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颜时光工作室新人常态化直播步入正轨后,苏清颜敏锐意识到,需要一个专属Ip活动串联“个人影响力”与“新人成长”,既能持续强化工作室“公益+内容”的品牌标签,又能为新人提供稳定的流量曝光与成长背书。2025年9月,工作室重磅推出“清颜分享会”月度直播Ip,以“公益故事分享+新人能力展示+观众互动共创”为核心形式,由苏清颜牵头,三位新人轮流担任核心分享者,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晚7点准时开播。这一Ip活动不仅创造了“在线人数稳定破百万”的行业佳绩,更成为新人涨粉的“加速器”,单场活动平均为新人带来5-8万新增粉丝,其中李娟在第三期分享会后,粉丝量直接突破100万,实现从“准头部”到“头部主播”的跨越。
“清颜分享会”的Ip定位精准锚定“情感共鸣+价值传递”,与传统直播带货或纯技巧分享形成差异化区隔。每期活动围绕一个公益主题展开,如“乡村振兴里的直播力量”“美妆背后的女性自信”“生活小妙招里的公益温度”,通过“真实故事+实操案例+观众参与”的三层结构,让直播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实用价值。在首期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分享会上,苏清颜率先分享自己早年深入云南山区助农的经历:“第一次去彝族村寨,看到农户把卖不出去的核桃堆在院子里,老人说‘这是孩子的学费钱’,那一刻我就想,一定要用直播帮他们打开销路。”随后,张磊作为新人代表,展示《田间直播间》帮助陕西苹果园解决滞销问题的完整案例,从“前期调研农户需求”到“设计直播脚本”,再到“售后跟进物流”,详细拆解公益助农的全流程;李娟与林晓则分别分享“用生活技巧推广助农产品”“为农村妇女设计美妆课”的实践故事,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直播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
为增强观众参与感,“清颜分享会”设计了“公益共创”环节——通过直播间投票确定下一期助农项目方向,邀请观众报名成为“公益观察员”,跟随新人走进农村实地探访,甚至允许观众提出“定制化公益需求”。在第二期分享会上,有观众留言“希望帮助家乡的留守老人销售手工编织品”,工作室团队立即与该观众对接,核实情况后,在第三期分享会专门增设“手工编织品公益专场”,由李娟带领观众“云参观”老人的编织作坊,直播当天便帮助销售编织品3000余件,销售额达28万元。这种“观众主导、工作室落地”的共创模式,让直播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极大提升了观众的粘性与信任感,首期分享会的“观众留存率”便高达7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新人能力展示”环节,苏清颜巧妙设计“成长对比”环节,通过播放新人培训初期与当前的直播片段对比,让观众直观看到新人的进步,同时为新人“背书”。在林晓专场的分享会上,苏清颜播放了林晓第一次模拟美妆直播时“紧张到忘词”的片段,再对比她为农村妇女授课时“从容自信”的画面,笑着说:“林晓从‘对着镜头不敢说话’,到‘能站在几十位阿姨面前讲课’,背后是她反复练习脚本、深入农村调研的努力——她现在不仅能教大家美妆技巧,更能通过美妆传递自信,这才是最珍贵的成长。”随后,林晓现场为一位连麦的农村妇女设计“日常出门妆”,耐心讲解“如何用平价产品打造自然妆容”,温柔的态度与专业的技巧赢得观众大量点赞,直播结束后,林晓的账号新增粉丝6.2万,其中不少是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女性用户。
“清颜分享会”的流量爆发力不仅来自内容设计,更源于工作室对“传播链路”的精准把控。在直播预热阶段,工作室通过苏清颜个人账号、新人账号、合作公益组织账号及《直播风云》官方账号形成“矩阵传播”,发布“公益故事预告片”“新人成长Vlog”等预热内容,同时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公益频道”进行流量扶持,确保直播信息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直播过程中,实时剪辑“高光片段”发布至短视频平台,如苏清颜讲述助农故事时的感人瞬间、新人展示公益成果的精彩画面,通过“短直联动”吸引平台推荐,首期分享会的短视频片段便获得超500万播放量,为直播间持续引流。直播结束后,工作室将分享会内容整理成“公益案例手册”,发布在公众号与粉丝群,同时开放“回放点播+公益项目捐款通道”,让未观看直播的用户也能参与公益,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
数据显示,“清颜分享会”自推出以来,连续6期直播的“峰值在线人数”均突破百万,平均在线人数稳定在80万以上,单场直播的“公益捐款金额”最高达45万元,累计帮助12个农村项目解决销售或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Ip成为新人涨粉的“核心引擎”:李娟凭借在分享会中“温暖亲切的风格+实用的生活技巧”,粉丝量从50万快速突破100万,成为工作室首位“百万粉主播”;林晓通过“公益美妆分享”,吸引大量关注女性成长的用户,粉丝量达68万;张磊的“农业科普+助农案例”分享,获得农业领域相关机构的关注,粉丝量突破45万,同时接到3家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合作邀约。
“清颜分享会”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工作室“公益+内容”模式的可持续性,更让“真诚比流量更重要”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许多观众在直播间留言:“每次看分享会都又感动又有收获,既知道了公益的意义,又学到了实用技巧”“因为分享会关注了李娟,现在每天都看她的直播,还跟着她一起买助农产品”。甚至有行业内的mcN机构开始效仿,推出类似的“公益分享”直播,但因缺乏真实的公益实践与长期的新人培养沉淀,效果远不及“清颜分享会”。
苏清颜在第六期“清颜分享会”的结尾说:“这个Ip不是我一个人的舞台,也不是新人的‘秀场’,而是所有认同‘用直播传递温暖’的人的共同平台。未来,我们会邀请更多公益伙伴、农户代表甚至粉丝加入分享会,让这里成为‘公益故事的传播地、新人成长的见证地、观众参与的共创地’——只要我们坚持真诚,坚守初心,就一定能让这个Ip走得更远,影响更多人。”
随着“清颜分享会”Ip影响力的扩大,清颜时光工作室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不仅吸引了更多优质品牌的公益合作邀约,还收到了地方政府“乡村振兴直播合作”的邀请,为工作室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而三位新人在Ip活动的赋能下,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差异化标签”,从“苏清颜带播的新人”成长为“有独立影响力的公益创作者”,工作室的“新人培养生态”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