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拉紧了扣带,手指在战术背心肩带上停了一秒。太阳穴突突地跳,就像有根铁丝在脑袋里慢慢绞着。赵勇去准备突击组了,李悦坐在终端前,屏幕上的代码流还在滚动。
她没回头,声音压得低低的:“门禁系统刚更新了。三分钟前,火电厂b区主控室的加密协议变了。”
我走过去,站在她身后。屏幕上是一串陌生的密钥结构,和之前记的不一样。
“还能破解不?”
“能。”她敲了几下键盘,调出两个并列的协议版本,“旧的是三级跳转验证,新的是动态令牌加生物特征绑定。他们知道咱们要来。”
我盯着那行时间戳——18:47。行动前两个多小时。
“有人提前动了系统。”我说。
李悦点点头:“我正在跑离线解码,用上次从Σ9节点抓取的底层架构做反向推演。大概得四十分钟。”
“够用。”我转身走向装备箱,打开,检查枪套、弹匣、战术手电。每一样都按标准流程过了一遍。
赵勇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对讲机。“外围组都到位了,不过张涛刚才失联了十五分钟。”
我停下动作。
“他家里出事,孩子发烧。”赵勇说,“我已经让预备队顶上。就是……”
“就是啥?”
“他走的时候说了句怪话——‘郑局说今晚别太拼’。”
空气一下子静了下来。
李悦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没再敲。
我合上装备箱,走到地图前。火电厂b区的标记还在,红叉没动。接应路线画到了变电站后巷,但赵勇刚才调整过位置。
“车放好了没?”我问。
“放好了,围挡拆了一半,绑了红布条。”赵勇指了指南侧通风井的模拟图,“我带的人21:00进井,弄出点噪音,把守卫往南边引。”
“咱们走西侧电缆隧道。”我说,“李悦远程开门,要是失败,我再用‘犯罪场景回溯’找输入记录。”
“你刚用过能力。”赵勇看着我,“再用一次,万一撑不住咋办?”
我没吭声。刚才那次犯罪场景回溯只坚持了不到十秒,画面刚出现主控室的门框,头就像炸开一样疼,鼻血渗了出来,我用袖口压住。现在上唇还有点黏糊糊的。
李悦突然说:“密钥生成进度78%,预计22分钟后完成。不过我发现件事——系统日志里有个覆盖权限的记录,USER Zm,时间18:47,操作是临时提升门禁等级。”
Zm。
我盯着那两个字母。
“会不会是……”赵勇话没说完。
“先别猜。”我打断他,“任务不变。你负责南侧佯攻,延长五分钟,21:15开始,给咱们多争取点时间。”
赵勇点点头:“行。”
李悦继续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稳稳的。她把破解程序锁定在独立终端上,断开了所有无线模块。这是规矩——任何涉及“影蛇”系统的操作,必须物理隔离。
我拿起对讲机,测试频段。
“一号,收到。”赵勇按下通话键。
“二号,信号清晰。”李悦轻声回应。
我切换到备用频道,再试一次。这次延迟了0.8秒。
“有问题。”我说。
李悦立刻调出通讯协议界面。“跳频间隔太长,信号在地下容易丢包。我改成每两分钟换一次,加自动重连。”
“好。”
“还有,”她抬头,“我刚把主控室的3d建模导进便携终端,你带着,万一‘犯罪场景回溯’用不了,也能看清内部结构。”
我接过终端,开机。画面加载出来,是火电厂b区地下三层的虚拟模型。走廊、机柜、控制台,全都标了序号。
我放大主控室,正准备标记关键节点,忽然注意到北墙。
那里有一扇门。
“这门没在原始图纸上。”我说。
李悦凑过来看:“维修通道?”
“设计图里没标注。”她调出建筑档案对比,“可能是后期加的,或者……故意没画。”
我记下坐标。“要是主路被堵,这是备用出口。”
“你真打算再用‘犯罪场景回溯’?”赵勇盯着我。
“万不得已才用。”我把终端塞进胸前口袋,“标记了三个点——门禁终端、核心机柜、逃生通道。不到最后一步,不用。”
赵勇没再说话,转身去检查突击组的装备清单。
李悦的破解程序发出提示音。密钥生成完成。
“新密钥已写入离线设备。”她拔出U盘,放进防水袋,“我设了三重验证,必须同时输入动态码和物理密钥才能生效。”
“门能开多久?”
“三十秒。系统会检测异常停留,超过时间自动锁死。”
“够了。”我说,“咱们进去后直奔核心机柜,拿到Σ9主控芯片就销毁。”
“A级预案。”李悦点点头,“b级是电磁脉冲,c级是撤退。”
“烟雾弹位置都校准好了吧?”
“没错,我刚用激光测距校准过,误差不超过十厘米。”
我走到墙边,拿起背包,把工具、备用弹匣、脉冲干扰器一件一件装进去。动作很慢,每一项都仔细确认。
赵勇走过来:“接应车那边我再去一趟,确保红布条不会被风吹走。”
“去吧。”我说。
他出门后,李悦小声说:“陈昭。”
我抬头。
“你刚才看建模图的时候,手抖了一下。”
我没否认。
“我知道你在硬撑。”她声音很轻,“但要是你在主控室倒下,咱们两个都出不来。”
“所以你得快点。”我说,“拿到芯片,立刻销毁。我不行了,你就走。”
“我不可能丢下你。”
“这是命令。”我看着她,“任务优先。”
她没再说话,低头继续检查终端数据包。
十分钟后,赵勇回来。
“红布条固定好了,地面也清了障碍。”他递给我一张照片,“这是从巷口拍的,车能一眼看到。”
我点点头。
李悦突然抬头:“热源监测有变化。”
我们走过去。
屏幕上是火电厂b区的红外模拟图。过去六小时,主控室门口没有新的巡检记录。
“最后一次是凌晨3:17。”她说,“之后就没动静了。”
“他们知道咱们会来。”赵勇说。
“或者,”李悦低声,“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我盯着屏幕,没说话。
赵勇检查完所有装备,站到我面前:“突击组20:45集合,21:00准时行动。”
“咱们21:05进西侧隧道。”我说,“李悦,你提前五分钟启动破解程序,确保门能开。”
“明白。”
“通讯用加密对讲,频段每两分钟跳一次。”我又说,“所有人设备19:30上交,统一检测,防止被远程激活。”
李悦打开检测程序,开始一台一台扫描对讲机和终端。
我走到角落,拿起水壶喝了一口。喉咙干干的,太阳穴还在跳。我闭上眼睛,试着再启动一次犯罪场景回溯——不是为了看场景,只是试试能不能启动。
脑海里刚浮现主控室的轮廓,剧痛就袭来,好像有人拿锥子在太阳穴里搅。我睁开眼,鼻腔一热,血又流了出来。
我低下头,用纸巾压住。
李悦看见了,走过来,啥也没说,只是把便携终端重新检查了一遍,确保所有数据都备份好了。
“你不能再用了。”她说。
“我知道。”我擦掉血,“只在最后关头用。”
她盯着我看了两秒,转身回到终端前。
19:30,所有人把设备上交。李悦一台一台检测,确认没有远程连接、没有隐藏信号发射模块。
预备队员替换张涛的位置,签了任务确认书。
赵勇最后一次检查突击组的战术背心和武器。
李悦把破解密钥、3d建模、应急预案全部导入两台离线终端,一台给我,一台自己带着。
我站在地图前,最后看了一遍行动路线。
西侧隧道入口——主控室外围——核心机柜——撤离路线——接应点。
每一步都标了时间节点。
赵勇走过来,站在我旁边。
“这次不一样。”他说。
“咋不一样?”
“以前是抓人,这次是拆网。”他看着地图,“咱们不是在破案,是在砍他们的根。”
我点点头。
“所以,”他小声说,“你得活着出来。”
我没回答。
李悦走过来,把终端递给我。
“都准备好了。”她说。
我接过,放进胸前口袋。
赵勇拿起对讲机,检查频道。
“21:00,行动开始。”我说。
所有人都安静了一下。
就在这时,李悦的终端突然震了一下。
她低下头看。
屏幕上跳出一条系统提示——
【AccESS AttEmpt dEtEctEd: USER Zm \/ LocAtIoN: FIREpowER pLANt b-ZoNE \/ tImE: 19:28】
我盯着那行字。
Zm。
又出现了。
李悦迅速调出日志,发现这次不是权限覆盖,而是一次远程登录尝试,目标正是主控室门禁系统。
“他们在监视。”她说。
“还是在准备。”赵勇握紧了枪套。
我看着屏幕上的时间。
19:28。
距离行动开始,还有82分钟。
李悦快速操作,切断终端与外部的一切连接,只保留本地数据。
“密钥已经锁定,他们改不了。”她说,“但……他们知道咱们来了。”
我拿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
“所有人注意,一级戒备状态。原地待命,禁止使用任何无线设备,等待下一步指令。”
赵勇看着我。
李悦合上终端。
我盯着地图上火电厂的位置。
红叉还在。
但我知道,这张图已经和刚画的时候不一样了。
它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