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阳光变得热烈起来,洒在黎明新城的田野上,把土壤晒得暖洋洋的。经过清明的养护,幼苗已经进入了“分蘖关键期”——玉米苗长出了5片叶子,根部周围冒出了3-4个细小的分蘖芽;水稻苗在浅水里长得更壮,每株苗都分出了2-3个分蘖,像小丛林一样;大豆苗则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藤蔓开始往旁边蔓延。整个联盟都围绕“促进分蘖、保障养分、防控风险”展开工作,每个人都知道,分蘖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秋天的产量。
老周的农务组每天都在田里忙碌,手里拿着“分蘖计数器”——这是老郑用旧计算器改装的,按一下按钮就能记录一株苗的分蘖数,还能自动统计每亩地的平均分蘖数。“东边玉米地:平均每株分蘖3.5个,达标!”老周看着计数器上的数字,满意地对身边的小王说,“再去西边看看,那边的玉米苗之前受了枯根变异体的影响,得多留意一下。”
小王点点头,拿着计数器往西边玉米地跑。刚跑了几步,他就停下来,蹲下身仔细看一株玉米苗——这株苗的叶片没有其他苗那么翠绿,反而有点发黄,叶片上还能看到细小的白色斑点,用手摸一下,斑点处有点黏糊糊的。“周叔!这边的玉米苗不对劲!”小王喊着,老周赶紧跑过去,接过小王手里的计数器,蹲下身观察玉米苗。
他轻轻拨开叶片,发现叶片背面有几只细小的虫子,约0.3厘米长,身体呈白色,像小蛆一样,正趴在叶片的叶脉上,嘴里还吸着什么,叶片上的白色斑点,正是虫子吸食后留下的痕迹。“不好,可能是新的变异体!”老周心里一紧,立刻掏出对讲机:“林墨!苏医生!快到西边玉米地来!这里发现不明虫子,吸食玉米苗的汁液!”
林墨和苏晚晴很快赶到,苏晚晴立刻用镊子夹起一只虫子,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观察。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凝重:“是‘噬汁变异体’!这种变异体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专门附着在作物的叶片和嫩茎上,用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汁液;它们还会分泌‘蜜露’,落在叶片上,容易滋生霉菌,影响光合作用;更可怕的是,这种虫子繁殖速度极快,一天就能产卵,卵孵化后,新的虫子很快就能开始吸食,用不了三天,整个地块的幼苗都会被吸干汁液,分蘖芽也会枯萎!”
老郑也赶了过来,他用“叶片养分检测仪”检测了受影响的玉米苗叶片:“叶片汁液含量比正常苗低20%,再这样下去,分蘖芽肯定会枯萎!”老郑的眉头拧成一团,“现在西边玉米地已经有10亩受影响,要是扩散到其他地块,咱们的分蘖期养护就全白费了!”
林墨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西边玉米地旁的临时指挥部开会,帆布棚里的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噬汁变异体的核心威胁是‘吸食汁液、分泌蜜露、快速繁殖’,围剿的关键是‘叶面消杀、杀卵除霉、保护嫩茎’。”林墨开门见山,“老郑,你先从设备改装入手,怎么高效消杀这些虫子?”
老郑立刻掏出一张草图,上面画着各种设备:“第一,改装‘高压叶面喷雾机’——用旧时代的高压清洗机改装,加装细雾喷嘴,能把药剂喷成微米级的雾滴,均匀覆盖在叶片正反面,包括叶片背面的虫子也能喷到;第二,做‘虫卵收集刷’——用软毛刷和竹竿做成长柄刷,能刷掉叶片背面的虫卵,配合喷雾机使用,消杀效果更好;第三,改装‘蜜露清理机’——用小型风扇加装吸嘴,能吸掉叶片上的蜜露,防止滋生霉菌,还能吹走部分成虫。机械组6个人,2小时内改好3台喷雾机、20把虫卵收集刷和2台蜜露清理机!”
“药剂方面我来负责!”苏晚晴接过话,她从医疗箱里拿出几个药剂瓶:“我和老周调配三种药剂:第一种是‘叶面杀成虫剂’,用吡虫啉(杀吸食性害虫)、高效氯氰菊酯(增强杀虫效果)和清水按1:0.5:200的比例混合,通过高压喷雾机喷在叶片上,能快速杀死成虫;第二种是‘杀卵剂’,用噻嗪酮加黏合剂,做成糊状,刷在叶片背面,能杀死虫卵;第三种是‘蜜露清洗剂’,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通过蜜露清理机喷在叶片上,能溶解蜜露,还能防止霉菌滋生。三种药剂要配合使用,先杀成虫,再刷虫卵,最后清理蜜露,才能彻底围剿噬汁变异体!”
赵磊站起身,语气果断:“巡逻队分五组:第一组协助老郑改装设备,负责搬运零件、测试喷雾机的压力;第二组跟着医疗组配药剂,装药剂桶、调试喷嘴;第三组用高压喷雾机消杀成虫,重点喷叶片背面;第四组用虫卵收集刷刷虫卵,配合第三组工作;第五组用蜜露清理机清理蜜露,同时监测其他地块,防止变异体扩散。”
“河港和畜牧据点我来协调!”老河的声音洪亮,“我带船员帮着做虫卵收集刷,河港有不少软毛和竹竿,刚好能用来做刷子;畜牧据点有大型的水箱,能用来装药剂,保证药剂供应;另外,船员们还能帮着监测水稻田和大豆地,这些地块的幼苗也容易受到噬汁变异体的攻击,得提前预防!”
老周最后补充:“我带农务组的队员做三件事:第一,实时监测所有地块的噬汁变异体数量和叶片汁液含量,每小时测一次,受影响地块每30分钟测一次;第二,标记受影响严重的幼苗,重点消杀;第三,等消杀完成后,给受影响的幼苗喷‘叶面营养剂’,补充流失的汁液,促进分蘖芽生长。”
“现在是上午10点,12点前必须完成设备改装和药剂调配,下午1点前开始消杀,明天上午完成所有受影响地块的围剿!”林墨看了看手表,“大家行动!”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都立刻投入战斗。机械组的队员扛着高压清洗机和零件往临时车间跑,老郑亲自改装喷雾机,小李拿着扳手紧固喷嘴:“郑工,喷嘴的压力调多少合适?既能喷到叶片背面,又不会伤到幼苗?”“调到0.3mpa,这个压力刚好,雾滴细,还不会把叶片吹断!”老郑一边说,一边用压力表测试压力。
医疗组的配药点设在帆布棚里,三个大陶缸分别装着杀成虫剂、杀卵剂和蜜露清洗剂。陈阳按比例将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倒入陶缸,老周拿着长木棍搅拌,药液泛起淡淡的黄色泡沫:“陈阳,吡虫啉别加多了!200斤水加1斤吡虫啉,多了会伤叶片!”“周叔,我量了,这缸水200斤,刚好加1斤吡虫啉!”陈阳举着量杯,确保剂量准确。
赵磊的第三组队员已经拿着改装好的高压喷雾机开始消杀,小王握着喷雾机的喷头,仔细地喷着玉米苗的叶片,连叶片背面都不放过:“这喷雾机真好用,雾滴又细又匀,肯定能杀死虫子!”旁边的队员则用虫卵收集刷刷叶片背面的虫卵,刷子轻轻划过叶片,虫卵就被刷了下来,落在地上,很快就被后续的喷雾机喷到药剂,死了过去。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很快就做好了20把虫卵收集刷,船员们扛着刷子往玉米地跑,递给正在工作的队员:“这刷子好用吗?不行我们再改!”“好用!软毛刚好能刷掉虫卵,又不伤到叶片!”队员们笑着说,船员们也加入了刷虫卵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效率提高了不少。
中午12点,所有设备改装和药剂调配都完成了。下午1点,大规模消杀开始——高压喷雾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喷出的细雾像细雨一样,覆盖在玉米苗的叶片上;虫卵收集刷在叶片背面轻轻划过,虫卵被一一清除;蜜露清理机则跟在后面,吸掉叶片上的蜜露,叶片很快就恢复了翠绿。
老周拿着叶片养分检测仪实时监测:“叶片汁液含量在回升!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了!”老周兴奋地喊,苏晚晴也松了口气:“消杀效果很好,成虫死亡率100%,虫卵也清理得差不多了!”
可就在下午3点,负责监测大豆地的队员突然喊:“周叔!大豆地也发现噬汁变异体了!在藤蔓上!”林墨立刻决定:“分两组人去大豆地,一组用高压喷雾机消杀,一组用虫卵收集刷清理,苏医生,把杀成虫剂的浓度稍微提高一点,大豆藤蔓比较粗,能承受更高浓度的药剂!”
苏晚晴立刻调整药剂浓度,将吡虫啉的比例提高到1:0.6:200,队员们带着调整后的药剂和设备往大豆地跑。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大豆地的噬汁变异体也被成功围剿。
第二天上午8点,所有受影响地块的围剿工作全部完成。老周拿着分蘖计数器走遍所有地块,受影响的玉米苗和大豆苗都恢复了正常,分蘖芽也开始茁壮成长。他在“分蘖期养护进度表”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对勾:“所有地块都合格!噬汁变异体被彻底围剿!”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噬汁变异体围剿胜利庆功宴”。后勤组用新蒸的玉米面窝头,炒了一盘青菜,还炖了一锅土豆炖豆角;畜牧据点送来了一大盆煮好的羊奶,热气腾腾的。队员们围坐在取暖炉旁,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兴奋的笑容。
老河喝了一口羊奶,对林墨说:“以前遇到这种吸食汁液的虫子,只能人工捉,累死也捉不完,现在有了高压喷雾机和杀卵剂,太方便了!明年我河港种玉米,也得备上这些设备!”
林墨笑着点头:“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孕穗期准备’了——老郑要检修所有设备,确保孕穗期能用;苏医生要准备孕穗期的病虫害预防药剂;老周则要制定孕穗期的施肥计划,补施氮肥,促进孕穗;另外,我们还要开始准备夏季的防涝措施,老郑要检修排水系统,防止下雨时田间积水。”
老周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孕穗期施肥计划表:“孕穗期每亩施氮肥30斤,分两次施,第一次下周,第二次再过十五天,这样能让穗子长得更大,颗粒更饱满!”
苏晚晴也补充道:“我打算在田里装‘虫害监测摄像头’,老郑已经画好图纸了——摄像头能实时监测田间的虫害情况,一旦发现虫子,马上就能报警,还能远程控制喷雾机进行消杀!”
老郑接过话:“我还想给高压喷雾机加‘自动导航模块’,以后消杀的时候,喷雾机能自动沿着田埂行驶,不用人工操控,省不少力!”
夜色渐深,取暖炉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远处的田野里,幼苗在月光下茁壮成长,分蘖芽也越来越壮;灌溉渠里的水潺潺流淌,滋润着土壤;黎明河的水面平静无波,像一面镜子,映着天上的星星。
林墨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孕穗期或许还会有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茁壮成长的幼苗,这些不断升级的设备,都是联盟对秋天的希望。在末日的土地上,黎明新城会继续成长,继续变强,终将迎来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谷雨,他们在田野里围剿噬汁变异体,守护幼苗的分蘖;夏天,他们会在烈日下为幼苗浇水施肥,等待孕穗;秋天,他们会收获满满的粮食,让每个队员都能吃饱穿暖。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黎明的光芒会越来越亮,照亮更多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