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烨金融服务公司的招牌挂在罗湖区一栋新建写字楼的三层,烫金字体在特区炽热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林烨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攘的人群。开业半个月,公司账面资金已突破五十万,但他眉宇间不见喜色。
\"林总,港资那边又来催款了。\"赵广财推门进来,额头沁着细汗,\"杨老板说最迟后天要见到八十万港币,否则就要找别的渠道。\"
林烨转身,目光扫过墙上巨大的深圳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家外资企业的分布。\"告诉他,钱已经到蛇口了,明天就能结算。\"
赵广财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可我们账上现在只有三十万,剩下五十万的窟窿......\"
\"我知道。\"林烨走到保险柜前,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国贸大厦的认购凭证,你拿去华侨城找陈总,就说我们愿意七折转让百分之五的份额。\"
赵广财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一转手就能翻倍的东西!\"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林烨眼神锐利,\"杨老板这笔生意必须做成,这是我们在特区立足的关键。\"
下午三点,林烨如约来到香蜜湖度假村。这次见面的不是徐主任,而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自称是陈总的秘书。
\"家父很欣赏林总的魄力。\"年轻人推过一份合同,\"这是深业集团的股份认购书,只要林总签个字,之前的误会一笔勾销。\"
林烨快速浏览条款,心中冷笑。用三成干股换一张入场券,陈家打的好算盘。但他面上不动声色:\"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年轻人微笑,\"不过提醒林总,特区马上就要清查金融牌照,没有深业担保的公司恐怕......\"
回程路上,林烨让出租车在国贸大厦工地绕了一圈。塔吊林立,焊花飞溅,这座未来的地标正以三天一层的速度拔地而起。他想起前世这里每平米破十万的天价,攥紧了手中的认购凭证。
当晚,林烨约杨老板在海上世界餐厅见面。潮州商人带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会计师,见面就摊开财务报表:\"林生,我的耐心有限。\"
\"钱准备好了。\"林烨推过去一张汇票,\"不过我想换个合作方式。\"
杨老板眯起眼睛:\"什么意思?\"
\"单独做资金拆借太被动。\"林烨指向窗外的海面,\"我听说杨老板在谈集装箱码头项目?\"
气氛陡然紧张。杨老板示意会计师离开,压低声音:\"你怎么知道?\"
\"我还知道这个项目需要内地担保。\"林烨不紧不慢地切着牛排,\"华烨可以提供支持,条件是参与码头运营。\"
杨老板盯着他看了足足一分钟,突然大笑:\"后生可畏!但你要明白,这种项目不是有钱就能玩的。\"
\"所以我才找杨老板合作。\"林烨举杯,\"你出船,我出帆,一起出海捞大鱼。\"
酒杯相碰时,林烨注意到餐厅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县信用社的李主任!对方显然也看见了他,匆忙低头离开。
林烨心中警铃大作。江西老家的人突然出现在特区,绝不是巧合。他立即call赵广财:\"查一下李主任来深圳的目的。\"
深夜的办公室,林烨对着一墙的资料沉思。陈家的打压、杨老板的试探、江西旧识的突然出现......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似乎有根无形的线在牵引。
保险柜最底层锁着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林烨取出泛黄的纸页,就着台灯重读那些模糊的记载:\"1983年春,特区土地拍卖出现异常报价......\"父亲生前调查的违规交易,与现在陈家控制的深业集团有着惊人重合。
电话突然响起,赵广财的声音带着慌乱:\"林总,出事了!李主任去见的是徐主任的人!\"
林烨握紧话筒:\"具体位置?\"
\"香蜜湖,现在还在谈!\"
林烨抓起车钥匙冲下楼。夜色中的香蜜湖静谧依旧,但度假村侧楼的一个包厢却亮着灯。他绕到后院,从消防梯爬上二楼,隐约听到包厢里的对话。
\"......只要拿到他江西的账本,就能定投机倒把罪。\"是李主任的声音。
\"放心,陈家不会亏待你。\"另一个声音很陌生,\"事成之后,信用社主任的位置就是你的。\"
林烨悄然后退,心中寒意骤起。原来从县城开始,自己就一直在别人的棋盘上。他快步回到车上,立即拨通秦参谋长的专线:\"伯伯,我需要一份1982年特区土地拍卖的完整记录。\"
天亮时分,林烨站在深圳河边。对岸香港的摩天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一片繁华景象。而这边,推土机正在轰鸣作业,到处是待开发的土地。
赵广财匆匆赶来:\"查清楚了,李主任昨晚见了陈家二公子陈立明的心腹。他们想在土地拍卖上做局坑我们。\"
\"不是坑我们。\"林烨摇头,\"是要把华烨彻底挤出特区。\"
他展开刚拿到手的拍卖地块图。红岭片区有块编号b-7的土地,表面是偏僻的工业用地,实则毗邻规划中的地铁枢纽。陈家故意放出风声说这里要建垃圾处理厂,想低价吃进。
\"把我们所有资金调集起来。\"林烨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这次拍卖,陪陈家玩把大的。\"
\"可我们实力不够......\"
\"实力不够就借势。\"林烨眼中闪过锐光,\"你去联系香港的潮汕商会,就说有单生意找他们合作。\"
三天后的土地拍卖会现场名流云集。当b-7地块开拍时,陈家代表果然率先举牌。就在拍卖师要落锤时,林烨突然举手:\"加价百分之五十。\"
全场哗然。陈立明亲自到场,阴冷的目光扫过林烨。竞价一路飙升,当林烨报出三倍起拍价时,香港潮汕商会的代表突然入场,直接与林烨握手:\"我们支持林总的决定。\"
陈立明拂袖而去。当晚,林烨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父亲当年调查特区土地交易的原始笔记,最后一页写着:\"小心京城陈家。\"
与此同时,杨老板突然约见林烨,开门见山:\"码头项目有变,需要增加内地资本比例。林总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林烨看着对方闪烁的眼神,知道这又是试探。但他已经摸清规则——在特区,胆量就是最大的资本。
\"不仅要参股,\"他微笑回应,\"我还要控股权。\"
夜色深沉时,林烨独自登上国贸大厦天台。整个特区在脚下铺展,灯火如星河般璀璨。他想起前世此时,自己还在县城为温饱挣扎,而今却站在时代浪潮之巅。
但危险也在逼近。陈家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他拨通张爷的电话:\"爷爷,帮我查个人——京城陈家的陈立明,我要知道他所有的背景。\"
远处海面上,一艘货轮拉响汽笛。林烨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