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峻阁追着陈楷文一顿猛捶,他连连后退了好几步,后背抵住墙壁,赶紧抬起双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停!停!不打了!我们是来谈正事的,不是来打架的!”
这陈楷文到底比陈成冷静些,他迅速看清了形势。
在城西中学的地盘上,他们这几个人真动起手来,绝对讨不了好。与其被打得更惨,不如主动认怂。
峻阁可没打算轻易放过他,用钢管指着他鼻子骂:“曹尼玛的!你也知道是来谈事的啊?刚才那牛逼劲儿呢?装给谁看呢?”
张敦海也在一旁帮腔,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对方脸上了:“妈了个巴子的,以后到别人地盘就学聪明点,夹起尾巴做人!再嘚瑟腿给你打断!”
陈楷文被这两人一唱一气得脸色铁青,指着他们,嘴唇哆嗦着:“你们……你们给我等着!”
我上前一步,直接顶到他面前,语气比他更横:“草拟马,不用等!就今天,就现在,不服就打!你打电话叫人,我们就在这儿奉陪!”
我的意思很明确,不服就约群架,一次性解决。
但陈楷文显然不敢接这茬。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我不叫人,我要打的是擂台!”
“想打擂台就别他妈装逼!”峻阁立刻吼了回去,钢管几乎要戳到陈楷文脸上。
这下陈楷文彻底没声了,只是用眼神死死瞪着我们。
我懒得再跟他废话,冲外联部部长一招手:“部长,你不用在这儿陪着了,跟我们走。咱们得好好研究一下他们这份‘精心准备’的比赛规则。”
然后我转向陈楷文,指着他说:“你不是说规则可以改,但我任戟必须上场吗?行,我答应你,我肯定打。现在,你可以滚了。等我们把规则改合适了,自然会通知你。”
……
我们几人,加上外联部和体育部的两位部长,转移到食堂角落。一边吃着午饭,一边摊开陈楷文那几张打印纸仔细研究。
他提出的规则确实很完备: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双方各出五人,但每一局必须遵循不同的格斗项目规则。第一局拳击,第二局跆拳道,第三局摔跤,第四局散打\/泰拳……以此类推。
外联部部长对格斗不太懂,还客观地评价了一句:“他这比赛章程写得倒是挺详细的,考虑得很周全。”
我没说话,体育部部长卢奕已经直接摇头否定了:“不行,这个规则对我们非常不利。”
我点点头,补充道:“风华那几个体育特长生,就是专门练这些项目的。跟他们比专业规则,那我们纯属找虐。”
卢奕放下筷子,看着我们,认真地说:“据我了解,风华中学有四大高手:泰拳陈成、拳击陈楷文、跆拳道唐振宇、摔跤强思朴。如果完全按照他们这个规则来,五场比赛,他们至少能稳稳拿下四场。”
我和张祺瑞、峻阁几人不约而同地重新打量起卢奕。
这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在学校里没什么名气,但今天接触下来,发现他不仅力气大、敢动手,情报工作和分析能力也相当不错,是个有勇有谋的角色。
外联部部长看向我:“那你的意思是……?”
我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案:“除了踢裆、插眼、抓头发这些阴招,其他无限制!”
“双方可以使用任何流派的站立和地面技术。比赛打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三回合内Ko对方直接获胜。如果打满三回合,由裁判判定胜负。”
哪怕外联部部长不懂搏击,也能听出我这个规则比陈楷文的那个凶狠多了,他有些担忧:“这样……能行吗?会不会……打出事啊?”
“安全方面可以保障,”我解释道,“双方都穿护具,戴头盔、护齿,很安全。”
“拳套......就采用分指手套吧,既能保护手,保护对方,也不影响使用摔抱和关节技。这样既放开了限制,又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说白了,比打野架安全得多。”
最终,我们基本确定就按这个“无限制综合格斗”的规则来。让外联部部长负责转达给风华方面。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选人问题。其实对于学校里能打的人,我混了这么久了,心里大致有数。
高三的肯定不会参与(鲍雨龙明确不想与陈成为敌),只能从高一高二里选。
但我提议,最好在校内先搞一个公开选拔。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有人不服气,让最后出场的五个人更服众。顺便,看看有没有平时不显眼的隐藏高手(我感觉卢奕就属于隐藏高手);
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机会大力宣传这次擂台赛,把声势造起来。
别到时候我们在台上为了学校荣誉拼死拼活,台下的同学却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那才叫憋屈。
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但是在校内搞选拔肯定也需要老师的首肯,团委老师本就不喜欢这些东西,他现在对我印象也差到爆,怎么可能同意。
张祺瑞突然说:“我想到了一个人......教导主任杨瑞,他的官可比团委书记大吧?以他的火爆脾气(113章),我估计他会喜欢这种事。如果能得到他的首肯,那不就一路绿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