长好不容易请来的武器老师。”
“武器老师?李大哥,请武器老师干嘛?”
“还不是那该死的坦克。我虽然有你给的破甲弹,可也只有200枚,就这几次折腾,都快用一半了。”
李云龙一边说一边叹气,“兄弟部队可没这好玩意,所以想着,请专家过来研究一下坦克弱点,不更好打小鬼子嘛~”
“哦,原来如此。”
郭童点头认可。
想到这次送来大炮,看来真是及时雨啊~
介绍刚完,那陈知书一脸急迫的问道:“郭先生,您可否将这加农炮的具体参数说说?”
“呵呵,好啊~”
郭童引着陈知书,讲解着加农炮的性能。
口径122毫米,初速880米每秒。
最大射程2万2,直射距离880。
最大射界58度,高低射界-5°至+45度。
最大射速每分钟6发,操作至少需要3人。
一旁的李云龙嘚瑟的不行,一屁股坐在一门加农炮的操作台上,“野炮我可是打过,这玩意应该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