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档名为《寻觅山河》的大型文化探索旅行综艺向沈清梧发出了邀约。节目旨在探寻祖国各地的古建筑、失传技艺、特色美食和深厚的人文风情,为期两个月,行程遍布大江南北。这档节目格调高,立意深,与沈清梧目前想要沉淀、提升公众形象的需求不谋而合。团队经过商议,接下了这个工作。
苏墨、晓芸自然随行,冷五带领的安保小组更是全程护卫。让晓芸暗自欣喜的是,这意味着她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和冷五朝夕相处。
节目组的第一站,选在了苍凉壮阔的西北戈壁。这里有一座废弃的古代军事堡垒遗址,风沙侵蚀了棱角,只剩下断壁残垣,在如血残阳下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
白天的录制很辛苦,风沙大,日照强。晓芸作为助理,忙前忙后,却总是忍不住偷偷去寻找那个沉默的身影。冷五穿着便于行动的黑色冲锋衣,戴着墨镜,如同融入背景的磐石,警惕地巡视着周围,尤其是在沈清梧进行高空拍摄或深入废墟内部时,他几乎寸步不离。
晚上,节目组在堡垒旁的空地扎营,燃起篝火。嘉宾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当地特色的烤馕和羊肉,听着随行历史学者讲述这座古堡的故事。气氛苍凉而豪迈。
晓芸趁着给大家分发水果的间隙,拿了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悄悄走到独自坐在稍远一处矮墙上的冷五身边。
“龙哥,给你。”她鼓起勇气,把苹果递过去,声音在夜风里有些轻颤,“今天风沙大,你……你辛苦了。”
冷五转过头,墨镜下的目光看不出情绪。他没有接,只是淡淡道:“不辛苦,分内事。你自己吃。”
他的语气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像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
晓芸举着苹果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热度一点点褪去,只剩下被戈壁夜风吹拂的冰凉。她讷讷地收回手,低低“哦”了一声,默默转身走回篝火旁,觉得手里的苹果沉甸甸的,压得她心里发闷。
与西北的粗犷截然不同,节目的第二站来到了婉约的江南水乡。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乌篷船在细雨中咿呀划过,仿佛连时间都慢了下来。
在这里,节目组安排了一项任务——学习并体验当地传统的缫丝和刺绣工艺。沈清梧学得认真,展现出极强的领悟力,引得工艺大师连连称赞。晓芸在一旁帮忙打理,心思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守在作坊门口的那个身影。
江南的雨,绵绵密密,带着化不开的愁绪。录制间隙,晓芸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廊下看雨。冷五就站在不远处的桥头,身姿挺拔如松,雨丝打湿了他的肩头,他却浑然不觉。
晓芸看着他被雨水勾勒出的冷硬侧影,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和心疼。她跑回屋里,倒了一杯刚沏好的、滚烫的姜茶,小心地捧着,再次走向他。
“龙哥,喝点姜茶驱驱寒吧。”她仰起头,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自然些,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不易察觉的恳求。
这一次,冷五接过了杯子。他的指尖冰凉,触碰到晓芸温热的手背,让她微微一颤。
然而,他只是将杯子握在手里,并没有喝。目光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湿漉漉的街巷,仿佛那杯饱含心意的姜茶,与他身上肩负的职责相比,无足轻重。
“这里地形复杂,水系纵横,安全隐患多,你尽量不要单独行动。”他开口,说的却依旧是工作。
晓芸眼中的光,一点点黯淡下去。她看着他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听着那公事公办的语气,感觉自己所有的关心和试探,都像这江南的雨滴,落入水中,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我知道了。”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转身默默离开。这一次,她没有再回头,眼泪混着冰凉的雨水,悄无声息地滑落。她终于清晰地意识到,她和他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他冷硬的性格,更是一道她似乎永远也无法跨越的、名为“职责”与“过去”的鸿沟。
冷五看着晓芸单薄而失落的背影消失在廊檐尽头,握着那杯渐凉的姜茶,手指微微收紧。他并非毫无所觉,只是他从小被灌输的信念、被磨灭的情感,让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份纯粹而炽热的心意。他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能做的,只有用最习惯的冷漠和疏离,将自己和她隔绝开来,以为这样,就是对彼此最好的保护。
他却不知道,这种无声的拒绝,比任何言语都更伤人心。
江南的雨还在下,润湿了青石板,也氤氲了一颗刚刚萌芽便备受煎熬的少女心。旅途仍在继续,前方的风景或许会更美,但晓芸的心,却像这水乡的天空,布满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