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傍晚,黎明新城的修理厂灯火通明。林建军蹲在工作台前,手里握着砂轮,正打磨最后一支穿甲箭——箭头用的是安全区军工钢板,刃口磨得锋利如刀,箭杆上还缠着浸过病毒干扰剂的布条,在灯光下泛着淡绿色的光。
“最后20支,明天一早就能装袋。”林建军关掉砂轮,擦了擦手上的铁屑,“试过了,50米内穿透3厘米厚的钢板没问题,对付巨型变异体的皮肤应该够了。”
张远蹲在一旁,帮着给箭杆缠防滑绳,闻言抬头笑了:“林叔,明天我跟墨哥去前线,保证第一箭就射中变异体的眼睛!”
不远处的医疗室里,苏晚晴正将防强酸药膏装进密封盒——这是用安全区实验楼的中和剂和紫纹草提取物混合制成的,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强酸腐蚀。“每个人带两盒药膏,再备上五支烫伤膏,万一被强酸溅到,能及时处理。”她一边分装,一边对身边的护士说,“孕妇和孩子的急救包单独放,里面多放些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深夜,林墨在会议室里最后确认救援计划:“周明带10人负责转移幸存者,优先带老人、孩子和孕妇;赵磊带5人用重机枪牵制变异体,别让它靠近转移队伍;我和张远、林溪负责用穿甲箭攻击弱点;老吴熟悉溪谷地形,带3人在必经之路清理小股尸群,确保退路畅通。”
众人齐声应下,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经过多次战斗,他们早已不是各自为战的幸存者,而是彼此信任的战友。
周三清晨六点,救援车队准时出发。三辆改装卡车装满武器、药品和干粮,车厢两侧焊着钢板,车窗贴了防强酸膜。老吴坐在副驾,手里捧着溪谷到磐石堡的路线图,时不时提醒林墨避开危险路段:“前面8公里有座断桥,得绕旁边的山路走,那里只有几只普通丧尸,好清理。”
上午十点,车队顺利抵达磐石堡附近的山林。林墨让卡车停在隐蔽处,带着赵磊和张远爬上山顶观察——废弃监狱的铁门果然被强酸腐蚀出一个大洞,门口空无一人,只有地面上残留的暗黄色强酸痕迹,证明巨型变异体确实曾在此活动。
“按计划,变异体现在应该去5公里外的废弃农场找食物,我们有2小时转移时间。”林墨打开对讲机,“周明,带队伍从东侧小门进去,找到幸存者后立刻集合;老吴,你带人设路障,防止小股尸群靠近;赵磊,你跟我守在山顶,盯着农场方向,一旦有动静立刻通报。”
周明带着队员悄悄潜入监狱,没过多久,对讲机里就传来他的声音:“找到幸存者了!一共53人,有8人受伤,正在转移到东侧空地!”
林墨松了口气,刚要下令让卡车开过来,远处的农场方向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巨型变异体回来了!
“不好!它提前回来了!”林墨猛地站起来,拿起望远镜——只见那只5米高的变异体正朝着监狱狂奔,每一步都让地面轻微震动,嘴里还叼着半具丧尸尸体,显然是感知到了活人的气息。
“周明!加快转移速度!变异体还有10分钟到!”林墨对着对讲机大喊,同时对赵磊和张远说,“跟我下去,在监狱门口布置炸药,等它靠近就引爆!”
三人快速冲下山坡,在监狱门口挖了三个深坑,将装满tNt的炸药包埋进去,引线拉到50米外的树林里。刚布置好,远处就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巨型变异体已经到了监狱门口,它看到正在转移的幸存者,发出一声愤怒的嘶吼,嘴里喷出一道淡黄色的强酸,朝着人群射去!
“快躲!”周明一把推开身边的孩子,强酸落在地上,瞬间腐蚀出一个半米深的坑。林墨抓住机会,按下炸药引爆器——“轰隆!轰隆!轰隆!”三声巨响,炸药在变异体脚下爆炸,碎石和火焰冲天而起。
烟雾散去,变异体的左臂被炸伤,暗灰色的皮肤裂开一道口子,黑色的血液顺着伤口流下。但它并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更加狂暴,朝着林墨等人扑来,巨大的手掌拍向地面,震得众人站立不稳。
“用穿甲箭!射眼睛!”林墨大喊着,举起发射器。张远和林溪同时扣下扳机——三支穿甲箭朝着变异体的左眼飞去,其中两支被它挥手挡开,第三支精准射中,箭头穿透眼球,黑色的血液喷涌而出。
变异体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右眼变得通红,疯狂地挥舞着手臂。赵磊立刻带领队员用重机枪扫射,子弹打在变异体的皮肤上,虽然不能穿透,却让它的动作迟滞了几分。
“射它的嘴!它张嘴嘶吼的时候是弱点!”老吴突然大喊——刚才转移时,他看到变异体张嘴叼丧尸,口腔内部没有硬壳保护。
林墨立刻调整角度,等变异体再次张嘴嘶吼时,扣下扳机——穿甲箭带着风声,精准射进它的口腔,箭头穿透喉咙,黑色的血液从它的嘴里涌出。变异体的动作瞬间僵住,庞大的身躯晃了晃,重重地倒在地上,彻底没了动静。
中午十二点,所有幸存者终于安全转移到卡车上。磐石堡的队长老陈握着林墨的手,眼眶泛红:“多谢你们!我们被困了半个月,以为再也撑不下去了……这是我们的武器库钥匙,里面有10挺重机枪和500发子弹,都交给新城,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林墨接过钥匙,笑着说:“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武器库的物资我们一起用,共同守护新城。你们之前在监狱里种的蔬菜和养的鸡鸭,等尸潮退了,我们可以移栽到新城的农场,以后大家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
下午三点,救援车队返回黎明新城。刚到门口,就看到朵朵和丫丫举着野花跑过来,身后跟着溪谷据点的孩子们,他们手里捧着用彩纸折的纸船,递给新幸存者:“欢迎回家!”
新幸存者们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农田里的蔬菜冒出嫩芽,新搭建的住房整齐排列,墙上挂着“黎明新城”的木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眼眶纷纷湿润。他们在末日里漂泊太久,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
接下来的几天,新城迎来了新的建设高峰。磐石堡的幸存者里有几个是机械厂的工人,他们主动提出改装武器和车辆,将重机枪安装在新城围墙上,还把卡车改造成了能搭载10人的运输车;溪谷据点的人擅长种植,他们在农场里开辟了新的菜地,种上了从磐石堡带回的蔬菜种子;医疗组的人则忙着培训新的护士,扩大医疗队伍。
周五下午,王医生的通讯设备再次传来好消息——又有两个小据点的幸存者收到广播,正朝着黎明新城赶来,预计周末就能到达。林墨站在新城的了望塔上,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苏晚晴走上了望塔,手里拿着一张新绘制的新城地图——上面标注了农田、果园、武器库、医疗室、学校(正在建设中),还有一片规划中的住宅区。“再过一个月,学校就能建成,孩子们就能上课了。机械厂的工人说,还能造一台小型拖拉机,以后种地就不用再靠人力了。”
林墨接过地图,手指在“学校”的标记上轻轻摩挲:“等学校建成,我们请老吴当老师,他之前是中学的语文老师,正好能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再请机械厂的工人教孩子们修机器,让他们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学到本事,以后才能把新城建设得更好。”
苏晚晴点点头,靠在了望塔的栏杆上,看着夕阳下的新城——农田里的蔬菜绿油油的,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大人们忙着建设住房,远处的通讯塔闪烁着灯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你说,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新城?”苏晚晴轻声问。
林墨握紧她的手,眼神坚定:“会的。等我们的新城足够强大,就派队伍去周边城市,帮助更多的幸存者建立家园,把‘黎明’的名字传遍整个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总有一天,末日会过去,我们会重建文明,让孩子们再也不用害怕丧尸和变异体。”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黎明新城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曾是废弃的图书馆,如今是幸存者的家园;这里曾是末日的废墟,如今是希望的摇篮。林墨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危险,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只要“黎明”的信念不灭,就一定能在这片废土上,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