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倾向哪个?”“我倾向那个,二楼面积大,价钱还便宜些。这个也挺好,就是房东老头不给便宜。很犟的那种,所以我想签那家。”“我也不懂风水,我就简单说说,作为普通人的看法。你看好的那家旁边是舞厅,这点我不喜欢。因为舞厅给我的感觉,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律师是代表正义的地方。你把律师开到旁边,很容易让人感觉有、两家关系很好的错觉。因为这也是邻居的一种,邻居之间有关系很正常。要你已经是大律师就可以,在这种地方办公不怕人家说。因为他的人设已经立起来,不怕你们造谣。可你刚干,还是女孩子。所以那个不是好地方,起码不合适你。”
说得韩乐彤频频点头,“那只能找那个老犟头?”“我陪你去唠下”两人来到那个房东的房间,“大爷。我又来了。”“我看见了,反正我就是那个价。看好就租,讲价免谈。”“大爷,我是韩律师的朋友。今天过来陪她看房子,大爷,这次韩律师准备在这里,开个律师事务所。也就是这周围有什么不公平的事,都可以找律师出头。但律师也不能都免费,毕竟还要吃饭。大爷,韩律师在这里开律师事务所。对你名声有很大帮助,你想,韩律师帮助别人打赢官司。别人肯定感谢,人家就会问。在哪个地方?是那个大爷家房子的二楼。你看说几次韩律师,几次必定得带着你。以后韩律师成为大律师,你就可以很自豪说。我这是旺地,韩律师就是租我房子。才平步青云,大爷这叫名人效应。”
“后生仔,听你这话。我要是不租给她,还是我的损失?”“大爷,绝对是损失。最起码你好名声没有了,再就是你也是正义的代表。你是特别支持正义事业,所以才有韩律师租你的房子。”“好吧,后生仔。我便宜些租给他,如果她没有出名怎么办?”“大爷,你不能让她几天出名吧?”“那不能,五年,五年之内要是成为大律师。房租是现在的一半怎么样?”“那肯定行,韩乐彤签合约吧。”回到车子上,韩乐彤还像是在做梦。
“陈少爷?我,我就是你这么说过来的吗?我怎么有些懵?”“你真有意思,我掏出比别人多的钱?还成了骗子?”“不是说你骗子,是说你太能说。我来好多次,他就是不松口。”“乐彤,你的看大爷需要什么?他这岁数。不怎么缺钱,那名声什么、虚荣肯定喜欢。他要是不喜欢,就再换个方向。总有他喜欢的!”韩乐彤看宝国的眼神,连她都没有发觉。是崇拜还加上她都不知道的,无以言表感觉。回到车上,“把你送到哪?”“陈少爷,你不说请我喝咖啡吗?”“你请什么喝咖啡啊?乐彤,你刚把房子租好,应当赶紧找人设计。快点装修好,我现在请你喝咖啡?那不是拖你后腿吗?”“算你说得有理,还是回万历大厦。”
回到继园,把刘仪妍等七本护照放在车的手扣里。拿着剩下的身份证回到家里,“宝国,你手里就是?赶紧给我看看?”接过陈宝国手中的包,和吴姨坐在客厅里翻看。“少爷,刚才我和曹阳出去溜达了。”“没有事,就去拿个身份证。”说完对柳云龙使个眼色,两人往书房走去。“车上手扣里还有七本,你给收好。”“知道。没有别的事?”“没有。”在书房门口两人分开,柳云龙也是心里火热,因为里面有两个人对他特别重要,一个是妹妹,另一个就是穆楠楠。当然后一个是心里的秘密,现在是不能说的。
宝国现阶段心思都放在写书上。因为报社有专业的管理,他只要将来成立一家审计部门就行。但是关于报纸发行的新闻还是有关注,因为第二天全港岛媒体,都以头版头条也刊登小说报的发行盛况,说甚至达到一报难求的地步。但基本的观点都一样,认为此举不可取,普遍认为不能持续下去。但报纸刊登的一报难求。还真的因为创刊号和刊头的字迹,纷纷收藏。才导致免费的报纸没有互相传阅!这些宝国看过就得,报纸的事不再关心。
娄振东家里,三叔是在晚上吃饭时。才从娄耀华口中得知这消息,当时也没有在意。不过还是要娄耀华找一张回来看看,直到第二天看到别的报纸头版,都是关于陈氏小说报的新闻。才知道侄女婿的报纸受欢迎程度,才赶紧派人出去找报纸。可派出的人空着手回来,因为去的时间太晚。已经都分完,这就在家坐不住了,他迫切想知道报纸内容。干什么这么抢手?在家里走了两圈,还是上茶馆。那里消息灵通人多,也能听听对陈宝国的看法。
到了茶馆,不出所料全是议论小说报。全都一致叫好,其中有个老人的分析。赢得大家赞同,他的观点就是对比。他说“你们自己看,小说报二万五千字。明报也刊登小说,上面二千字。一份小说报顶明报的十几份,你好说明报有新闻。可那些新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就和东方日报一样,这个说大陆好,那个说弯弯好。和我们有关系吗?要是大陆或者弯弯有自然灾害需要帮助,行。看在都是华人的面子上,能帮就帮一把。大陆灾害时我也掏了几块钱,可平时那些新闻真没什么看头。明报那些小说就像是根胡萝卜,就吊在我们嘴前。你今天不看吧,就像是少了什么。看吧,还不如不看。心里更痒痒,你想才两千字?半支烟就看完,剩下时间就开始猜下面情节。真是太难受,小说报二万五千字字。我邻居二大妈的小姑子的嫂子的表哥说,这是报社老板亲自验证。二万五千字,就是正常人休息时间看的。当然你说我时间很多,那就另当别论。我认为是对的,我昨天试了下。果然我看完报纸,茶也喝好了。”这人的话赢得大家的赞同,基本都是看完报纸,就该忙自己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