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凌阳师徒们,自离了那黄花观,放马西行。
一路上观山玩水,洗心涤虑,不知不觉间,已是夏尽秋初时节。
但见那天地间换了新凉,透人肌骨。
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这片初秋的景致中,忽见前方一座巍峨巨山,拔地而起,直插碧空。
那山峰之高,真个是摩星碍日,仿佛上端已触及天穹星辰,连太阳运行似乎都要被其阻碍。
山体连绵,不知其多远,云雾只在山腰缠绕,看不清山顶真容。
饶是凌阳自东土而来,一路上见过的名山大川、险峻峰岭数不胜数,此刻见到这座高山,仍是忍不住心中震撼,勒马驻足,惊叹道:
“悟空,你看前面这座山,何其高耸巍峨,真是为师生平仅见。”
“但不知如此天险,可有路径容我们通行?”
孙悟空闻言,跳到一块高石上,手搭凉棚观望片刻,回头笑道:
“师父,您这话说的,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天地造化,总会留有一线生机,岂有无路可通之理?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他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再说了,就算真的悬崖峭壁,无路可走,那不是还有俺老孙在吗?”
“没有路,咱就开出一条路来,移山填海稍稍认真,给您和师弟们开条坦途,那还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凌阳见孙悟空如此说,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这一路走来,路上搬山卸岭,再加上猴哥战斗过程中也有改天换地,所改变的地貌有很多,要是搁那些研究水文的学者来看,完全是扯淡,怎么全乱了?
仿佛心花开放,
他扬鞭轻轻策动白龙马,道:“既然如此,我们便继续前进。” 一行人随后向着那高岩险峰行去。
走了不过数里之地,还未正式进入深山,忽见前方山坡上,立着一位老者。但见他:
鬓发蓬松,如乱草堆砌,白发飘搔,随风肆意飞扬。胡须稀疏朗朗,那几缕银丝也在风中摆动。
颈项上挂着一串古朴的数珠子,手中持着一根龙头拐杖。
他远远地立在那山坡高处,朝着凌阳师徒挥手高呼:
“西进的长老,且暂住你们的骏马,收紧勒口,万万不可再前行了。”
“此山凶险,山中有一伙妖魔,凶残无比,吃尽了阎浮世界(人间)的来往行人,端的去不得啊。”
凌阳闻言,心中一动,要是在穿越之前遇见这种拦路的老人,凌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碰瓷的,
这也没办法,毕竟那些老人年龄越大,法抗越高,做点什么有违公序良俗的事也不好真拿他怎么办。
这一来二去的,老龄人口创业的事也就多了。
当然,那是在以前,
如今的西游世界,喜欢在路上拦路的不是神仙就是神仙,也只有他们才能刚好知道你要到了。
看来眼前这位,又是一位慈悲为怀、特意前来点化警示我们的仙神了,只是他心中疑惑:“这一难,又是什么妖魔?听这老者的意思,这伙妖魔竟然‘吃尽了阎浮世上人’?”
“造下如此滔天杀孽的妖怪,在我记忆中,似乎也只有那一处了……”
他有些不确信地回头,问徒弟们:“悟空,八戒,悟净,刚刚是不是为师听错了?那高岩上的老者,可是说这山上有伙妖魔,吃尽了阎浮世上人?”
猪八戒与沙僧纷纷点头,沙僧沉稳道:“师父,您没听错,那位老丈确实是如此说的。”
猪八戒也嚷道:“听得真真儿的,说是专吃人的魔头。”
孙悟空笑道:“师父,俺老孙耳朵尖,也听见了,您且在此地安坐,看好马匹行李,等老孙我去问个明白,看看究竟是哪路妖魔,敢在此拦路吃人。”
凌阳叮嘱道:“悟空,人家好心好意来提醒我们,你前去问询,不要吓到对方。”
孙悟空笑道:“师父放心,俺老孙省得。”
“不过,您不觉得蹊跷吗?”
这老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们到此山脚下时出现,还一口道破我们是‘西进的长老’。”
“嘿嘿,这般未卜先知,怎会是个普通山野老人?只怕又是什么神仙人物,变化了来提醒我们的。”
凌阳闻言,点头称是。
世人往往只注意到孙悟空那逆天的悟性和战斗天赋,却常常忽略了他其实心思缜密,对于人情世故、局势判断,同样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
猴哥那可是样样精通的存在。
在他看来原着里的猴哥就是被唐僧逼得没办法了,
不管猴哥说什么他都不信,猴哥说对面是妖,他说对面是人,还让猴哥不要胡说八道,
猴哥给他划了个安身法,让他不要出去,他转眼就出去了。
总之只要是猴哥让他不要做的他都做了,他好像一直都有些看不起猴哥,只要是猴哥说的都要反驳几句。
但他这人也矛盾,
一边对那些神仙恭敬得不行,哪怕只是土地山神,还是什么值日功曹之类的,他都相当恭敬,姿态恨不得低到尘埃里。
要说一开始他不知道还好说,
可后面明明他是清楚知道那些神仙对猴哥的态度的,也知道猴哥的本事的,
可他就是对猴哥看不上眼,这也是有些无语了。
只能说古代对于师徒这种关系实在是太重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有了大义,再加上紧箍咒在手,只能说猴哥也是无奈了,
碰见个这样的师父,他也没辙了,
这点从后面很多事是都有体现——唐僧说什么,猴哥知道不对,但也只好装作听了的同时还要想话来骗唐僧。
连八戒都笑过猴哥,说他又想话来骗师父。
只能说唐僧硬气的时候基本都对着猴哥用了,对内是重拳出击,对外是柔柔弱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