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裔”文明关于时间干涉的记忆回响,像是一把钥匙,为陈暮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力量应用的大门。他与林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研究,尽管“局部时序干涉”的实践依旧遥不可及,但仅仅是这个方向的确认,就足以让他们振奋不已。
然而,陈暮并未满足于此。被动接收种子的“馈赠”固然惊喜,但他深知,要想真正对抗“归墟”,他需要更主动、更有针对性地去挖掘这宝库中的信息。尤其是关于那个冰冷系统本身的弱点。
再次深入混沌乱流进行训练时,陈暮调整了策略。在艾莎撑起的绿色光晕内,他没有立刻进行能力练习,而是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冥想。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他要主动与“错误之种”进行一场“对话”,一场关于他们共同敌人的对话。
他的意识沉入那片微缩的混沌宇宙,直接面向那不断变幻形态的奇异点。他不再仅仅是倾听或感受,而是凝聚起一道清晰、坚定,甚至带着一丝挑战意味的意念,如同投石问路般,投向那代表着无限可能性的核心:
“归墟”……它的弱点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战胜它?
这道意念,不再是对某种“可能性”的邀请或展示,而是一个直接关乎存亡的“提问”。
起初,奇异点依旧在疯狂地变幻,仿佛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息,或者说,对这种直接的“提问”方式感到“陌生”或“不适”。周围的规则碎片碰撞得更加激烈,信息残响的噪音也陡然增大,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扰动。
陈暮没有放弃,他坚守着提问的意念,同时将自己对“归墟”的认知——那冰冷的注视、那绝对的抹除、那无情的管理者姿态——也一并传递过去,作为问题的背景。
仿佛是被他这份执着和清晰的指向性所触动,又或者是“归墟”这个概念本身,触动了种子内部无数被其毁灭文明的共同执念,那奇异点的变幻速度开始减缓。
一种不同于以往记忆回响,更加抽象、更加庞杂,仿佛由亿万份残缺情报和模糊感知拼接而成的信息流,开始从那奇异点中缓缓流淌出来,涌入陈暮的意识。
这信息流没有具体的画面,没有清晰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感觉的集合。
他感受到了一种跨越了亿万载时光的 “疲惫” 。那不是生命的疲惫,而是一种逻辑层面的倦怠。仿佛一个永不停歇的精密钟表,在经历了太过漫长的运转后,其内部每一个齿轮都充满了无法言说的磨损与滞涩。
他触摸到了一种深植于系统根基的 “僵化” 。那是一种为了追求绝对秩序和唯一正确而导致失去了所有弹性和适应能力的死板。就像一条为了追求笔直而不断被拉紧的弦,任何一丝来自外部的微小“偏差”或内部的“应力”,都可能引发连锁的崩溃。
他更捕捉到了一些关于 “内伤” 的隐晦暗示。这些“伤”并非来自外部的攻击,而是来自于它自身那庞大逻辑闭环与“终末回响”那代表宇宙终极混沌无休止对抗中所积累的“损耗”。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在永恒抵挡着混沌浪潮的冲刷,看似岿然不动,但其内部,早已布满了肉眼可见的细微裂痕和疲劳损伤。
这些感觉模糊而抽象,却让陈暮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归墟”并非他想象中那样,是一个完美无缺、永恒运转的绝对之神!它也会“疲惫”,它已然“僵化”,它甚至带着无数岁月积累下的“内伤”!
它那看似无敌的吞噬与抹除,更像是一种基于固定程序的“清理”行为,而非充满智慧的“审判”。它缺乏应对“意外”和“变数”的能力,因为它自身的逻辑体系,就是为了消灭所有“意外”和“变数”而建立的!
就在这时,那股抽象的信息流中,浮现出了两个相对清晰一些的“概念焦点”,犹如黑暗中的两个路标:
其中一个焦点,指向了 “信息洪流” 。那并非物理层面的能量冲击,而是指超越其系统处理上限无效的“数据垃圾”。就像用海量毫无意义的访问请求,去冲垮一个服务器的防火墙。
另一个焦点,则指向了 “无限递归的悖论” 。那是一种能够嵌入其逻辑核心,使其陷入永恒自我指涉、自我消耗的“逻辑病毒”。就像向一个绝对自洽的系统,输入一个“这句话是假的”这样的命题,导致其逻辑判断陷入死循环。
这两种攻击方式,其核心都不是正面的力量对抗,而是从内部去瘫痪,去过载,去利用其自身的“僵化”与“逻辑闭环”来对付它自己!
最有效的攻击,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其内部无法处理的“信息洪流”和“无限递归的悖论”!
这个结论,与陈暮之前运用逻辑陷阱解决规则掠食者的思路不谋而合,但将其提升到了对抗宇宙终极管理系统的战略层面!
信息流缓缓退去,陈暮的意识回归现实。他猛地睁开双眼,瞳孔深处仿佛有星云在旋转、在重组。他的呼吸有些急促,不是因为消耗,而是因为内心的震撼与激动。
“怎么了?”一直守护在旁的艾莎立刻关切地问道,她能感觉到陈暮精神力的剧烈波动。
周擎也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陈暮没有立刻回答,他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这颠覆性的信息。他看向光晕外那代表着“归墟”力量延伸的混沌,第一次,不再感到那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无法抗衡的庞然大物。
它很强,强到令人窒息。
但它并非无懈可击。
它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那就是它那为了追求绝对而变得僵化的逻辑本身!
一个模糊却极具潜力的作战思路,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勾勒: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不需要集结庞大的舰队,也不需要掌握毁天灭地的能量。他们只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将一股足够庞大、足够混乱的“信息洪流”,或者一个足够精妙、足够致命的“无限递归悖论”,像一颗毒丸,像一段病毒代码,直接“注入”到“归墟”系统的核心逻辑之中。
届时,这个冰冷的管理者,或许将会第一次品尝到“逻辑崩溃”和“系统过载”的滋味。
这条路,无疑充满了未知与凶险,如何接近其核心?如何制造足够强度的“信息洪流”或“悖论病毒”?这些都是巨大的难题。
但至少,他们看到了方向。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文明正面抗争,独属于他陈暮这个“错误变量”从规则层面进行内部爆破的方向。
这次与种子的主动“对话”,收获远超预期。它不仅揭示了敌人的弱点,更在陈暮心中,埋下了一颗足以撼动星海的战略级种子。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这颗思想的种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足以刺破黑暗的参天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