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小院里已有了动静。付少宇帮着陈家洛拎起背包,走到前院空地,张老爷子正坐在那里喝茶,面前摆着两个打包好的油纸包。
“师傅,我们走了。”付少宇停下脚步。
张老爷子点点头,把油纸包递给他:“里面是些你爱吃的酱肉和烧饼,路上饿了垫垫。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也看好这小子。”他瞥了一眼旁边探头探脑的陈家洛。
“知道了。”付少宇接过纸包,入手温热,“您在家也保重,有事给我打电话。”
“去吧。”张老爷子挥挥手,没再多说,只是目光一直送他们到院门口。
陈家洛回头看了一眼,小声问:“付哥,师爷会不会舍不得我们?”
“他才不会。”付少宇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点暖,“走了,别迟到。”
两人赶到学校门口时,那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参赛的学生们背着包,三三两两地聊着天,几个校领导站在路边,正和带队老师交代着什么。袁俊现也在,看见付少宇,笑着招了招手。
“都到齐了?”袁俊现走过来,目光扫过付少宇和他身边的陈家洛,“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小师孙”
“嗯,师傅的师孙陈家洛。”付少宇简单介绍。
陈家洛规规矩矩地喊了声:“袁书记好。”
“好,好。”袁俊现笑着点头,“到了吉南市,好好跟着你付哥,别乱跑。”
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又拍了张集体合影,队伍便开始登车。付少宇带着陈家洛上了中间一辆大巴,刚找到座位坐下,一个戴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是付少宇同学吧?我是这次创业计划大赛的带队老师,姓李。”男人主动伸出手,笑容温和。
“李老师好。”付少宇和他握了握手。
李老师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路上时间长,正好跟你聊聊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日程表说:“咱们这次在吉南市待一个月,四个星期分别对应不同的比赛。第一个星期是创业计划大赛,咱们学校报了三个项目,都是经管学院的学生牵头;第二个星期是互联网技能大赛,主要是计算机系的同学参加;第三个星期是文艺比赛,有唱歌、跳舞、器乐几个项目;第四个星期是体育技能比赛,田径、球类都有。”
付少宇点点头,这些和袁俊现书记之前说的差不多。
“吉南市是省会,高校多,光本科院校就有六十多所,加上专科,得有上百所。”李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感慨,“往年参赛的学校至少有七八十所,今年估计也差不多。所有参赛人员都统一安排在省教育学院的招待所住宿,吃饭也在那边的食堂,管够但不算精致。”
“有比赛的时候,会有大巴统一送大家去赛场;没比赛的日子,就自由活动,但晚上得按时回招待所签到,不能在外留宿。”李老师补充道,“咱们学校的人分在三栋楼,我已经把住宿名单发给你了,你回头看看,方便照应。”
付少宇接过李老师递来的手机,扫了眼名单,他和张一民、赵蓝翔安昭分到了一个房间,陈家洛跟着他睡一张加床,董潇君和苏曼琪等几个女生在另一栋楼。
“创业计划大赛咱们没什么优势,往年都是陪跑。”李老师说起这个,有些无奈,“但今年那三个项目的学生挺拼的,熬了好几个通宵改计划书,你要是有时间,帮着看看,给点建议?”
“我尽量。”付少宇没打包票,他对创业计划一窍不通,全靠系统的“商业分析”临时技能撑着。
旁边的陈家洛听得无聊,扒着窗户往外看,嘴里小声嘀咕:“吉南市大不大?有没有好玩的?”
李老师听见了,笑着说:“吉南市好玩的地方不少,有老街、有公园,还有几个挺有名的小吃街。等比赛间隙,你们可以去逛逛,不过得注意安全,别单独行动。”
大巴缓缓驶出校门,上了高速。窗外的风景渐渐从熟悉的街道变成陌生的田野,车厢里的学生们起初还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聊天,没过多久,就有人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付少宇也有些犯困,他昨晚没睡好,正想眯一会儿,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一民发来的消息:【老大,我在最后一辆车,赵蓝翔跟我在一起,放心。】
他回了个“oK”的表情,收起手机,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喧闹声吵醒。睁开眼,发现大巴正驶进一个绿树成荫的校园,门口挂着“省教育学院”的牌子。
“到了?”付少宇推了推旁边睡得流口水的陈家洛。
“啊?到了?”陈家洛猛地坐直,揉了揉眼睛,看向窗外,“这就是吉南市?比京都差远了!”
“你给我闭嘴!先下车,去招待所放行李。”
大巴停稳后,学生们陆续下车。省教育学院的招待所是几栋老式的红砖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但收拾得还算干净。李老师带着大家去办理入住,分配房间。
付少宇的房间在三楼,朝南,带个小阳台。他把背包扔在靠里的床上,张一民和赵蓝翔随后也到了,两人手里还拎着从学校带的零食。
“老大,这地方不错啊,比咱们宿舍宽敞。”张一民往床上一躺,“我刚才问了,食堂就在楼下,晚饭五点开饭。”
赵蓝翔则走到阳台,往下看了看:“好多学校的人都到了,楼下那波穿蓝衣服的,好像是第一师范大学的,听说他们年年拿第一。”
付少宇走到阳台,果然看见一群穿着统一蓝色文化衫的学生,正围着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生说话,看起来自信满满。
“管他们呢,”付少宇转身,“先去吃饭,吃完了去附近转转,熟悉下环境。”
陈家洛早就按捺不住了,拉着他的胳膊:“付哥,快走快走,我想尝尝吉南市的饭!”
几人锁好门下楼,食堂里已经挤满了人,各个学校的学生穿着不同颜色的文化衫,操着各地的口音,热闹得像个集市。他们端着餐盘找了个角落坐下,饭菜味道一般,但胜在种类多。
“明天创业计划大赛就开始了,上午是开幕式,下午是项目展示。”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他们旁边,“付少宇,你要是有空,下午去看看?就在隔壁的教学楼,咱们学校的项目在三楼302室展示。”
“行,我去看看。”付少宇点头。
吃完饭,付少宇带着张一民、赵蓝翔和陈家洛在校园里转了转。省教育学院不大,但绿化很好,随处可见拿着比赛资料在背诵的学生,也有像他们一样闲逛的,气氛既紧张又轻松。
“前面好像是小吃街。”陈家洛指着不远处的校门,那里隐约能看见红色的灯笼。
“走,去看看。”
四人走出校门,果然有一条热闹的小吃街,烤串、凉皮、炸臭豆腐的香味扑面而来。陈家洛眼睛都看直了,拉着付少宇的袖子不肯走。
“买点尝尝,别吃太多,晚上别闹肚子。”付少宇无奈,给了他点钱。
看着陈家洛蹦蹦跳跳地跑到摊位前,张一民笑着说:“这小子,跟个小孩似的。”
“他本来就是小孩。”付少宇看着远处的街景,心里忽然有种预感——这一个月,恐怕不会像他想的那么“清闲”。
远处,几个穿着蓝衣服的学生正朝这边看,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带着点审视的意味,正是刚才在招待所楼下看到的第一师范大学的人。
其中一个高个子男生朝他们举了举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付少宇没理会,转身道:“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