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但陈明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一边笑一边笑骂道:‘阚师兄,你可真是够轻薄的,说话也太不忌口了。
虽说你这话有那么几分道理,但照你这么说,可不知道连带骂了多少人了?’
阚远也跟着笑道:‘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哪有什么轻薄的?
你想想,只要是达到炼气大圆满的人,再给他足够多的筑基丹,
你看看哪个人不能进阶到筑基期?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况且,我还没有提到极品筑基丹呢。’
陈明无奈地摇摇头,点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可关键是,这世间哪里会有如此多的筑基丹供人随意使用啊?
筑基丹本就稀有珍贵,获取难度极大,又怎么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阚远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道:‘炼气阶段,只要有灵根,每个人都能踏上修炼之路,不过是修炼速度有快有慢罢了。
真正到了凝丹阶段,资质才会发挥出关键作用!
而筑基,说到底不过是为后续修炼打下个基础而已,其实它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最小的。
你岂不闻,古人有“百日筑基”之说,而且也没听说过,筑基就一定要用到筑基丹的。’
陈明缓缓摇头,神情认真地说道:‘阚师兄,你说的这些确实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但古时候的修炼资源和环境,与现在相比,那可是大为不同的。
如今的修真界,资源愈发稀缺,竞争也日益激烈,想要顺利筑基,难度比之古代,不知增加了多少?’
阚远却依旧不以为然,坚持道:‘这一点我们大家心里都明白;
我只是想说,现在我们有这么多人齐心合力,互帮互助;
对于其余还未进阶筑基期的人来说,难度肯定会极大地减轻。
到时候再与外界之人对比一下成功率,说不定会出乎我们的预料呢。’
陈明对此也表示赞同,寻思片刻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伸手拿出一块玉简和一个玉瓶,递向阚远说道:
‘这里面有四颗筑基丹,你看着怎么安排合适就怎么做吧。
这片玉简,你要尽快送给慧明,一定要在他闭关冲击筑基期之前送到他手上。’
阚远听到有四颗筑基丹,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目光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失声道:‘这么多筑基丹?我没看错吧,竟然还有一颗上品的?
你究竟是怎么弄到的?这也太惊人了。’话刚出口,他便旋即醒悟过来。
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得,我还是不问了,再问下去,可太打击人了。
说是大家一起合力寻找修炼资源,可实际上啊,你根本不需要我们帮忙。
要是没有我们拖累,真不知道你现在能积累多少身家了。’
陈明微微一笑,安慰道:‘话可不能这么说。
你们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帮我办了许多麻烦事,也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咱们是一个团体,缺一不可,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远。
对了,我问你,这四颗筑基丹给他们用,够不够呢?’
阚远赶忙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先让周师姐她们三人,按次序一个一个地来冲击筑基期。
再加上他们自己手里原本就有的筑基丹,这样算下来;
在他们突破时,每个人都会拥有足够的筑基丹,心里肯定会更有底气,突破起来也会更容易一些。
所以,给他们三人使用,我觉得应该是足够了。’
陈明闻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为了凑齐这四颗筑基丹,他可是付出了诸多努力,几乎竭尽了全力。
按照宗门的标准,所提供的筑基丹通常是中品。
而他如今也才达到二品高阶炼丹师的水准,炼制上品筑基丹的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
所幸,他偶尔能够炼制出上品筑基丹,要知道,一颗上品筑基丹的功效,足以抵得上三颗中品筑基丹;
他好不容易凑了这四颗筑基丹,然而,代价是,他已经半年多没有灵石进账了;
为此,紫曦都已经颇有微词了。
陈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下个月的聚会,暂时取消吧。
等他们全部筑基成功后,咱们再聚也不迟。
到那时,关于商会的诸多事情,也顺便一起定下来。
不然,我们这边还好说,可其它宗门的师兄弟们,为了参加聚会,难免会耽误修炼时间。’
阚远听了,仔细想了一下,点头赞同道:‘好吧,陈师弟你思虑得的确更加周详。
这样一来,我们的准备也能够更加从容一些,是我有些心急了,没考虑周全。
对了,陈师弟,关于那个黄慕白的事情,我已经详细打听清楚了,这是有关他的全部资料,你看一下。’
说完,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玉简,递给陈明。
陈明接过玉简,将神识探入其中查看了起来。
很快,他抬起头来,神色凝重地问道:‘此人以前在松阳派那边的情况,你也都了解清楚了吗?
他在松阳派的表现,与在泰安盟这边相比,是否前后一致呢?’
阚远肯定地点点头,说道:‘我仔细调查过了,前后表现是一致的,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从他在松阳派的经历,到加入泰安盟之后的所作所为,都能看出,他的行事风格始终如一。’
陈明缓缓说道:‘从这份资料来看,此人思虑周详,每做一件事,都会提前谋划好各种细节;
而且,此人杀伐果决,一旦做出决定,便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
做起事来更是滴水不漏,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破绽。
虽然他为人少有仁善之心,但却不肯平白占人便宜,做事讲究公平交易,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
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修真界,能做到这些,算是相当难得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把他吸收进我们的商会,说不定以后他会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
阚远点头表示认同,说道:‘我与师弟的看法完全一致。
这件事交给我,我一定会办好的,争取早日把他吸纳进来,为我们的商会增添一份强大的助力。’
接下来,两人又围绕着如何吸纳黄慕白,以及后续商会组建的具体事宜;
展开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讨论,力求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