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西行·新纪元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星际移民星球的新生与“星味文明图鉴”的编撰
“玄奘号”带着星味未来实验室的“立体悬浮种植系统”抵达“星际移民星球”时,这里的景象远比预期严峻——移民们虽搭建了临时聚落,但星球表面土壤贫瘠,缺乏水源,仅靠星际运输的压缩食品度日,不少老人和孩子因营养不均衡日渐虚弱。程昊立即带领团队展开工作,金属族战士快速组装悬浮种植架,绿泽族植物学家调试营养液配方,菌灵族菌丝师则培育出能在贫瘠土壤中固水的“保水菌丝”,为种植系统提供辅助。
一周后,首批“悬浮暗尘麦”在种植架上冒出嫩绿的芽尖,移民们围着种植架欢呼雀跃,孩子们甚至伸手轻轻触摸叶片,眼中满是好奇与希望。随着种植系统的稳定运行,移民星球逐渐有了生机:悬浮架上挂满成熟的暗尘麦、虚空藻,食材加工坊里飘出麦饼的香气,孩子们的脸上也恢复了红润。移民代表握着程昊的手说:“是你们让我们在陌生的星球上,有了家的味道。”
在移民星球的成功实践,让星味跨维联盟萌生了编撰《星味文明图鉴》的想法——不同于《宇宙味道年鉴》对事件的记录,这本图鉴旨在系统梳理各文明与味道共生的历史、生态智慧、科技成果,形成一部“宇宙味道文明百科全书”。图鉴分为“文明溯源卷”“生态智慧卷”“科技创新卷”三部分,由星语族牵头,联合各文明的历史学家、生态学家、科学家共同编撰。
“文明溯源卷”收录了各文明从“生食时代”到“味道繁荣”的变迁——沙羽族如何在暗尘裂隙中发现暗尘麦,冻土星文明如何用加热刀解锁冰芯果的美味,虚空族如何从捕猎为生到种植虚空藻;“生态智慧卷”则总结了各文明的可持续种植模式,如暗尘族的“辐射藻-沙棘果”套种、云海族的“星云海藻-星云鱼”共生;“科技创新卷”则记录了从跨维耕种到味道能量转化的所有突破,详细介绍每项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场景。
图鉴编撰过程中,各文明纷纷贡献珍贵资料:古木族提供了千年传承的“古木浆饼”制作手稿,影族公开了“影食料理”的光影刀工图谱,就连星骸族都分享了“维度残片加热料理”的技术图纸。程昊在翻阅这些资料时,感慨道:“这本图鉴不仅是文明的记录,更是全宇宙共同的精神财富——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文明形态如何不同,对味道的追求与对生存的智慧,都是相通的。”
与此同时,“星味未来实验室”的“味道全息传输技术”也在移民星球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传输仪,移民们能实时品尝到星梦集市的漩涡藻沙拉、星味传承学院的跨维拼盘,还能观看八戒的“跨维美食课堂”,学习用本土食材创新料理。移民中的年轻厨师甚至通过传输仪,将自己研发的“悬浮麦饼卷”分享到其他维度,成为星际农贸集市的新热门产品。
程昊在一次移民星球的回访中,看到孩子们在种植架旁写生,画纸上是挂满果实的悬浮架与欢笑的人们;老人们坐在食材加工坊前,品尝着刚出炉的虚空藻羹,脸上满是满足。他走到编撰团队的临时工作室,看着《星味文明图鉴》的初稿,心中满是欣慰。
“船长,图鉴的‘移民星球特辑’已经完成,里面详细记录了悬浮种植系统的落地过程,还有移民们的味道故事,”悟空拿着初稿走过来说,“另外,实验室传来消息,‘味道能量转化技术’又有新突破,现在100公斤星云海藻能供一个聚落两天的用电了!”
程昊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移民星球——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如今布满了绿色的悬浮种植架,炊烟袅袅,笑声阵阵。他取出星语挂坠,挂坠上新增的“移民星球”光纹与“星味文明图鉴”光纹交织,与之前的食材、生态、科技光纹共同构成一幅“宇宙味道文明全景图”。
“玄奘号”的引擎在星空中轻轻轰鸣,准备前往下一个需要帮助的星球。程昊知道,《星味文明图鉴》的编撰不会结束,星味跨维联盟的使命也不会停止——宇宙中还有无数移民星球等待新生,还有无数文明的味道故事等待记录,还有无数关于味道的未来可能等待探索。
而“玄奘号”的故事,也将继续在星海间书写——它会成为移民星球的“希望使者”,成为文明故事的“记录者”,成为未来味道的“探索者”。它的身影,会永远留在每一个被味道点亮的星球上,成为全宇宙文明共同的记忆;它的精神,会永远传递下去,让“共享味道、共护生态、共创未来”的理念,在星海间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