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临江县翠屏山水寨。
此时的翠屏山经过三个月的打造,早已今非昔比。
拥有一座可容纳四十艘楼船同时停靠装卸货物的大型码头,码头设立仓库铺面等设施。
码头附近有座水寨,水寨只有甘宁的船只能进入,里面驻守着三百锦帆义从。
翠屏山顶有一座营寨,甘家在巴郡的加工产业都搬到里面。
有民两千三百多人,平时防守义从三百人,此时在此处的兵力却超过千人。
山谷处还有铁矿开采区,外围有开垦的六千多亩田地作为掩护。
可以说如今的翠屏山据点已经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镇。
吸收的益州流民会暂时安置在这里,再转运一部分至洞庭湖或海外领地,一部分留下来装卸货物,打造铁器。
甘宁今日在这里便是约见一位将来影响整个益州局势的人物——绵竹县尉,贩卖私盐的豪杰马相。
这个汉末历史上数年后在巴蜀敢第一个称帝的枭雄,部队最巅峰时足足有十多万人。
【人物】:马相(绎之)
【武力】:87
【统帅】:77
【智力】:72
【政治】:68
【魅力】:69
马相不仅长期在官场上结交官员如鱼得水,在道上也为人豪爽,于蜀郡和广汉郡广有侠名。
同时手下有绿林好手八百多人,马家走商楼船不下28艘,十分有钱。
以前经过甘宁掌管控水道时也与甘宁有过一面之缘。
如今再次见面,都是道上响当当的豪杰。
两人不由各自寒暄,称兄道弟,酒过三巡后马相直奔主题问道。
“听说兴霸贤弟要与马某有笔生意要谈,为兄洗耳恭听!”
“马兄,那我就直言了!”
“听说马兄茶盐生意做得很大,常与西边的白马羌做有茶马生意!”
“在下想委托马兄替我采买一批高品质母马,不知可有门路!”
“不满贤弟,这茶马一道朝廷查的比较严!”
“往时我们以茶饼到白马羌所换多为阉马,母马有些难办!”
马相露出一丝为难。
甘宁听完微微一笑,难办不代表不能办,只是出的价不够罢了。
而马相不缺钱,只能从其他东西入手。
“马兄,前些时日,甘某领兵战蛮兵于陪陵!”
“蛮兵悍不畏死且数量十倍于我,却被杀得大败损失惨重,马兄可知是何原因?”
“这,莫非贤弟手下更加悍勇?”
马相不明白甘宁为何会突然问这个,作为道上的豪杰,他自然知道甘宁平蛮之战的武勇。
“呵呵,除了勇武,关键还是我朝廷兵马人皆着甲,兵器锋利!”
“反观蛮兵能穿皮甲者不足三成,其余多兽衣!”
“今我观马兄手下皆精悍之士,却缺乏精良装备防身,一旦遇上恶战,只怕追悔莫及!”
“嘶!原来如此,可惜马某没有门路,莫非!”
马相紧盯着甘宁,好似发现了新大陆。
“呵呵,马兄,如今这世道越来越不太平,以我观之,一两年内天下必乱!”
“我等英雄豪杰,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仰人鼻息,唯有强大自己,方可无惧于人!”
“兄钱财千万,又可走私茶马,广开盐路!”
“我平蛮得甲胄上千具,兵器数千,我两何不再来个甲马生意?以甲换马!”
“到时放眼巴蜀,还有何人敢跟兄长比,官府就算发现也要掂量掂量!”
“好,干了,如何交换?”
马相被甘宁看破野心也不惊慌,他自己也看出甘宁的野心。
老大不说老二,只要对方心思不在益州就行。
“母马一匹换五套牛皮扎甲,另加五把枪头!”
“军马一匹换两套皮甲,五把环首刀!或者15把各式兵器!”
“可,贤弟爽快,没想到贤弟对马匹如此情有独钟,这玩意在南方可是不好养啊!”
“呵呵,在南方不好养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不能养!”
“马兄,我等如今所卖之物无不是杀九族之物,如今朝廷无力不追究不代表以后仍会如此!”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下在海外寻得一良地!”
“想带人去开垦,为兄弟们留条后路,兄长有没有兴趣参与?”
甘宁随后打开一张他画的局部牛皮地图,指了指三韩地区。
“原来真有这种好地方?马某家中略有薄资,可助贤弟一臂之力。
不瞒贤弟,这些年来马某空有万贯家财,可却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若是有个退路,再好不过!”
“年后某便派人占了此处,目前我甘家虽有楼船三十艨艟五艘!”
“但还远不够,希望向兄长借助一些船只!”
“好说,兄弟,马某必全力相助!”
“十日内给你筹集20艘楼船过来,另外马某出钱300万助你筹集物资!”
“马兄大义,来日打下的地盘,必有马兄的一份!”
“兴霸贤弟,干!”
两人越聊越投机,两个同一个层次的豪杰,手底下人马都不少。
甘宁的心思在海外,马相的心思如今主要还都在益州。
如今相当于两人合股投资开辟一个退路之地。
哪怕是预感到危险时提前把家人送过去,也值得这笔投资。
何况有掌控长江水道的甘宁做盟友,以后他马相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强。
加上有兵器甲胄暗中供应,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甘宁成功拉到马相的赞助,同时利用兵甲加速升华他的野心,各取所需。
如今翠屏山他有铁匠八十多人,做皮甲的工坊人员两百。
正秘密给他打造兵器甲胄,洞庭湖岛上如今规模只怕更大。
卖给马相的部分,用那些缴获的就够了,之所以要母马,便是奔着养马去的。
耽罗国(后世的济州岛)就是一个养马的宝地,也将是他的首个目标。
如今冬日虽寒,但甘宁物资充足。
可以先到洞庭湖等地休整一番,把船上劫掠的物资变卖成钱,年后再行出发。
甘宁随后数天都在筹备各种物资,留下马忠替他打理翠屏山,负责益州这边的事务,扩招义从和流民。
十天后,在获得一批武器装备的马相果然派人送来了二十艘楼船。
随后甘宁抽调义从和工匠,装载物资东进。
加上甘宁自己的船只,此次从益州出发的船队共有艨艟一艘,楼船四十艘。
人员方面大将黄忠魏延,100劫营骑人马皆去。
200铁卫,锦帆义从1000人,工匠农夫水手等辅助人员500人。
装备物资更是装了足足15艘楼船,浩浩荡荡的船队使得巴郡过往船只惊叹不已。
这规模比如今的益州水师还强大,上面的士兵人人穿甲,威慑力十足。
当地官员却无可奈何,只要甘宁不公然打出造反的旗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此时成功安抚板楯蛮功成归来的曹谦和严颜得到消息大惊失色,他们都没料到甘宁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一旦作乱毫不怀疑甘宁马上能拉起数千兵马,还是战力强悍的兵马。
曹谦不由有些后悔将甘宁这个地头蛇给得罪死了,毕竟穿鞋的怕光脚的。
他急忙命令严颜的江州兵马做好预防突发情况的准备。
万一甘宁是要起兵作乱,那头一个要针对的绝对是吞并他功劳的曹谦,
一旦此时刚平息板楯蛮的巴郡又有人造反作乱,他这个太守肯定会被皇帝降罪。
不知不觉甘宁已经拥有在巴郡地区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势力。
当官时一个县令就敢拿他出气,如今不当官反而连太守都害怕他。
在巴郡各地官府暗自提防两天后,甘宁船队终于浩浩荡荡开往荆州。
确认只是正常的行商活动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