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暗流涌动,文瑾来访
周文渊倒台的风波,在朝堂上持续发酵。太子一系势力受挫,其他皇子派系见状,自然是弹冠相庆,落井下石者不乏其人,一时间朝局更加波谲云诡。而关于东南水患的处置,也成了新的角力场。
皇帝在震怒之后,终于下旨,抽调粮草,派遣钦差大臣前往东南赈灾,并彻查河工贪腐一案。然而,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安抚民心的表面文章,真正的利益交换和权力洗牌,正在水面之下激烈进行。
永巷,冷宫。
筑基之后的李璟,气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刻意收敛的锋芒,如今内蕴为一种深不见底的沉稳,偶尔抬眼间,眸底深处流转的精光,令人不敢直视。他对于“窃运天玺”的掌控也愈发纯熟,即便不主动催动,身周的万化诡基也能自行缓慢吸收着皇宫内无处不在的散逸气运,虽速度不快,但胜在持续不断,积少成多。
陈枭的行动效率极高。凭借李璟提供的、源自周文渊气运碎片中剥离出的零星记忆线索,以及他那神出鬼没的身手和初步构建的阴影网络,很快便找到了周文渊秘密藏匿的几处外宅和密室,起获了数额惊人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其价值远超明面上被查抄的部分。
按照李璟的指示,部分易于变现的财物被悄悄转移,通过隐秘渠道,开始向东南灾区渗透,假借“无名义商”或“侠士”之名,在关键时刻向最绝望的灾民施以援手,虽杯水车薪,却在局部地区开始悄然流传起一丝微弱的希望。而更多的财富,则被隐匿起来,作为未来组建“隐麟军”的启动资金。
这一日,秋雨暂歇,天色依旧阴沉。李璟正于室内揣摩筑基期后可修习的几门诡术——如“运隐术”(隐藏自身气运)、“厄运咒”(小范围施加霉运)、以及“窃运丝”(远程细微窃取指定目标气运)——忽然心有所感,神识微动,察觉到永巷入口处,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为首者是一名身着青色儒衫的年轻文士,面容清雅,目光澄澈,举止间自带一股书卷气,但其眉宇间隐含的一丝忧色与决断,显示他并非普通的迂腐书生。他身后跟着一名沉默的灰衣老仆,步履沉稳,气息内敛,竟是一位先天巅峰的武者,充当着护卫的角色。
这文士,李璟认得。乃是五皇子,也就是那位素有“贤王”之称的李琮府上的首席谋士,苏文瑾。此人才学闻名京城,却甘愿辅佐在众皇子中并不算最强势的五皇子,其志向与眼光,可见一斑。
“苏文瑾……他来这里做什么?”李璟心中瞬间转过数个念头。五皇子李琮,一向以宽厚仁德、礼贤下士着称,在朝中清流和士林之中声望颇高,是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他与太子的明争暗斗,也并非秘密。如今太子刚受挫,五皇子的人就来到这永巷冷宫……
“殿下,五皇子府上的苏文瑾先生求见。”陈枭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门口,低声禀报。他也察觉到了来客,尤其是那位老仆的不凡。
李璟沉吟片刻,嘴角微扬:“看来,我们之前的小动作,并未完全瞒过有心人。也罢,总要有人先来探探路。请苏先生进来吧,态度客气些。”
“是。”
不多时,苏文瑾在那老仆的陪同下,踏入这间简陋却异常干净的宫室。他目光快速扫过室内,最后落在盘坐于蒲团上的李璟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眼前的九皇子,与他记忆中那个阴郁、绝望的囚徒形象截然不同,虽衣衫依旧朴素,但那份沉静如渊的气度,竟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压力。
“在下苏文瑾,见过九殿下。”苏文瑾拱手行礼,姿态不卑不亢。
“苏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不必多礼。”李璟抬手虚扶,语气平和,“不知先生今日莅临我这陋室,有何指教?”他并未起身,依旧保持着盘坐的姿态,却自然有一股威势,让人不敢轻视。
苏文瑾直起身,坦然道:“不敢当指教二字。文瑾冒昧前来,一是久闻殿下昔日才名,心生仰慕;二来,近日朝局动荡,东南罹难,心中多有困惑,想与殿下聊聊。”
“哦?”李璟挑眉,似笑非笑,“我一介永巷废人,身陷囹圄,自身难保,又能与先生聊什么天下大事?先生怕是找错人了吧。”
苏文瑾微微一笑,目光清澈而坚定:“殿下过谦了。文瑾虽愚钝,却也相信,能于绝境中不改其志者,必非常人。况且……”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道,“近日京城风云变幻,有些事,看似偶然,实则未必。殿下虽居幽巷,然潜龙在渊,焉知没有腾云驾雾之时?”
李璟心中了然,这苏文瑾果然是个聪明人,虽然不可能猜到“窃运天玺”的存在,但显然将周文渊倒台之事,与他这位身处漩涡边缘却气质大变的九皇子联系了起来,至少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某种猜测。
“潜龙?”李璟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先生谬赞了。我不过是这深宫之中,一苟延残喘的阶下囚罢了。至于风云变幻……或许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某些人的倒行逆施了吧。”
他既不承认,也不完全否认,言语间留有余地。
苏文瑾深深看了李璟一眼,知道初次见面,不可能得到太多实质性的东西。他今日前来,主要目的是亲眼确认这位九皇子的状态,并释放五皇子一系的善意与关注。
“殿下说的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苏文瑾从袖中取出一个狭长的木盒,放在身旁的矮几上,“此乃五皇子殿下托文瑾带来的一点心意,乃前朝孤本《山河志异》,聊供殿下解闷。五皇子言,兄弟之中,唯九殿下博闻强识,或能品鉴其中趣味。”
送书,而非金银,既雅致,又暗含试探(试探李璟是否还有“博闻强识”的心气与能力),也表明了五皇子关注兄弟(至少表面如此)的态度。
李璟目光扫过那木盒,神识微动,已感知到盒中书籍年代久远,气息古朴,并非作假,也无甚机关。他点了点头:“五皇兄有心了,代我谢过。”
苏文瑾见目的已达到,便不再多留,又寒暄几句,便借故告辞。
送走苏文瑾主仆后,陈枭现身,看着那木盒,皱眉道:“主人,五皇子这是何意?拉拢?”
李璟拿起那本《山河志异》,随手翻动,书中确实记载了一些地理风物、奇闻异事,并非功法秘籍。“是试探,也是投资。”他淡淡道,“李琮素有贤名,但绝非毫无野心之人。他看出了我的‘不同’,在太子受挫的当下,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力量,哪怕我这力量看似微乎其微。送上这本无关紧要的孤本,成本低廉,若我真是潜龙,他今日便是雪中送炭;若我依旧是个废物,他也毫无损失。”
“那我们要接受这份‘好意’?”
“为何不接受?”李璟合上书,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敌人的敌人,便是潜在的朋友。至少目前,五皇子与太子不睦,对我们有利。借他的势,或许能让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更方便些。况且……”他顿了顿,神识再次扫过书籍,“这本书,也并非全无价值。”
在某些记载山川地脉的篇章旁,有前人留下的些许批注,虽然零散,却隐约指向了一些地气汇聚之所。这对于需要不断吞噬龙脉、地气修炼《万化诡典》的李璟而言,或许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陈枭。”
“在。”
“准备一下,我们的下一目标,是查清那本账册的下落,以及……寻找京城附近,可能存在的,前朝遗留的,小型龙脉支脉!”李璟下令,目光锐利。筑基已成,是时候,主动出击,吞噬更多资粮了!
苏文瑾的到访,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预示着李璟这只“潜龙”,已经开始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而这潭深水下的暗流,也因他的存在,变得更加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