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RANGE的合作风波刚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圆满解决,沈清梧在剧组内的威望更上一层楼。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际,一股更加阴险恶毒的暗流,已在互联网的深渊中酝酿成型,并骤然爆发!
这一次,攻击的矛头不再局限于她的专业或过往黑料,而是直指她最无法选择的根本——她的出身和学历。
数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知名娱乐爆料号,仿佛约好了一般,在同一时间点发布了内容高度相似的“深度起底”长文。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文化女神’人设崩塌?起底沈清梧真实背景:父母皆是文盲农民,初中学历闯江湖!」
「惊爆!沈清梧所谓‘家学渊源’实为惊天骗局!真实学历仅初中,如何成为‘国学大师’?」
「资本造神记:揭秘沈清梧背后金主,为其量身打造‘才女’人设,愚弄大众!」
文章里,“有理有据”地贴出了所谓“调查证据”:模糊的乡镇中学毕业照(其中一张酷似沈清梧少女时期)、采访所谓“同村老乡”的录音(口音浓重地声称沈家祖辈都是种地的,没出过读书人)、甚至还有疑似沈清梧早年打工经历的记录(在餐馆端盘子、在服装店卖衣服)。
这些“证据”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极具迷惑性。文章极力渲染一种反差:一个出身底层、学历低微的年轻女子,怎么可能突然变得如此学识渊博、气度不凡?唯一的解释就是背后有强大的资本力量在为其包装、立人设、甚至代笔!
而那个“背后的金主”,爆料号虽未直接点名,却用尽了暗示性极强的词汇:“行业巨头”、“年轻有为”、“多次探班、关怀备至”、“巨额资源倾斜”,配图更是直接用了狗仔偷拍的顾延之在片场与沈清梧交谈的照片(角度刻意选得有些暧昧),以及星耀世纪官宣沈清梧担任首席顾问的新闻截图。
逻辑链似乎完美闭合:农民出身、初中学历的沈清梧,凭借美貌搭上了星耀副总裁顾延之,顾延之则动用资本力量,为她精心打造了“文化宝藏”的人设,企图将她捧上神坛,牟取巨额利益。
这波攻击,极其恶毒且精准地抓住了当下社会的某些敏感情绪——对“资本操控”的反感、对“学历造假”的痛恨、对“底层逆袭”的怀疑。瞬间点燃了全网民的怒火!
之前那些被沈清梧的专业表现压下去的黑粉和仇富者,如同找到了宣泄口,疯狂反扑:
【我就说!怎么可能有人什么都懂!原来是作弊!】
【农民怎么了?农民不丢人!但弄虚作假、欺骗大众就恶心!】
【初中毕业?那我也能去当历史顾问了?笑死!】
【果然背后有金主啊!顾延之眼光不行啊,捧这么个假货!】
【取关!抵制《宣和风骨》!抵制星耀!】
【建议有关部门查查她!是不是有什么py交易!】
【之前帮沈清梧说话的那些专家呢?是不是也被资本收买了?】
铺天盖地的辱骂和质疑,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都要肮脏!许多原本保持中立甚至对沈清梧有好感的路人,也开始动摇、怀疑。“学历造假”、“资本傀儡”的标签,如同两道巨大的污痕,狠狠泼在她的身上。
星耀世纪的公关部瞬间压力山大,声明发了一份又一份,强调沈清梧的专业能力经过多方验证,但在一片“资本洗地”的嘲讽声中,显得苍白无力。顾延之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个人微博都被冲垮,各种不堪入目的猜测和辱骂充斥评论区。
《宣和风骨》剧组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虽然拍摄仍在继续,但气氛明显变得压抑和怪异。工作人员看沈清梧的眼神变得复杂,敬佩仍在,但多了许多怀疑和探究。一些次要演员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她,生怕被牵连。
安总那边也打来了电话,语气犹豫地表示“宋韵茶点”的合作可能需要“再评估评估风评”,显然是在观望。
沈清梧仿佛一夜之间,又从云端被狠狠踹回泥潭,甚至陷得更深。
晓芸急得直哭,拿着手机的手都在抖:“他们怎么能这样!怎么可以这样说您的父母!这都是假的!假的!”
沈清梧坐在休息椅上,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仔细看,能发现她搁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这道理,她比谁都懂。
这一次的攻击,确实击中了她的“软肋”。她无法解释她的知识来源,她的出身和学历在这个时代看来,确实是巨大的“硬伤”。顾延之的青睐,在此刻也成了“确凿”的罪证。
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荒谬感。千年积累,竟敌不过一纸文凭和出身论?这后世之人,有时竟比她那个时代更加狭隘和势利。
顾延之顶着巨大的压力来到剧组,他想找沈清梧谈谈,却被她的眼神制止了。那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仿佛在说:此时接近,只会坐实谣言。
他看着她独自一人承受着这一切,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壁垒,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和……心疼。他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也有他用钱和权势无法立刻摆平的事情。
李导顶着压力,继续拍摄。一场戏,是沈清梧指导一位老演员饰演的忠臣在朝堂上死谏。那老演员情绪饱满,演得涕泪交加,壮怀激烈。
拍完后,沈清梧却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大人,悲愤过溢了。”
老演员正在情绪上,闻言有些不悦:“沈老师,忠臣死谏,难道不该如此悲壮吗?”
沈清梧看着他,目光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很远的地方:“真正的绝望,并非歇斯底里。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纵使君王昏聩、同僚倾轧、前途无望,仍秉持心中一点浩然气,据理力争,言所当言。其力或许微薄,其声或许孤独,但其态,必是稳的,其眼神,必是亮的。因为其所争所护,非为一己之生死荣辱,乃是……道统。”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心未死,则脊梁不可弯。”
一番话,说得那老演员怔在当场,细细品味,继而面露惭色,心悦诚服:“沈老师指点的是……是我浅薄了。”
周围听到这番话的工作人员,也无不动容。能说出这般见解的人,怎么可能是徒有虚表的草包?
然而,这细微的 professional 光辉,在滔天的网络暴力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收工后,沈清梧谢绝了所有人的陪伴,独自一人回到酒店房间(因舆论压力,她近期暂住酒店)。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聚集不肯离去的记者和少数激进黑粉,举着刺目的牌子和镜头,如同嗜血的秃鹫。
手机还在不断震动,是各种辱骂短信和骚扰电话。她直接关了机。
世界终于清静了。
她缓缓靠在冰冷的玻璃上,闭上眼睛。
这一次,她确实感受到了压力。这种针对出身和根本的否定,比任何专业质疑都更能动摇人的心志。她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属于这个时代,这些努力是否值得。
但仅仅是一瞬间。
她睁开眼,眼底深处那簇冰冷的火焰再次燃起。
出身?学历?
真是可笑。
她沈执砚能走到今天,何曾依靠过那些东西?
千年前的宫闱,比这险恶百倍,她照样能杀出一条生路。
想用这种下作手段打倒她?
未免……太天真了。
她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她的知识从何而来。
她只需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些知识,真实不虚,且无可替代!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有线网络(避开酒店可能不安全的wiFi)。她没有去看那些污言秽语,而是直接开始搜索几个带头造谣的爆料号的背景信息、资金来源,以及那些所谓“证据”的原始出处。
同时,她拨通了一个号码,那是寒山客老先生之前留给她的私人联系方式。
电话接通,她言简意赅:“寒山先生,冒昧打扰。近日风波,想必您已听闻。清梧有一事相求……”
第十七回,寒夜独行。
浊浪滔天,欲噬其骨。
她却于寒夜中,独自点亮了一盏灯。
照亮的不止是前路,更是……
反击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