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子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油灯将她眼角的皱纹拉得老长,活像爬在脸上的蜈蚣。凤儿攥着鞋底的手在发抖,针线在月光下晃成一片模糊,原本针脚细密的地方,牵着一根长线半天没有下一针。
“你爹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周婆子的声音裹着哭腔,“前日收麦子还说要给秀秀打对银镯子......”
“娘,护卫小哥不是放了信鸽吗?”凤儿强撑着笑,针尖却扎进虎口,“当家的那么壮实,定能护好阿爹的。”
鲜血渗进绣绷,在月白鞋底子上开出朵红梅。周婆子突然捂住儿媳的嘴,老槐树的影子在窗纸上晃了晃,远处传来夜巡衙役的梆子声。
“哐当!”
窗棂突然轻响,暗卫乙的声音从外头飘进来:“周婶子,信鸽已经飞走了,若是平安,明早该有回音。”
周婆子慌忙抹泪,撞翻了桌上的油灯。凤儿摸黑捡起火石,却听墙外传来压低的笑:“您二老放心睡,俺今夜值前岗。”
舒玉趴在墙头上,裤腿被露水洇得透湿。城门已经关了七日了,远处的炊烟稀稀拉拉,像断了线的风筝,昨日还有十七八处,今日只剩稀稀拉拉的几缕。她望着对街李家的烟囱,那里曾飘出过红烧肉的香味,如今只剩冷灶清锅。
“东街陈记布庄、西市孙家药铺......”小丫头咬着炭笔嘀咕,“加上咱们,统共九户。”
糯米突然炸毛蹿上墙头,白爪子在青砖上扒拉出火星。舒玉顺着它的视线望去,正撞见两个黑影在街角撕扯——穿绸衫的胖子被乞丐按在阴沟里,半块发霉的炊饼在泥浆里滚成煤球。
“造孽哟。”颜氏不知何时站在梯子下,手里菜刀还粘着葱花,“上个月还见那胖子在醉仙楼摆席......”
钱师父拄着锄头过来,“前日还抢米,今日连土都要吃了。”
“土?”舒玉转头,看见老头儿裤脚沾着的黄泥巴,“您老挖观音土了?”
“嘘!”钱师父慌忙捂她的嘴,“小祖宗,我是去菜园翻地了......”
话音未落,巷口传来孩子的干嚎:“娘!我饿——”
舒玉打了个寒颤,从梯子上滑下来时,膝盖撞在青砖上。钱师父慌忙扶住她,却见小丫头盯着自家烟囱发呆——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此刻竟成了催命符。
早餐桌上,菠菜蛋汤寡淡如水,包子堆得像座小山。颜氏咬着包子骂街:
“那帮天杀的泼皮!衙门前的血还没干呢,又惦记着抢粮!”
“娘,小声些。”元娘往她碗里添了块咸菜,“隔墙有耳。”
舒玉盯着自己的饼子,突然开口:“阿奶,咱把粮食都做成干粮吧。”
颜氏一愣,手中的饼子差点掉在地上:“你说啥?”
“外头除了大户,起烟的人家没剩几户了。”舒玉掰着手指头,“昨儿我数了,东街二十八户,只剩五家冒烟。”
钱师父吧嗒着烟袋锅:“小家伙儿说得对,要是断了火,生粮存不住。”
杨老爹放下筷子,眉头拧成个疙瘩:“上回是泼皮求财,这回是饥民求活。”杨老爹的烟袋锅在桌沿磕出个黑印,“昨儿东街李铁匠,为半袋麸皮被亲侄子捅了。”
舒婷突然吐着米汤泡泡“咯咯”笑出声,被舒玉捏住鼻子:
“傻乐啥?等饿急了眼,你这身奶膘够炖......”
“呸呸呸!”颜氏的筷子抽在她手背,“童言无忌!”
暗卫乙嚼着盐渍菜根突然开口:“方才县衙前又挂了三颗人头。”
颜氏“啪”地拍了下桌子:“咱杨家就算饿死,也不能让那帮杂碎得逞!”
她风风火火地站起来,围裙带扫翻了醋壶,“周家的,把菜园子的菜都拔了!趁新鲜腌了!”
周家婆媳对视一眼,周婆子咬咬牙,拎起菜篮子就往后院走。凤儿跟在后面,小声安慰:“娘,小哥说信鸽......”
“甭提那劳什子!”周婆子抹了把眼泪,“先顾好眼下!”
舒玉跟在颜氏身后,看着满园子的青菜被连根拔起,心疼得直咧嘴。趁人不注意,她悄悄蹲下,将拔出来的菜往空间里收,嫩绿的菜叶在她掌心消失得无影无踪。
“毛毛!”颜氏回头时,正看见她蹲在菜畦边,“发什么呆?去把东墙根的韭菜也拔了!”
“哎!”舒玉慌忙站起来,又偷偷塞了两把韭菜进空间。
杨家的男人们忙着弄些尖刺陷阱时,厨房里杨家的女人们齐齐上阵。颜氏揉面的架势像在打擂台,面团在她手里“咣当”摔在案板上,惊得糯米缩在墙角直哆嗦。刘秀芝擀面皮,杨大川烧火,顾九往灶膛里添柴,一时间,厨房里热气腾腾,面粉飞扬。
“多掺点菜!”颜氏大声指挥,“白面留着做炒面!”
周婆子往面盆里撒着剁碎的菘菜,忽然哽咽:“这菜要是留到秋天......”
“留个屁!”颜氏叹了口气,“能活过今秋再说!”
午后的日头毒得很,舒玉蹲在灶房熬羊奶。蒸汽熏得她小脸通红,趁秀秀去抱柴的功夫,将滚烫的羊奶“变”进空间,又摸出罐奶粉往陶瓮里倒。
“二毛的口粮有着落了!”
她举着陶罐邀功,奶沫子溅到舒婷脸上。奶团子咂吧着嘴尝了尝,小胖脸皱成包子褶——(这兑水奶粉还不如羊奶!)
秀秀抱着柴火进来看着陶罐里的奶粉,满脸疑惑:“小姐,这是......”
“奶粉!”舒玉得意地晃了晃陶罐,“用水冲开就能给二毛喝!”
秀秀眼睛一亮:“小姐真厉害!”
正说着,颜氏走进来,看着陶罐里的粉末,皱起眉头:“这是啥?”
“奶粉,给二毛喝的。”舒玉解释,“把奶熬干了,碾成粉用开水冲开就行。”
颜氏点点头,伸手摸了摸陶罐:“行,先放着。”她转身要走,忽然回头,“对了,那头死羊也得宰!”
舒玉愣了愣,没想到颜氏这么快接受了奶粉,忙不迭点头:“好!先在养两天吧!”
“水!”
舒玉突然拍着脑门跳起来,“光顾着屯粮,水缸都要见底了!”
颜氏正从锅里乘出最后一把炒面,闻言头也不抬:
“井里还能打水,慌什么?”
“生水喝了要闹肚子!”
舒玉拽着老太太往灶房拖,“您忘了上回小叔窜稀三天?”
窗根下劈柴的杨大川老脸一红:
“陈芝麻烂谷子......”
灶房里蒸汽腾腾,秀秀举着木勺呆立当场——两个齐腰高的大水缸泛着青光,缸底的水印子活像干涸的河床。
“烧!”舒玉踩着板凳往锅里舀水,“把井水煮滚了再存!”
刘秀芝抱着柴火直咂舌:“这节骨眼还穷讲究......”
“毛毛说的没错!”
颜氏突然抄起烧火棍,“自打听这猢狲的话喝煮开的水,咱家连舒婷都没闹过肚子!”
五个灶眼同时腾起烈焰,铁锅里的井水咕嘟冒泡。顾九举着葫芦瓢穿梭其间,滚水溅在手背上烫出红印也浑然不觉。舒婷趴在摇篮里吐泡泡,忽然指着水雾“咿呀”直叫——(阿姐,奶粉要用温水冲啊!)
“就你精怪!”
舒玉戳着妹妹的奶膘,将凉好的开水灌进羊皮囊,“等逃难时给你当尿壶!”
奶团子气鼓鼓地踹翻拨浪鼓,肉手精准拍在顾九刚封好的水囊上,“噗”地滋了舒玉满脸。
戌时的更鼓声中,杨家灶房飘起草木灰的焦香。两个个装满开水的陶瓮列队站在墙角,像两个戴斗笠的老农。颜氏抹着汗珠踹了脚柴堆:
“够喝三日了,再烧下去鞁子没来,咱先成熏肉了!”
这一忙就是忙到了后晌,厨房里弥漫着烙饼和炒面的香味。舒玉累得腰酸背痛,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干粮,心里稍安。忽然,她想起什么,又溜进灶房,将烧开的水灌进水缸,直到两个水缸都装得满满当当。
舒婷看着面前的奶粉,疑惑地歪着头:“咿呀?”(凉水能冲开吗?)
舒玉戳了戳她的小鼻子:
“有喝的就不错了,别挑剔!到时候找机会给你拿新鲜的喝……”
奶团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张开小嘴,乖乖吹了个泡泡。
夕阳西沉时,杨家的粮仓改头换面。墙根摞着三百张烙饼,梁上悬着十串熏肉,就连腌菜坛子都被棉布裹成了粽子。钱师父拄着铁锹直喘:“便是鞑子围城半年,也饿不着咱......”
周婆子挨个裹油纸,忽然抽了抽鼻子:
“这炒面味儿不对......”
“加了些花生碎。”
舒玉面不改色地扯谎,“补身子。”
实则半袋炒面早被她做了手脚——那里头掺了葡萄糖粉的现代军用压缩饼干,此刻正在异世灶台上冒着可疑的香气。
颜氏摸着焦黄的烙饼直叹气:“够吃半月了......”
话音未落,舒玉突然“哎呦”着打翻陶罐,奶粉如雪瀑倾泻在桌上。
“败家玩意儿!”老太太抄起笤帚,“这精贵物......”
“阿奶别急!”舒玉举着罐子一动不敢动,“没洒在地上!”舒婷配合地吐出个奶泡,活像只得意的招财猫。
暮色染红窗纸时,暗卫甲突然踹开灶房门:“县衙来人!”
众人齐刷刷摸向武器,却见王县丞官袍染血倚在门框,掌心躺着半块带牙印的鱼符:
“快......快......”
舒玉怀里的舒婷突然瞪大眼,奶团子肉手攥紧姐姐衣襟——(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