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村的凌晨裹着浓得化不开的晨雾,0.16Sv\/h的辐射让雾粒泛着细碎的银蓝微光,落在地热控制室的星核钢门上,凝结成薄薄的霜。控制室藏在石磨基座下方的密室里,门楣上刻着苏明留下的磨盘图腾,推开门时,一股混杂着硫磺与铁锈的热气扑面而来,比外面的晨雾暖了近十度——这里是石磨村地热系统的“心脏”,主控制台的星核灯还亮着微弱的红光,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却像被揉皱的纸,断断续续,主泉眼的压力值停在0.8mpa,远低于正常启动的1.2mpa。
林野走在最前面,青铜刀的刀身贴着控制台边缘划过,刀身泛起的蓝绿色光芒让屏幕上的曲线短暂平稳了一瞬。他的目光落在主阀门的刻度盘上,指针歪向“半开”位置,阀杆上的星核钢纹路有明显的磨损,是昨夜赵衡声波炮的冲击波震的:“主阀门卡壳了,压力上不来。”他的手指在阀杆上轻轻摩挲,能摸到磨损处的粗糙感,“陈静,苏明的笔记里有没有主阀门的应急启动方案?我们需要把压力提到1.5mpa,才能给钢铁穹顶和共生藤供能。”
陈静的半变异手指按在控制台的星枢符上,青紫色的鳞片在接触点泛起微光,苏明的笔记摊在膝头,其中一页被地热蒸汽浸得微微发卷,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主泉眼应急启动:阀杆磨损用星核钢垫片补,压力不足需‘双泵联动’,借共生核心能量稳流”。她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冷静,却难掩指尖的颤抖:“需要两个东西,一是星核钢垫片,得和阀杆磨损处完全贴合,李伯能磨;二是把共生核心的能量引过来,通过‘能量耦合器’连到主泵,不然双泵联动会导致压力骤升骤降,炸了管道。”
苏晴蹲在控制台旁,辐射绘图本的屏幕上,地下地热管网的三维模型正随着她的感知展开,主管道从星核泉眼延伸出的部分,有两处因昨夜的震动出现轻微位移,导致能量流受阻:“主泵到共生核心的耦合管道歪了!”她的后颈纤维痕迹亮得像条细银链,指尖在模型的位移处轻点,“在地下四米处,管道接口错开了0.5厘米,能量都漏到土壤里了——阿木哥,你的探根藤能顺着管道钻进去,把接口拉正吗?”
阿木立刻走到控制室角落的管道检修口,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他手臂上暴涨,像被唤醒的藤蔓。他用手语比划着:探根藤的根须能像手指一样缠绕管道,慢慢拉正接口,但需要星核泉的活水滋养,让根须更有韧性——他从怀里掏出个陶壶,里面是提前装的星核泉活水,倒在检修口的土壤里,根须立刻像嗅到养分的蛇,快速向地下钻去,露出地面的藤条微微颤动,传递着管道的状态。
“李伯,阀杆磨损处的尺寸是多少?”林野用青铜刀的刀背量了量阀杆,“直径3厘米,磨损深度0.3毫米,需要一块弧形垫片,内圈要带螺纹,才能拧在阀杆上。”
李伯早就扛着工具箱跑进来,打开箱子,里面的星核钢片泛着冷光。他拿出游标卡尺,蹲在主阀门旁仔细测量,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能磨!俺带了薄钢片,刚好能裁成弧形,螺纹用细钢凿刻,半个时辰就能好——就是得用星核蜡涂在垫片上,防磨损,还能增强密封性。”他一边说一边裁钢片,钢凿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细碎的钢屑落在地上,与晨雾中的星核结晶混在一起。
控制室外面传来王婶的声音,她端着个陶碗,里面是热乎的星核粥,还有几块星核糖:“大伙歇会儿,先垫垫肚子!修设备耗力气,别饿坏了——林小哥,俺刚看村口的共生藤有点蔫,是不是没地热能量供着?”
林野接过粥碗,快速喝了两口,又递给正在调试耦合器的陈静:“等主阀门修好,压力上来,共生藤就能吸地热能量,到时候比现在精神三倍。”他走到检修口旁,看着阿木的探根藤,藤条的颜色从淡绿变成深绿,说明管道接口正在被拉正,“阿木,还需要多久?”
阿木用手语比划:还有十分钟,根须已经缠住管道,正在慢慢发力,不会弄裂管道。他的绿色纹路泛着柔和的光,显然根须与管道的贴合度很好,没有出现意外。
苏晴的感知突然集中在主泉眼方向,绘图本屏幕上的泉眼模型泛起淡淡的红光:“主泉眼的能量在波动!”她的声音带着急促,“好像是赵衡那边的纤维母巢在影响,能量流有点乱,要是启动时波动太大,主泵会过载!”
林野立刻走到控制台前,青铜刀的刀尖抵在主泵的能量接口处,蓝绿色的能量顺着刀身缓缓注入:“我用星核石的能量稳流。”他的声音沉稳,刀身泛起的光芒与控制台的红光交织,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渐渐平稳,“陈静,准备双泵联动参数,等李伯的垫片和阿木的管道弄好,立刻启动。”
李伯这时举着磨好的星核钢垫片走过来,垫片的弧形刚好贴合阀杆,内圈的螺纹刻得整齐:“试试!俺涂了星核蜡,拧上去应该很顺!”他帮林野把垫片套在阀杆上,用扳手轻轻拧动,垫片果然严丝合缝,阀杆转动时的卡顿感消失了,指针慢慢向“全开”位置移动。
“管道接口正了!”阿木的手语急促又兴奋,探根藤从检修口缩回来,根须上沾着少量土壤,却没有损伤,“现在能通能量了!”
陈静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控制台的参数屏上快速操作,苏明笔记上的“双泵联动参数”被一一输入:“主泵电压1.8kV,副泵1.2kV,耦合器能量输入0.8A,共生核心联动比例1:3——启动倒计时10秒!”
苏晴闭上眼睛,感知像水流般覆盖整个地热系统,绘图本屏幕上的管网模型全部变成绿色的“通畅区”:“所有管道没问题!主泉眼能量稳定!”
“启动!”林野的声音落下,陈静按下启动键。
控制台的星核灯瞬间亮起刺眼的蓝光,主泵发出“咕嘟咕嘟”的运转声,压力值从0.8mpa开始稳步上升,1.0、1.2、1.3……当达到1.5mpa时,控制台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双泵联动成功,能量耦合器开始将共生核心的能量导入地热系统,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变成了平稳的正弦波。
“成了!”张三的欢呼声从控制室门口传来,他和几个村民守在外面,看到控制室的蓝光,都激动地拍起手,“俺刚摸了村口的共生藤,热乎了!比之前硬实多了!”
林野走到控制室的观察口,外面的石磨村渐渐被白色的地热蒸汽笼罩,共生藤防御带的藤蔓顶端冒出淡绿色的光,那是地热能量与植物能量结合的迹象;钢铁穹顶的接收器泛着更亮的蓝光,陈静的探测仪显示,电磁强度从3.4特斯拉升到了3.8特斯拉,足以挡住机甲的电磁炮;村口的蒸汽喷口开始缓缓喷出高温蒸汽,形成一道半米高的白帘,纤维兵靠近就会被80c的蒸汽烫伤。
“苏明的笔记没说错!”陈静的声音带着兴奋,半变异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地热-防御联动”界面,“地热能量能增强共生藤的爆燃效果,还能让钢铁穹顶的电磁线更坚韧,就算被机甲炮击中,也能快速恢复——我们还能在地下通道里设置‘地热陷阱’,管道破裂时喷出的蒸汽能困住纤维兵!”
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地热能量的覆盖范围已经扩展到全村,包括地下通道和钢铁穹顶:“我的感知能看到,地热能量在共生藤里流动,让爆燃果的活性提高了20%,只要纤维兵碰到藤蔓,爆燃速度会比之前快一倍!”
阿木走到观察口旁,绿色的植物化纹路与共生藤产生共鸣,他用手语比划着:他会在蒸汽喷口旁种上“热感藤”,只要有高温(比如机甲的引擎)靠近,藤蔓就会快速缠绕,再用地热蒸汽加热,能把机甲的关节缠住,让它们动弹不得——他还在藤里混了“黏合剂”,是用星核泉的矿物质和植物汁液做的,能粘住纤维兵的手脚。
李伯检查完主阀门,满意地拍了拍阀杆:“现在就算再震,阀门也不会卡壳了,垫片和阀杆贴得严丝合缝,星核蜡也防住了磨损——俺再去给其他管道的接口涂层蜡,确保万无一失。”
老村长拄着星核木拐杖走进控制室,拐杖头在控制台的星枢符上敲了敲:“苏明要是能看到,肯定高兴。”他的声音带着欣慰,“当年他建这地热系统,就是想让石磨村既能取暖,又能御敌,现在你们做到了——赵衡就算带着机甲来,也讨不到好!”
王婶这时又端来几碗热粥,分给大家:“快趁热喝!刚熬好的,加了安神花,喝了能提精神!”她看着观察口外的蒸汽,笑着说,“俺家小子要是醒了,看到这‘白汽墙’,肯定又要问是不是天上的云掉下来了。”
林野接过粥碗,看着控制台屏幕上平稳的能量曲线,又望向外面被蒸汽笼罩的石磨村,心里踏实了不少。地热设备的重新启动,不仅修复了之前的故障,更将地热能量与所有防御工事连在了一起——钢铁穹顶有了更强的电磁力,共生藤有了更猛的爆燃力,地下通道有了蒸汽陷阱,村口有了蒸汽屏障,这才是真正的“立体防御”,是苏明当年设想的样子。
“赵衡快到了。”苏晴突然开口,绘图本屏幕上,红锈林方向出现了八个红色的能量点,正快速向石磨村移动,“距离三公里,是‘铁爪’机甲队,还有三十个纤维兵,速度很快,预计半小时后到村口。”
林野放下粥碗,走到控制台前,青铜刀的刀身泛着冷光:“通知所有人进入战斗位置!张三带村民守村口,用蒸汽喷口和共生藤对付纤维兵;李伯留在控制室,监控地热设备,一旦压力波动就调整;陈静和我去钢铁穹顶的接收器旁,确保电磁强度稳定;阿木负责启动热感藤陷阱;苏晴用感知实时通报机甲位置——这一战,我们用地热能量,让赵衡知道石磨村的厉害!”
村民们的应答声从控制室外面传来,坚定又响亮。陈静调整好控制台的自动参数,确保地热能量稳定输出;阿木扛着热感藤种子,快速向村口跑去;李伯坐在控制台前,手里拿着扳手,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苏晴的感知紧紧锁定着赵衡的部队,绘图本屏幕上的红色光点越来越近。
控制室的星核灯依旧亮着蓝光,主泵的运转声平稳得像石磨村的心跳,地热蒸汽在外面的巷子里缓缓流动,将整个村子裹在一层温暖而坚韧的白汽里。林野知道,地热设备的重新启动,不是结束,而是决战的开始——他们有地热的力量,有彼此的陪伴,有守护家园的决心,这场战斗,他们一定能赢。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在这时自动保存了地热设备的启动数据,屏幕上最后一页用红笔写了句话:“最古老的地热能量,在守护的决心里,变成了最锋利的武器。”女孩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这句话,后颈的纤维痕迹在控制台的蓝光中,泛着健康的淡粉色。
半小时后,村口传来机甲的轰鸣声,赵衡的部队到了。但石磨村的地热设备已经全速运转,蒸汽喷口喷出的白汽越来越浓,共生藤泛着淡绿色的光,钢铁穹顶的电磁网亮得刺眼——一场用地热能量守护家园的决战,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