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懿旨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平息了表面上的惊涛骇浪。林潇潇的冤屈得以洗刷,还得了厚赏,碎玉轩门前一度门庭若市,前来道贺、巴结的妃嫔宫人络绎不绝。
然而,林潇潇却异常清醒。她深知,皇后的雷霆一击虽被太后挡下,但仇恨的种子已然深种,绝不会就此罢休。魏德宝的死,不过是弃车保帅,皇后根基未损,反而因太后的敲打而更加怨恨。此刻的热闹,不过是镜花水月,真正的危机,潜藏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
她以“身体不适,需静心休养”为由,婉拒了大部分访客,只留甄嬛、安陵容等真正交好之人说了会儿话。即便是面对甄嬛,她也只是略略提及太后的恩典,并未多言皇后的不是,谨守分寸。
“姐姐此番真是受苦了。”甄嬛握着她的手,语带心疼,亦含深意,“好在太后娘娘明察秋毫,姐姐日后……更要谨慎才是。”
林潇潇回握她的手,微微一笑:“妹妹放心,经此一事,我晓得轻重。”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安陵容则更多的是后怕与感激:“林姐姐,那日真是吓死我了……幸好,幸好姐姐无事。”她如今更加依附林潇潇,视其为在宫中唯一的依靠。
送走二人,林潇潇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她吩咐槿汐:“将太后赏赐的东西,仔细登记造册,入库收好。尤其是那珊瑚朝珠和东珠,非重大场合,不必取出。”
“是,娘娘。”槿汐应下,又道,“内务府那边,今日送来的份例格外丰厚,还多了几匹新进的苏绣,说是补偿娘娘近日辛劳。”
林潇潇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告诉他们,按旧例即可,多余的东西,碎玉轩受之有愧,让他们拿回去。”她不想授人以“恃宠而骄”的口实。
皇后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隐晦。翌日,六宫请安,景仁宫内。
皇后端坐凤位,气度依旧雍容,只是眉眼间略带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沉痛。她先是温言安抚了林潇潇几句,言称让她受委屈了,又就内务府管理不善之事,当着众妃的面做了深刻“检讨”,并表示已撤换数名与魏德宝过往甚密的管事,定要肃清余毒。
姿态做得十足,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然而,话锋一转,皇后便提起了端妃的病情,语气沉重:“端妃妹妹此番遭此大罪,实在令人心痛。太医说,需长期静养,怕是短期内无法操劳了。她之前协理的部分宫务,尤其是涉及宗室命妇往来、节庆赏赐拟定等琐事,也需有人分担。”
众妃闻言,皆屏息凝神。端妃虽不常管事,但其地位超然,负责的事务虽不多,却都关乎体面,是块肥肉。
皇后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林潇潇身上,笑容温和:“林婉仪如今协理宫务已是得心应手,此次太后圣寿更是办得妥帖,深得太后与皇上赞许。本宫想着,端妃妹妹手上的事务,不如就先交由林婉仪一并打理,也好让她多历练历练,日后能为皇上和本宫分忧更多。”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齐妃撇了撇嘴,有些不满,但碍于皇后威严,不敢多言。敬妃垂眸不语。其他低位妃嫔更是噤若寒蝉。
林潇潇心中冷笑。皇后这一手“以退为进”,玩得极其高明!表面上是重用,是信任,将更重要的权力交到她手中。但实际上,端妃负责的事务看似风光,实则极易得罪宗亲贵胄,且繁琐复杂,需要极强的人际手腕和背景支撑。她林潇潇出身不高,在宗室中毫无根基,贸然接手,无异于被架在火上烤!做得好,是应该的;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无数攻讦。皇后这是要将她捧得高高的,再让她摔得更狠!
而且,此举还能离间她与端妃。即便端妃不计较,其麾下旧人难免会有想法。
林潇潇立刻起身,恭谨却坚定地回绝:“皇后娘娘厚爱,臣妾感激不尽。只是臣妾年轻识浅,资历不足,协理现有宫务已感力不从心,唯恐有负圣恩。端妃娘娘负责之事关乎宗室体统,非臣妾所能胜任。且端妃娘娘只是静养,并非……臣妾岂敢僭越?还请娘娘另择贤能,臣妾愿从旁学习,竭尽辅佐之责。”
她态度谦卑,理由充分,既点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又表达了对端妃的尊重,更表明了不愿“僭越”的态度,将皇后的“好意”轻轻推了回去。
皇后眸色微沉,脸上笑容不变:“林婉仪太过谦了。既然你暂无此意,那此事便容后再议吧。”她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带过,但看向林潇潇的目光,却更添了几分冷意。
首次交锋,林潇潇勉强守住。但她知道,皇后的试探不会停止,更多的明枪暗箭,还在后头。余波未平,暗涌已生。回到碎玉轩,她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这深宫之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