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夕,张乾家中。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聊。张乾的母亲,腰腿比以往轻便了许多,脸上也多了红润,她看了看老伴儿,又望向儿子,语气真诚地开了口:
“乾儿啊,妈这心里一直惦记着个事。林阿姨帮了咱家这么大的忙,我这身子骨才能这么松快。过节了,咱们得好好谢谢人家。我跟你爸商量了,想端午节请林阿姨一家来咱家吃顿饭,表表心意。”
张乾的父亲也点头附和:“是啊,受人恩惠,不能忘。林大姐一家都是实在人,咱们得表示一下。”
张乾听了,心里暖暖的,立刻说:“爸妈,你们这想法太好了!我这就跟念晴说。”他当即拿出手机,联系了念晴。
电话里,张乾转达了父母的心意。念晴一听,连忙婉拒:“张大哥,这怎么好意思!我妈说了,那都是举手之劳,虽然我们在陌生的网络结识,我们成为朋友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让叔叔阿姨千万别这么客气,心意我们领了!”
张乾却坚持道:“念晴,你就别推辞了。我妈这人实在,不让她表达这份谢意,她心里过意不去。再说,咱们两家也投缘,正好趁过节聚聚,热闹热闹。”
念晴见张乾态度诚恳,便说:“那……我跟我妈和天赐商量一下再回复你。”
放下电话,念晴把张家的邀请告诉了林心大和天赐。林心大沉吟片刻,笑着说:“人家一片真心,咱们要是再推辞,反倒显得生分了。既然张乾妈妈诚心请,咱们就去。不过,”她话锋一转,“咱们也不能空手去。上次张乾帮了玥玥,咱们也得谢谢人家。正好,我包了些粽子,再带些自己做的点心,礼尚往来。”
天赐也赞同:“妈说得对。张家是重情义的人家,咱们去聚聚挺好。”
于是,端午节当天,林心大带着自己精心包制的蛋黄鲜肉粽和豆沙粽,天赐和念晴提着时令水果和给张乾儿子准备的文具礼盒,一家人来到了张乾家。
张乾父母早已在门口热情迎接。两位老太太一见面,就亲切地拉住了手。张母激动地说:“林大姐,可把你们盼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张家的房子收拾得整洁温馨,餐桌上摆满了张母亲手烹制的丰盛家常菜,充满了节日的氛围。两家人围坐一桌,气氛融洽。张乾的儿子比玥玥大几岁,是个懂事的小哥哥,主动带着玥玥玩,很快就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
席间,大人们相谈甚欢。张母不停地给林心大夹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饭后,女眷们在客厅喝茶聊天,张母拉着林心大的手,说起了悄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和疼爱:
“林大姐,不瞒你说,我啊,一直就想要个孙女,贴心小棉袄。可我那儿媳妇,身体底子弱,体寒得厉害,调理了好些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孙子。我是心疼她,所以孙子生下来后,就我一个人带,没让她操什么心,让她好好养身体。”
林心大听了这番话,心里一动,瞬间明白了这位老姐姐独自带大孙子的不易和那份深藏的慈母心。她看着不远处正和自己孙女玩得开心的张乾,又看了看身边这位善良质朴的老姐姐,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她反握住张母的手,温和地笑着说:
“老姐姐,您要是不嫌弃,您看我家这小孙女玥玥,您喜欢吗?这孩子跟张乾也投缘。要是您乐意,让玥玥认张乾做个干爹,您不就也多了一个孙女了吗?”
张母一听这话,愣住了,随即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双手紧紧攥住林心大的手,声音都有些颤抖:“林大姐……这……这真是……这怎么好意思……”“哎呀!我们玥玥多个人疼,这是我们求之不得啊!”林心大回应着…“这太好了!谢谢!谢谢您!”张母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道谢,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这个提议,简直说到了她心坎里。
林心大拍拍她的手,笑着说:“老姐姐,您别客气。这是孩子们的缘分,也是咱们两家的缘分。”
这时,张乾和天赐他们也走了过来,看到两位母亲手握着手,眼含热泪,都有些诧异。林心大便把刚才的想法说了出来。张乾听了,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温暖而荣幸的笑容,他看向天赐和念晴:“这……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天赐和念晴你们……”
天赐和念晴相视一笑,他们早已感受到张乾的真诚和对玥玥的疼爱。天赐点点头,爽快地说:“张大哥,玥玥跟你投缘,我们没意见!这是好事!”
念晴也笑着说:“是啊,张大哥,以后玥玥可就多一个人疼了。”
这个端午节的聚会,因一个温暖的提议,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一顿家常便饭,连接起了两颗母亲的心,也正式开启了两家一段超越普通朋友的、亲如家人的关系。“干亲”的约定,像一枚甜蜜的粽子,用情感的糯米包裹着缘分的馅料,将两家人更紧密地系在了一起。 窗外的艾草飘香,屋内的温情流淌,这个端午节,注定将成为两家人记忆中难忘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