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交通升级项目的设备安装工作刚启动,印尼雅加达市政府就发布了政务信息化项目招标公告。作为印尼的首都,雅加达聚集了超 1000 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达 40%,政务办理需求极为庞大。但当地政务系统长期存在 “数据孤岛” 问题 ——12 个政府部门(包括移民局、市政厅、警察局、税务局等)的系统各自独立,居民办理一项简单的居住证,需先到社区居委会开居住证明,再到警察局核验身份,最后到移民局提交材料,全程要跑 3 个部门,提交 4 套重复材料,平均办理时间长达 7 天,市民抱怨声不断。此次项目预算 3.5 亿人民币,核心目标就是 “打通数据壁垒,提升政务办理效率”。
欧安防在连续两次竞标失利后,急于在雅加达项目扳回一局,迅速联合印尼本地一家软件公司提交方案。其核心思路是 “新建一套独立政务系统”:将 12 个部门的核心数据全部迁移至新系统,居民通过新开发的 “雅加达政务 App” 在线提交材料,实现 “一站式办理”。欧安防东南亚区负责人在方案宣讲会上强调:“我们的新系统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云架构,数据处理速度比现有系统快 5 倍,能彻底解决雅加达的政务效率问题。”
但林辰在分析欧安防方案时,立刻指出了致命缺陷:“雅加达现有 12 个部门的系统分属不同开发商,数据格式、接口标准完全不同,强行迁移数据不仅需要耗费 3 个月以上的时间,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更关键的是,新系统与现有系统不兼容,部门日常办公仍需切换两套系统,反而会增加工作负担。他们根本没理解‘打通数据壁垒’的核心是‘兼容’,不是‘重建’。”
此时,联盟中专注政务对接的南京智联政务终于迎来 “主场时刻”。作为国内政务系统对接领域的龙头企业,智联政务曾参与过江苏、浙江等省份的 “一网通办” 项目,研发的 “政务对接中间件” 已成功兼容过 80 多种不同类型的政务系统。“我们的中间件就像‘数据翻译官’,能将不同部门系统的数据格式自动转换成统一标准,无需迁移数据,就能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 智联政务创始人刘敏在联盟专项会议上自信地介绍。
林辰当即决定,由智联政务主导方案设计,辰星科技提供安防数据支持,组成 “政务 + 安防” 联动团队。“雅加达居民办理居住证时,最麻烦的就是证明‘实际居住地址’,需要提供租房合同或房产证。而我们的安防系统存储了社区居民的人脸识别出入记录,这些数据完全可以作为‘居住地址核验’的依据,帮居民省去提交材料的步骤。” 林辰补充道,这一思路让方案瞬间具备了差异化优势。
专项团队随即前往雅加达,展开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在雅加达南部的 Kebayoran baru 社区,团队亲眼目睹了政务办理的低效:居民阿卜杜勒为了办理居住证,早上 8 点就到社区居委会排队开证明,10 点赶到警察局核验身份时,发现材料缺少一项,只能返回居委会补办,等到下午 3 点终于提交完所有材料,却被告知需要 7 天后才能领取证件。“跑了一整天,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拿到证。” 阿卜杜勒无奈的抱怨,更坚定了团队解决问题的决心。
基于调研结果,联盟团队敲定最终方案,核心分为两大模块:
一是政务数据对接模块,由智联政务负责。研发适配雅加达 12 个政府部门的 “政务对接中间件”,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的前提下,通过 ApI 接口将各部门的数据打通 —— 居民在 App 上提交居住证申请后,系统会自动向移民局调取身份信息、向警察局调取无犯罪记录、向社区居委会调取居住登记信息,无需居民手动提交;同时,中间件具备 “数据加密传输” 功能,所有跨部门数据均采用印尼政府认可的加密算法,确保信息安全。
二是安防与政务联动模块,由辰星科技与智联政务协同完成。将辰星科技在雅加达已落地的 10 个社区安防系统,与政务系统对接:居民办理居住证时,系统可自动调用安防系统的 “居住地址核验” 数据 —— 若该居民近 30 天内在某社区的人脸识别出入记录超过 20 次,即可证明 “实际居住在此”,无需额外提供租房合同或房产证;同时,政务系统会将居民的居住证办理进度,同步推送至社区安防系统,物业可协助通知居民领取证件,进一步提升便利性。
方案确定后,智联政务的技术团队立刻投入紧张的开发工作。他们花 1 个月时间,逐一与雅加达 12 个政府部门的技术负责人对接,详细记录各系统的数据格式、接口协议,针对每个部门的系统特点优化中间件参数。仅移民局的系统,就因数据格式特殊,团队反复测试了 20 多次,才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辰星科技则派专人协助整理社区居住数据,对近 6 个月的安防出入记录进行筛选、核验,确保 “地址核验” 数据的准确性。
为验证方案效果,联盟团队在 Kebayoran baru 社区开展试点。居民阿卜杜勒成为首位体验者:他在 “雅加达政务 App” 上提交居住证申请后,系统仅用 3 分钟就完成了跨部门数据调取,自动核验通过 “居住地址”(其近 30 天社区出入记录达 45 次),当天下午就收到了领取证件的通知。“从 7 天到 1 天,太不可思议了!” 阿卜杜勒拿着新鲜出炉的居住证,对联盟系统赞不绝口。
试点运行半个月,Kebayoran baru 社区共办理居住证 1200 多份,平均办理时间从 7 天缩短至 1 天,材料提交数量减少 70%,居民满意度达 98%。雅加达市政府官员在考察试点时,亲自体验了整个办理流程:从提交申请到完成核验,全程仅用 5 分钟,且无需跑任何一个部门。“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政务信息化方案!” 雅加达市政厅政务信息化负责人拉赫曼当场表示认可。
反观欧安防的方案,在同期试点中暴露诸多问题:新系统与移民局现有系统冲突,导致部分居民的身份信息无法调取;数据迁移过程中,有 100 多条居民记录丢失,引发市民投诉;更关键的是,部门工作人员因不熟悉新系统操作,办理效率反而比之前更低。“欧安防根本不了解雅加达的政务体系,他们的方案看似先进,却不符合实际需求。” 拉赫曼在内部会议上直言。
最终竞标答辩会上,欧安防代表仍在强调新系统的技术优势,却无法回答 “如何解决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问题”;而刘敏则现场演示了联盟方案的操作流程,当大屏幕上显示 “跨部门数据调取成功,办理时间 1 天” 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我们的方案不是‘推倒重来’,而是‘顺势而为’,在尊重现有政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这才是最适合雅加达的解决方案。” 刘敏的话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答辩结束当天,雅加达市政府就宣布中国智慧产业联盟中标,签订 3.5 亿人民币订单。签约仪式上,拉赫曼握着刘敏的手说:“感谢你们为雅加达带来这么优秀的方案,未来我们还计划将这套系统推广到印尼其他城市,让更多市民享受高效的政务服务。”
消息传到欧安防总部,其东南亚区团队不得不承认:“中国联盟不仅技术实力强,更关键的是他们能深入了解本地需求,这是我们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此时的雅加达,智联政务的技术团队已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 “政务对接中间件”,辰星科技的工程师则在优化安防数据与政务系统的联动细节。林辰站在雅加达市政厅前,看着市民通过 App 轻松办理政务的场景,心里清楚:雅加达政务信息化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智联政务技术实力的体现,更证明了联盟 “按需组队、优势互补” 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在东南亚市场,联盟企业正以 “更懂本地、更善协同” 的姿态,持续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