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夜宴,笑语藏机锋
庄亲王允禄的拜访,安排在了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他并未在翊坤宫正殿相见,而是邀林潇潇至御花园一处临水的暖阁,美其名曰“赏夜景,散散心”。
暖阁内早已备下精致的酒菜,熏香袅袅,丝竹隐隐,气氛营造得恰到好处。庄亲王一身常服,笑容可掬,亲自为林潇潇斟酒。
“皇贵太妃近日清减了,还需多保重凤体才是。”允禄语气关切,仿佛真心实意。
“有劳庄亲王挂心。”林潇潇端起酒杯,却并未饮用,只是淡淡一笑,“王爷日理万机,今日怎有闲暇邀本宫来此?”
允禄哈哈一笑,自顾自饮了一杯:“朝政繁忙,更觉这片刻清闲难得。尤其是能与皇贵太妃这等聪慧之人闲谈,更是人生乐事。”他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说道,“说起来,三阿哥近日可好?听说书读得极好,骑射也颇有先帝风范,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林潇潇心中警铃微作,面上不动声色:“王爷过奖了,小孩子家,不过识得几个字,胡乱玩耍罢了。”
“诶,皇贵太妃过谦了。”允禄摆摆手,目光变得有些深邃,“三阿哥天资聪颖,乃先帝骨血,身份贵重。如今新帝年幼,这大清的将来,终究还是要靠先帝的诸位皇子同心协力,方能江山永固啊。”
他这话,看似在褒奖三阿哥,强调先帝皇子身份,实则隐含挑拨之意,暗示三阿哥有能力,不应被埋没。
林潇潇心中冷笑,知道允禄这是在试探她的态度,甚至可能想利用她们母子,来制衡怡亲王和新帝。
“王爷此言差矣。”林潇潇放下酒杯,语气平和却带着疏离,“皇上虽年幼,但天纵英明,更有怡亲王等忠臣良将辅佐,大清江山定然稳如泰山。三阿哥作为臣子,作为弟弟,自当恪守本分,忠心辅佐皇上,读书明理,将来为朝廷效力,方是正理。至于其他,非是他小小年纪该妄想的。”
她这番话,明确表态,三阿哥绝无争位之心,只愿做安分臣子,直接将允禄那点挑拨的心思堵了回去。
允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皇贵太妃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实在令人敬佩。是本王失言了,自罚一杯。”他仰头饮尽,又道,“不过,皇贵太妃也需为三阿哥长远计。分府别居,开衙建府,也是皇子成年的惯例。若有需要本王出力的地方,皇贵太妃尽管开口。”
他终于提到了“分府别居”!这才是他今晚真正的目的之一。是想卖个人情?还是想将三阿哥尽早打发出去,减少一个潜在的变数?
“此事自有皇上和顾命大臣们考量,本宫不便置喙。”林潇潇依旧不接招,“三阿哥年纪尚小,本宫只愿他平安康健,多读些书,将来能成为于国于民有用之人,便心满意足了。”
见她油盐不进,态度坚决,允禄知道再谈下去也无益,便岔开话题,说些风花雪月、京中趣闻,气氛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
宴席散后,林潇潇回到翊坤宫,心中更加沉重。庄亲王的态度,代表了朝中一部分势力的想法——他们并未完全放弃对先帝其他皇子的关注和利用。三阿哥就像一块肥肉,被群狼环伺。
必须尽快为三阿哥找一个稳妥的出路!
然而,还没等她想出万全之策,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前往江南平叛的钦差大臣八百里加急奏报,在清剿白莲教一处重要据点时,发现了前漕运总督、林潇潇的父亲林如海的随身印信和一片染血的衣角!据被俘的白莲教小头目供认,林如海曾潜入该据点探查,身份暴露后,激战中坠入长江,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